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3.80MB ,
资源ID:527520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2752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自治区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自治区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理科)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11月12日满分:60分时长:5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1. 右图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A. 内外服制度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地图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地图中“周”“齐”“鲁”等信息可以得出,这幅地图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度。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如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 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

2、菊陶元亮C. 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掌握。依据图中诸侯国名称,以及图中显示的十五个国家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来自十五个诸侯国和地区,被称为“十五国风”,因此可知该作品为诗经。与其时间相对应的诗句只有诗经国风周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符合条件。B项诗句涉及到的时间为汉代和东晋,出自元代费唐臣的苏子瞻风雪贬黄州;C项诗句涉及的时间为汉代,化自宋代辛弃疾的卜算子千古李将军;D项诗句涉及的时间为秦代,出自唐代李显的幸秦始皇陵。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

3、术文学成就诗经【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关系时期时代特征文艺成就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教化德行,屈原创作离骚抒发情怀秦汉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词藻描绘恢弘时代隋唐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度最终形成唐诗繁荣宋元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发展明清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3.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 敢于反抗专制暴

4、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孟子“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的性格,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反对礼教的束缚,主张反抗专制制度,故C项和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4.战国时期,荀子曾说过:“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这表明荀子强调A. 小农经济的水平低下B.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C.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D.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材料荀子提出要按自然规律进行砍伐、捕猎

5、,并且制定了各种规则,都是在强调人要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男耕女织式的农业经济模式,故A项错误;生产工具在材料中没有说明,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及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不是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故项错误。5.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其法禁,必其赏罚”的思想流派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D【解析】【详解】“明其法禁,必其赏罚”表明该思想流派主张法治、重刑罚,符合法家思想,故D正确;儒家主张仁、礼,不符合题意,排除A;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排除B;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不符合题意,排除C。6.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

6、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 B. C. D. 【答案】A【解析】秦灭六国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图中对应的是,只有A项符合。故选A。【考点定位】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选修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之秦始皇。7.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的频繁使用B. 书写材料的不同C. 各国变法的实施D. “书同文”的推行【答案】A【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

7、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汉字的演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且本题以图片的方式呈现考查了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选D项,原因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式的局限性的影响。8.下面是汉初某区域的行政区划分布图。图中所示的行政区划布局A. 导致了中央集权体制削弱B. 有利于防范封国势力膨胀C

8、.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 是“推恩令”推行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从图片可以看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后来导致王国问题,中央集权体制削弱,故A正确,排除C;郡国并行制封国保留较大的自主权容易导致封国势力膨胀,故排除B;“推恩令”的实行有利于解决郡国并行制实行带来的弊端,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点睛】根据图中“济南郡”“淄川国”和汉初得出实行郡国并行制。9.下图是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图,体现了古代中国农村“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状态。“男耕女织”所反映的典型的经济形态是A. 商品经济B. 市场经济C. 计划经济D. 自然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我国自然经济既小农

9、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故D正确;商品经济主要商品的交换,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指管理经济的方式,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10.工具革新是推动生产进步的重要原因。以下图片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耒耜耦犁曲辕犁筒车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下图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水平的是 曲辕梨和 筒车,所以本题答案是 C. 。另外耒耜是在原始社会,耦梨是在汉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真的是推动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

10、原因。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农业工具11.在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是孝道为先、淡泊名利、施恩不图回报的精神偶像。汉代民间开始兴起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唐宋时,寒食节作为民间习俗得到了官方认可,甚至用法令维护寒食礼制。寒食节的发展表明A. 民间习俗都来源于民间传说B. 民众好恶决定官府统治政策C. 儒学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D. 统治者创设民俗以强化专制【答案】C【解析】寒食节从民间开始兴起到民间习俗得到了官方认可,说明儒学的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C正确;习俗并不是来自民间传说,A正确;B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政府并没有强制作用,D错误。12.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

11、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A. 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B. 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C. 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D. 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后周时建立宋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谣谶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故D正确。谣谶没有科学性,不可能预示历史的走向,故A排除。谣谶没有科学性,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故B排除。谣谶没有科学性,也不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故C排除。13.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如图是元代王冕的墨梅图,其风格属于A. 宗教画B. 风俗画

12、C. 文人画D. 人物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图片信息及所学可知,墨梅图体现了书法、文学、篆刻于一体,表现了作者追求神韵意趣、表达个性的特点,属于文人画的风格,故选C。A是以宗教为题材。B是以民间风情为题材。D与人物为题材,均不符合图片信息。故排除。14.对图解读正确的是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并非一直领先,A选项错误;依据图示可知,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B选项正确;古代中国科

