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题提速练(七)(时间:15分钟分值:36分)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石家庄模拟)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Hp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3CO2。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Hp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也可能是RNABHp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C脲酶由Hp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D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
2、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BHp为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所有生物膜均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B正确;Hp为原核生物,不含内质网,C错误;根据“幽门螺旋杆菌能产生脲酶,可将受试者口服的13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3CO2”可知感染者呼出的13CO2不是由人体细胞呼吸产生,D错误。2(2019长郡中学测试)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雌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少1条C雄蝗虫的精原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可观察
3、到11个四分体D雄蝗虫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均为雌性A依题意可知:雌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都是24条染色体,A正确;雄蝗虫、雌蝗虫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依次是23条、24条,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加倍,因此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少2条,B错误;雄蝗虫的精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形成的,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错误;由于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产生的精子可能为X或O型,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可能是雌性(XX),也可能是雄性(XO
4、),D错误。3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和HIV侵入机体后,主要感染的细胞分别是吞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被HIV感染后,人体的体液免疫不受影响 B两种病毒感染,都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C两种病毒感染,都会导致机体患自身免疫疾病 D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埃博拉病毒B人体的体液免疫中有T淋巴细胞的参与,故被HIV感染后,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下降,A错误;两种病毒感染,会使免疫细胞受到攻击,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B正确;两种病毒感染,会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不会导致机体患自身免疫疾病 ,C错误;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够识别埃博拉病毒,但不能特异性识别,D错误。4(2019成都市高三诊断)
5、研究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一种转录抑制剂)对大麦种子中淀粉酶生成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去胚的大麦种子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组别1234处理条件赤霉素放线菌素D淀粉酶的生成量(相对值)1单位4单位0.2单位1.2单位(注:“”表示加入该物质,“”表示不加该物质。)A去胚的原因是大麦种子的胚会生成大量的淀粉酶B放线菌素D可能抑制RNA聚合酶与mRNA的结合C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淀粉酶生成的影响有协同效应D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淀粉的分解进而促进大麦种子萌发D大麦种子的胚会产生赤霉素等激素,实验前去掉大麦种子的胚是为了排除内源激素的干扰,A错误;放线菌素D是一种转录抑制剂,抑制转
6、录过程,可能抑制RNA聚合酶与DNA结合,B错误;由分析可知,赤霉素能促进淀粉酶的合成,放线菌素D抑制淀粉酶的合成,说明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淀粉酶生成的影响有拮抗效应,C错误;赤霉素通过促进淀粉酶的合成,加快淀粉水解,进而促进大麦种子萌发,D正确。5(2019漳州市高三质检)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B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相同C从能量关系看D表示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图中为次级消费者同化量的一部分即其遗体被分解者分解,而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为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A错误;食物链中的
7、生产者的能量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而消费者则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B错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表示生产者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值,小于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D错误。6(2019佛山期末)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其儿子一定患病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 000,则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D若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若丈夫为纯合子,则其儿子一定不患病,A错误;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 000,则携带者的基因型频率约为2,B错误; 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能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C错误; 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以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