1、13A下列各组现象中,均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一组现象是 ( A ) A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B光的干涉、偏振和光电效应C光的折射、全反射和干涉 D光的全反射、干涉和衍射13B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C )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光束P13C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振动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种照射P时不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C )A太阳光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14A(钍)经过一系列和衰变,成为(铅),
2、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B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C共经过4次衰变和6次衰变 D共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14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射线比射线穿透能力强B射线比射线电离能力强C射线是高速电子流,来自于核外电子D4个(钍核)经过两个半衰期一定只剩下一个钍核1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当氢原子从n=2的状态跃迁到n=6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C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14D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C)A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
3、能量 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轻核聚变放出的能量 15A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b为ac中点。a、c两点的电势分别为a=4V,c=2V。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图bca=4Vc=2VA该电场在b点处的电势可能为3 VBa点处的电场强度可能大于c点处的电场强度C电荷从a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可能增加D电荷在c点受电场力的方向可能由c指向aa图bca=10Vb=2V 15B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b为ac中点。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a=10V、b=2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A该电场中c点的电势一定为-6 VBa点的电
4、场强度一定是b点的电场强度的5倍C负电荷从a点运动到c点,电势能一定增大D将同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一定大于将其从b点移到c点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15C如图所示,在直线AB上有一个点电荷,它产生的电场在直线上的P、Q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和2E。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C )A该点电荷一定在P点的左侧 A图PBQBP点的电势一定低于Q点的电势C若该点电荷是正电荷,则P点场强方向一定沿直线向左D一电子从P运动至Q,则电子的电势能一定增加图3升降机16A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下降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若升降机
5、突然停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小球不会与升降机的内壁接触,则以升降机为参照系,小球在继续下降的过程中 ( C )A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C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D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图3升降机16B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上升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小球不会与升降机的内壁接触,则以地面为参照系,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 C )A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
6、渐减小C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D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图3升降机16C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上升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小球不会与升降机的内壁接触,则以升降机为参照系,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 C )A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减小C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增大 D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说明:上述ABC三个题,还可以再改为“若升降机突然做匀减速运动”图3升降机16D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
7、,下端挂一小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下降过程中,弹簧的长度为l,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小球不会与升降机的内壁接触,则以地面为参照系,对于弹簧的长度第一次减小到l之前的过程,小球的 ( D )A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逐渐增小,加速度逐渐减大C速度逐渐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速度逐渐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图3升降机16E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其上端固定在升降机的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在升降机匀速竖直下降过程中,小球相对于升降机静止。若升降机突然停止运动,设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且