13、技最高峰出现于14世纪末,不是公元前后,C选项错误;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并非走向衰落,只是发展缓慢,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5.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包括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实用技术发达普遍重视科学实验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最主要特点。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有:中国科技偏重实用,忽视理论的研究;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分析选项,符合题意,故应选A。

14、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科技的特点16.下图是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富有激情,鼓舞人民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这体现的创作风格是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批判现实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引导人民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作品,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而非古典主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而非批判现实主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而非印象主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7.下列不属于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

15、D. 林则徐【答案】D【解析】【详解】林则徐是晚晴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主持虎门销烟不是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故D正确;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人物和领导者,故排除AB;严复翻译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排除C。18.请观察下边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照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 思想创新成果丰硕C. 共和观念深入人D. 思想解放潮流涌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严复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排除A,严复的天演论主要是号召人们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主要是宣传维新变法理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不是主张共和。陈独秀的新青年主要是

16、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而且,是把西方的思想介绍到中国来,不是创新,以此可以排除B和C,无论是维新变法运动,还是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故选D考点:西学东渐点评: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19.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A. 辛亥革命爆发B. 清朝统治被推

17、翻C. 中华民国的成立D. 临时约法的颁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12年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华民国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正确。辛亥革命的爆发,在1911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清朝统治被推翻,不符合“旧邦改造”,故B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也是为了巩固中华民国政权,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意义20.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可以反映A. 人们审美观发生的重大变化B. 先进服饰取代了落后服饰C. 女性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D. 近代服饰出现了全盘西化【答案】A【解析】由清末旗袍到

18、民国旗袍反映出女性服装开始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说明人们审美观发生的重大变化,故A项正确;服饰体现不出先进或落后,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和材料信息,故错误;民国旗袍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故D项错误。21.观察下面某战争形势示意图,图中所示战争发生在A. 太平天国时期B. 国民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该战争从主要广州出发从内陆进攻长江流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故B正确,排除ACD。22.“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毛泽

19、东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据此推断该诗词是A. 沁园春长沙B. 清平乐六盘山C. 西江月井冈山D. 忆秦娥娄山关【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通过这首词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排除ABD,所以选C。23.印章本身是政治权力的象征,但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下图所示的印章见证的历史是A. 北伐战争B. 国共十年对峙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

20、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在“国共十年对峙 ”时期,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一个红色政权,也是毛主席第一次当主席。所以本题答案是B国共十年对峙。本题关键在于要知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在“国共十年对峙 ”时期,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一个红色政权”。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24.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 井冈山的斗争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论持久战【答案】B【解析】【详解】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故排除A;井冈山的斗争作于1928年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B

21、正确;论人民民主专政作于1949年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故排除C;论持久战作于1938年5月延安,否定抗日战争“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故排除D。25.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 国民革命开始B. 土地革命的开展C. 抗日战争爆发D. 解放战争的胜利【答案】B【解析】【详解】国民革命时间为1924年到1927年,故排除A;1927年八七会议之后共产党

22、开始土地革命,共产党人数增加,故B正确;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侵华,与共产党人数增加无关,排除C;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故排除D。26.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与下图反映事件相符合的是A.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B.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D.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答案】B【解析】【详解】从图的内容可知,是红军长征示意图。依据所学,A反映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情况,故排除A;B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的情况,故B正确;C是指湘赣边秋收起义,故排除C;D是指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故排除D。27.

23、下图报道的消息最有可能是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八一三事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张杨昨日发动对”“西北文化日报(1936.12.13)”可知该事件是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的“双十二事变”既“西安事变”,故B正确,排除ACD。28.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从其主题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 晚清政府实业救国B. 国民政府发动国民大革命C. 宣传中国军民团结抗日D. 赞扬解放区土地改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漫画,可以读取的文字大致是:妈妈在前、爸爸在后.奔报国仇.把倭打走,冯玉祥。不难得出发生于抗日战争。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29.观察下图

24、,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处于A. 国民革命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抗美援朝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以看出该军队“新四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军队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既“八路军”和“新四军”,因此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故B正确,排除ACD。30. 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A. 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B. 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C. 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D. 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答案】D【解析】注意地点:瓦胡岛,著名的珍珠港即在瓦胡岛上。1