8、小球不会与升降机的内壁接触,则小球在继续下降的过程中 ( C )A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B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小C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D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大,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17A.设想某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周期为 T。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宇航员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 m 的物体重力为 P,已知引力常量为 G。则利用以上四个数据可以粗略算出的量有 ( C )A飞船所受月球的引力 B飞船的动能C月球的平均密度 D月球的自转周期17B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在轨运行2天后与“天宫一号
9、”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设“神舟八号”飞船绕地球运行时做圆周运动,其运行周期为T,离地面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则根据T、H、R和引力常量G,不可能求出的物理量有 ( C )A地球的质量 B地球的平均密度C飞船所需的向心力 D飞船的线速度大小17C.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 D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C火星和地球的密度之比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17D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有 ( D )月球的质量 地球的密度地球的半
10、径 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17E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 A )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行星所受合力与地球所受合力之比图8y/cmOx/m1020v18A如图所示,在原点O处的质点(波源)做简谐运动,产生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 v200m/s。为了接收这列波,在 x200m 处设有一接收器(图中未标出)。已知 t0 时,波源的
11、振动刚好传播到 x40m 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 波源振动的周期为 10sB. x40m 处的质点在 t0.5s 时位移最大C. 接收器在 t0.8s 时才能接收到此波D. 若波源向 x 轴负方向移动,则在其移动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大于10Hz图8y/cmOx/m1020v18B如图所示,在原点O处的质点(波源)做简谐运动,产生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 v400m/s。为了接收这列波,在 x400m 处设有一接收器(图中未标出)。已知 t0 时,波源的振动刚好传播到 x40m 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波源振动的周期为 0.05sB. x4
12、0m 处的质点在 t0.5s 时位移最大C. 接收器在 t1.0s 时才能接收到此波D. 若波源向 x 轴正方向移动,则在其移动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20Hz图8y/cmOx/m1020v18C如图所示,在原点O处的质点(波源)做简谐运动,产生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 v400m/s。为了接收这列波,在 x400m 处设有一接收器(图中未标出)。已知 t0 时,波形如图所示,且波源的振动刚好传播到 x40m 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 波源振动的周期为 20sBAG图B. x40m 处的质点在 t0.1s 时具有负向最大速度C. 接收器在 t1.0s 时才能
13、接收到此波D. 若波源向 x 轴负方向移动,则在其移动过程中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0.05Hz19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揭开了人类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应用的序幕。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将一个圆形金属盘放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并使盘面与磁感线垂直,盘的边缘附近和中心分别装有与金属盘接触良好的电刷A、B,两电刷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当金属盘绕中心轴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则( C ) A在金属盘上将有从电刷B流向电刷A的电流 B若仅将电刷B从中心向远离电刷A的盘的边缘移动一段距离,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 C若仅提高金属盘转速,在金
14、属盘上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将增多D若仅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头向右滑,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小BAG图19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揭开了人类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应用的序幕。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将一个圆形金属盘放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并使盘面与磁感线垂直,盘的边缘附近和中心分别装有与金属盘接触良好的电刷A、B,两电刷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当金属盘绕中心轴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则( B ) A在金属盘上将有从电刷A流向电刷B的电流 B若仅将电刷A向盘的边缘移动,使电刷A、B之间的距离增大,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 C若仅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头向左
15、滑,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D金属盘转动的转速越大,维持其做匀速转动所需外力做功的功率越小BAG图19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揭开了人类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应用的序幕。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原理如图所示,将一个圆形金属盘放置在电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并使盘面与磁感线垂直,盘的边缘附近和中心分别装有与金属盘接触良好的电刷A、B,两电刷与灵敏电流计相连。当金属盘绕中心轴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则( A ) A电刷A的电势高于电刷B的电势 B若金属盘绕中心轴没有摩擦,金属盘将保持匀速率转动 C若仅减小电刷A、B之间的距离,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D若仅将滑动变
16、阻器滑动头向右滑,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将变大甲mT乙kT图20A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要研究影响弹簧振子振动周期大小的因素,他们找来了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和质量不同的钩码,先利用钩码和刻度尺测出了这些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k3、,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先确定一根弹簧,将其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分别挂上质量不同的钩码,并使其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用秒表分别测出它们振动的周期;再取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分别将其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在它们的下端分别挂上相同质量的钩码,同样使它们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振动,用秒表分别测出它们振动的周期。利用上述两组实验数据分别做出T-m和T-k图如图甲和乙所示。上面实
17、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周期T与钩码质量m、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B )A等效替代法,T B控制变量法,TC等效替代法,Tmk D控制变量法,Tm/k 乙甲20B将n根相同的弦的一端固定,而在另一端分别系着各种质量不同的小物体,让其自然下垂,使弦绷紧,并在弦下支撑两个弦码A和B,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拨动两弦码A、B之间的中心位置的弦,使其振动,进行实验,研究振动频率f随小物体质量m及两弦码A、B之间弦的长度L做怎样的变化。只让长度L或只让质量m变化,测定振动频率f,分别得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图象,其中甲图是使两弦码之间弦的长度L一定,乙图是使小物体的质量m一定。关
18、于上面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频率f与小物体质量m及A、B两弦码之间弦的长度L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B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fkm2/L D控制变量法,fkm2/L21图xOyMAP1P2P3BCaa(1 A)某同学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实验的主要过程如下:a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在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xOy,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 AO表示入射光线。 b把半圆形玻璃砖M放在白纸上,使其底边aa与Ox轴重合。c用一束平行于纸面的激光从y0区域沿y轴负方向射向玻璃砖,并沿x轴方向调整玻璃砖的位置,使这束激光从玻璃砖底面射出后,仍沿y轴负
19、方向传播。d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e在坐标系的y0方向侧移了一些,这将导致所测的玻璃折射率与其真实值相比将会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若实验中该同学在y0的区域内,从任何角度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为能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应采取的措施是: 。21A(18分)(1)偏大;重新画线段AO,减小AO与y轴间的夹角(或逆时针转动玻璃砖,重新画坐标系)。OACD图7弧形屏激光器BEF21(1 B)如图7所示,半圆形玻璃砖按图中实线位置放置,直边与BD重合。一束激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从圆弧面垂直BD射到圆心O点上。使玻璃砖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过角度(9
20、0),观察到折射光斑和反射光斑在弧形屏上移动。在玻璃砖转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折射光斑在弧形屏上沿CFB方向移动B折射光斑的亮度逐渐变暗C折射角一定小于反射角D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当玻璃砖转至45时,恰好看不到折射光线。则此玻璃砖的折射率n= 。(1)B; ;21(1 C)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的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1、P2与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直径边一侧观察P1、P2的像,且P2的像挡住P1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
21、只需测量出 ,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量表示出折射率 。玻璃砖直径边绕O点转过的角度;图17-30CABP1P2P3P421(1 D)如图所示,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1)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 , ,在图上标出它们.(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 .21E(1)如图
22、所示,画出通过P1、P2、P3、P4的光线,包括在棱镜内的那部分路径(2)入射角i和折射角r(见图)(或线段EF、OE、GH、OG)21(1 E)三位学生在实验中()第一位学生在纸上正确画出了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aa和bb。因不慎碰动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一点(如图甲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不变()第二位学生为了避免笔尖触划玻璃砖的折射面,画出的aa和bb都比实际的折射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
23、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偏小()第三位学生的操作和所画的光路图都正确无误,只是所用的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不平行(如图丙所示)。用这块玻璃砖测出的折射率与使用两个折射面平行的玻璃砖进行测,玻璃的折射率n的值将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不变丙a甲乙aabbbaaabbb21(2 A)某学生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将单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的步骤:、测摆长l: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测周期T:将摆球拉起一个不太大的角度,然后放开。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一次,接着一直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秒表停止计时,读出