25、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最终促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D项为正确答案。美国改变 “中立”政策,是在1941年3月,以租借法案的出台为代表;B项指的是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31. 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A. 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B. 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C. 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D. 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图片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图中“缅甸”的信息,可知这场战役属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保障滇缅公路,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故B项正确;A项是中途岛海战,排除;CD项与远征军入缅作

26、战无关,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32.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是A. 五四大潮的洗礼B. 长征C. 上井冈山D. 重庆谈判【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根据表格中所提示的时间,可以看出只有重庆谈判符合上述时间,故选D。33.下图是毛泽东致宋庆龄的亲笔信截图,毛泽东在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请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活动A. 七届二中全会B. 开国大典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D.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

27、的是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商讨筹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七届二中全会也未邀请宋庆龄参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参加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而非开国大典,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1954年召开,选项D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4.下图为 1956 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D.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重要力量【答案】D【解析】“量布做新衣”

28、“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都无法反映出以工业化为中心,所以该说法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漫画无法反映出农村与城市的差别是否发生根本性改变。故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1956年的时间限定不符。故C项错误。“奶奶的尺”“阿姨的尺”说明女性都在为国家建设中做贡献,反映出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故D项正确。35.20世纪某一时期有农民说道:“刚分到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归公了,而且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 打土豪、分田地B. 土地改革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

29、立初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国有制,故C正确,排除ABD。36.下面的新闻出自那一时期?A. “大跃进”时期B. 土地改革时期C. “文化大革命”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闻中“卫星农业社”、“二亩九分小麦亩产3530斤”很明显是浮夸风,是大跃进的产物。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土地改革时期是个体经营与图片中“农业社”的信息无关,故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与农业生产的浮夸风无关,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浮夸风也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社会主

30、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三面红旗37.下面是反映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 漫画反映了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 当时美苏争霸的焦点在美洲C. 此时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D. 当时两国的对抗形式是冷战【答案】D【解析】这幅漫画是经典的漫画之一,漫画左边的人物是赫鲁晓夫,右边的是美国总统肯尼迪,两者较量中美国稍占上风,但二者的斗争是以冷战形式进行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这一时期是冷战时期的局势;B选项错误,当时美苏争霸的焦点在东欧;C选项说法与实际不符。点睛:这幅漫画是经典的漫画之一。解答漫画类的问题,要明确漫画

31、的隐喻意义,也要解读每一个人物所代表的含义。材料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优劣明显,此外两者座位下面是导弹大炮,但是并没有战争,而采取的是冷战,这就是漫画的关键所在。38.下面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的原因是A. 政治观念的影响B. 审美情趣的变化C. 生活水平的提高D. 国际潮流的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图片获取信息和分析理解能力。50年代流行的苏式服装是因为受“一边倒“外交政策影响;60年代流行的绿军装是受文革影响,故A正确,D错误。BC应该是改革开放后,排除。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

32、会习俗的变化服饰的变化39.下图中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的历史过程是A.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B. 从“一五”计划到“大跃进”C. 从“大跃进”到国民经济调整D. 从国民经济调整到“文革”发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显示1959年到1964年城市人口由增加到减少,结合知识可知,1959年经济困难局面出现,城市人口开始减少,1960年开始国民经济调整,1966年文革开始,故D项符合时间范围,D项正确。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是1952年到1957年,故A项排除。从“一五”计划到“大跃进”是1953年到1958年,故B项排除。“大跃进”是1958年,故C项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

33、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国民经济调整40.中国梦,可以说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下领导人为之努力的共同梦想是A. 民族独立B. 救亡图存C. 民族复兴D. 民主革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中国民族复兴之路。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题干“共同梦想”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C项符合四位领导人物的活动,符合题干“共同梦想”要求,正确;第四位领导人,即习近平。习近平时期,中国早已经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A项不符合第四位领导人,排除;B项不符合第四

34、位领导人,排除;D项不符合第四位领导人,排除。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民族复兴之路相关概况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不计总分)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科技发展出现的变化,指出16-19世纪中西科技的根本性差异。(2)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科技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由创造性科技走向总结性科技;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西方。差异:中国科技是传统科技,西方科技属于近代科技。(2)原因:政治上: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束缚。经济上: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社会推动力。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解析】【详解】(1)第一问变化,从两个角度分析第一自身发展由创造到总结,第二和西方对比由领先到落后;第二问差异,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等代表巨著,但他们都是古典科技的技术经验的总结,而西方在跨入近代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揭开了天文学的革命;牛顿经典力学标志的近代科学的形成。这造成了中西科技发展的根本性差异。(2)中国科技变化的原因主要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分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