24、这段时间t,算出单摆的周期Tt/60、将所测得的l和T代入单摆周期公式,算出g,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入实验报告中。指出上面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写出该步骤字母,并加以改正: 。 甲lT2O乙OT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方案并纠正了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决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并通过改变摆长,测得了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用这些数据作出T2-l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 。这位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单摆在最大摆角q较大时周期公式可近似表述为。为了用图象法验证单摆周期T和最大摆角q的关系,他测出摆长为l的同一单摆在不同最大摆角q时的周期T,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绘
25、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图线延长后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a,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 。(2)答案:漏掉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错误有两处:一是步骤A中摆线长度并不是单摆的摆长,摆长应为从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二是步骤B中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所记录的时间为29.5个周期,因此单摆的周期应为T=t/29.5;42k; OABLT2x1x2y1y2图921(2B)一位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1)在实验中,测量摆长时,他正确地测出悬线长l和摆球直径d,则摆长L=_;测量周期时,在摆球某次向右通过最低点时,该同学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并将此次计为第1次,直到摆球第30次向右通过最低点时,该同学按
26、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显示的时间t,则该单摆的周期T_。(2)该同学采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中测出不同摆长L以及对应的周期T,作出L-T2图线如图9所示,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l,y1)、(x2,y2)可得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1)l+d/2(1分);t/29(2分) (2)(2分)21(2C)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 若某
27、同学实验中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 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 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_。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AC; ,相同图hRBA22A(1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个光滑弧形轨道,其末端水平,且与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光滑圆形轨道的最低端相切,并平滑连接。A、B两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绳拴接在一起,在它们中间夹住一个被压缩的微小轻质弹簧。两滑块从
28、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当两滑块刚滑入圆形轨道最低点时拴接两滑块的绳突然断开,弹簧迅速将两滑块弹开,其中前面的滑块A沿圆形轨道运动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已知圆形轨道的半径R=0.50m,滑块A的质量mA=0.16kg,滑块B的质量mB=0.04kg,两滑块开始下滑时距圆形轨道底端的高度h=0.8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1)A、B两滑块一起运动到圆形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滑块A被弹簧弹开时滑块B的速度大小;(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弹簧对滑块A所做的功。图hRBA22A(1)8.4N;(2)0;(3)0.72J22B(16分)如图所示
29、,在竖直面内有一个光滑弧形轨道,其末端水平,且与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光滑圆形轨道的最低端相切,并平滑连接。A、B两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绳拴接在一起,在它们中间夹住一个被压缩的微小轻质弹簧。两滑块从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当两滑块刚滑入圆形轨道最低点时拴接两滑块的绳突然断开,弹簧迅速将两滑块弹开,其中前面的滑块A沿圆形轨道运动恰能通过轨道最高点,滑块B恰好静止在圆轨道的最低点。已知圆形轨道的半径R=0.50m,滑块A的质量mA=0.16kg,滑块B的质量mB=0.04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1)滑块A被弹簧弹开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两滑块开始下滑时
30、距圆形轨道底端的高度;(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22B答案:(1)9.6N; (2)h=0.80m;(3)Ep=0.40J图hRBA22C(16分)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个光滑弧形轨道,其末端水平,且与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光滑圆形轨道的最低端相切,并平滑连接。A、B两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绳拴接在一起,在它们中间夹住一个被压缩的微小轻质弹簧。两滑块从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当两滑块刚滑入圆形轨道最低点时拴接两滑块的绳突然断开,弹簧迅速将两滑块弹开,其中前面的滑块A沿圆形轨道运动通过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恰等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已知圆形轨道的半径R=0.60m
31、,滑块A的质量mA=0.16kg,滑块B的质量mB=0.04kg,两滑块开始下滑时距圆形轨道底端的高度h=0.80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1)A、B两滑块一起运动到圆形轨道最低点时速度的大小;(2)滑块A被弹簧弹开时的速度大小;(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22C(1)4.0m/s;(2)6.0m/s;(3)1.6J图铅盒12323A(18分)某学习小组到大学的近代物理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的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张经过放射线照射的底片,底片上面记录了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曝光的痕迹,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们,实验时底片水平放置,第2号痕迹位置的正下方为储
32、有放射源的铅盒的开口,放射源可放射出、三种射线。然后又提供了、三种射线的一些信息如下表。已知铅盒上的开口很小,故射线离开铅盒时的初速度方向均可视为竖直向上,射线中的粒子所受重力、空气阻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不考虑粒子高速运动时的相对论效应。原子质量单位1u=1.6610-27kg,元电荷e=1.610-19C,光速c=3.0108m/s。射线类型射线性质组成质量速度电离作用穿透性射线24He4u0.1c强弱射线-10eu/1840约为c较弱较强射线光子0c弱强(1)学习过程中老师告诉同学们,可以利用三种射线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对它们加以辨别。如果在铅盒与底片之间加有磁感应强
33、度B=0.10T的水平匀强磁场,请你计算一下放射源射出射线在此磁场中形成的圆弧轨迹的半径为多大? (保留2位有效数字)(2)老师对如图所示的“三个曝光的痕迹”解释说,底片上三个曝光的痕迹是铅盒与底片处在同一平行于三个痕迹连线的水平匀强电场中所形成的。请说明粒子从铅盒中出来后做怎样的运动;并通过计算说明第几号曝光痕迹是由射线照射形成的。23A(1)1.710-2m;(2)略(仿原题答案即可)图铅盒12323B(18分)某学习小组到大学的近代物理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的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张经过放射线照射的底片,底片上面记录了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曝光的痕迹,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们,实验时底片水平放置,第2
34、号痕迹位置的正下方为储有放射源的铅盒的开口,放射源可放射出、三种射线。然后又提供了、三种射线的一些信息如下表。已知铅盒上的开口很小,故射线离开铅盒时的初速度方向均可视为竖直向上,射线中的粒子所受重力、空气阻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不考虑粒子高速运动时的相对论效应。原子质量单位1u=1.6610-27kg,元电荷e=1.610-19C,光速c=3.0108m/s。射线类型射线性质组成质量速度电离作用穿透性射线24He4u0.1c强弱射线-10eu/1840约为c较弱较强射线光子0c弱强(1)学习过程中老师告诉同学们,可以利用三种射线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对它们加以辨别。如果在铅盒
35、到底片之间的空间内加有水平匀强磁场,为使射线运动过程中与铅盒开口的最大竖直距离小于1.0m,若所加磁场在竖直面内的圆形区域内,求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以及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保留2位有效数字)(2)老师对如图所示的“三个曝光的痕迹”解释说,底片上三个曝光的痕迹是铅盒与底片处在同一垂直于三个痕迹连线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所形成的。试分析说明,第2号痕迹是什么射线照射形成的;请说明粒子从铅盒中出来后做怎样的运动;并通过计算说明第几号曝光痕迹是由射线照射形成的。23B(1)0.62T,1.6m2;(2)略。v/m.s-1t/s00.42.0乙甲aBDLbcd挡板q24A(20分)如图甲所示,
36、表面绝缘、倾角q=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顶端固定有弹性挡板,挡板垂直于斜面,并与斜面底边平行。斜面所在空间有一宽度D=0.40m的匀强磁场区域,其边界与斜面底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磁场上边界到挡板的距离s=0.55m。一个质量m=0.10kg、总电阻R=0.25W的单匝矩形闭合金属框abcd,放在斜面的底端,其中ab边与斜面底边重合,ab边长L=0.50m。从t=0时刻开始,线框在垂直cd边沿斜面向上大小恒为F=1.5N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当线框的ab边离开磁场区域时撤去拉力,线框继续向上运动,并与挡板发生碰撞,碰撞过程的时间可忽略不计,且没有机械能损失。线框向上
37、运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线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斜面,且保持ab边与斜面底边平行,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求线框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2)求线框沿斜面向上运动通过磁场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耳热Q1;(3)求线框与挡板碰撞前瞬间的速度v2的大小;(4)已知线框向下运动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vv0-(式中v0为线框向下运动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x为线框ab边进入磁场后对磁场上边界的位移大小),试确定出线框最终静止时所处的位置,并求线框沿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2。 24A(1)m=/3;(2)Q1=0.40 J;(3)v
38、2=1.0 m/s;(4)线框静止时,其ab边恰好与磁场区域的下边界重合;Q2=0.05 J;v/m.s-1t/s00.42.0乙甲aBDLbcd挡板q24B(20分)如图甲所示,表面绝缘、倾角q=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顶端固定有弹性挡板,挡板垂直于斜面,并与斜面底边平行。斜面所在空间有一宽度D=0.40m的匀强磁场区域,其边界与斜面底边平行,磁感应强度B=0.50T,其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磁场上边界到挡板的距离s=0.55m。一个质量m=0.10kg、总电阻R=0.25W的单匝矩形闭合金属框abcd,放在斜面的底端,其中ab边与斜面底边重合,ab边长L=0.50m。从t=0时刻开始
39、,线框在垂直cd边沿斜面向上大小恒定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当线框的ab边离开磁场区域时撤去拉力,线框继续向上运动,并与挡板发生碰撞,碰撞过程的时间可忽略不计,且没有机械能损失。线框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线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斜面,且保持ab边与斜面底边平行,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求线框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及线框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m; (2)求线框ad边的长度l;(3)已知线框向下运动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vv0-(式中v0为线框向下运动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x为线框ab边进入磁场后对磁场上边界的位移大小),求线框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摩擦所产生的热量Q。(1)F=1.5N,m=/3;(2)0.40m;(3)0.9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