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规范练(一) (建议用时:30分钟)1强光条件下,植物叶片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叶片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会“失绿”,有观点认为“失绿”是因为叶绿素发生了降解,为了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科学家以野生型(WT)和叶绿体定位(叶绿体在细胞内位置和分布受到的动态调控)异常的突变体(chup1)两种拟南芥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在实验中,科学家使用一束很窄的光线对拟南芥叶片中部进行照射,实验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初步排除叶片“失绿”是由_引起的。欲进一步确定上述推断,可通过_法,比较相应叶片中_。(2)结合题意和图1实验结果推测,第2组中部“失绿”的原因最可能是_。(3)强光下,环境
2、中O2/CO2的值异常时植物可发生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光呼吸(有关过程如图2)。光呼吸在CO2浓度较低、O2浓度较高时发生,是一种耗能反应。根据图2推断,植物叶肉细胞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Rubisco催化的耗氧代谢过程强度_(填“较高”或“较低”)。实际生产中,常通过适当升高CO2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请分析并解释其原理:_(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Rubisco催化反应的特点两个方面作答)。2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参与动机与奖赏、学习与记忆等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神经冲动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请回答下
3、列问题:(1)多巴胺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体的_中。多巴胺_(填“是”或“不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2)据图分析,多巴胺发挥作用后的正常去路是_。毒品可卡因会导致大脑“奖赏”中枢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其作用机制是_。(3)细胞内的某些信号会使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内吞,进而被_(填结构)消化。过多的多巴胺转运体内吞会导致小鼠大脑“奖赏”中枢的兴奋性_(填“增强”或“减弱”)。3大豆田里有许多害虫,其中地下害虫有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上害虫有红蜘蛛、蚜虫、豆天蛾等,此外,大豆田里还有田鼠窝。现有科研人员对单一种植大豆田(对照组)和大豆、玉米间作田(实验组)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调
4、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蚜虫生活在大豆叶片上,而金针虫生活在大豆根上,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影响蚜虫和金针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2)物种丰富度是指_;调查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_的方法。(3)研究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的差异,从理论上讲,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是_,原因是_。(4)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豆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时,若捕鼠时使用的捕鼠器不够灵敏,不能捕捉到体型较小的田鼠,则最后的估计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会_(填“偏大”“相差不大”或“偏小”)。4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颜色的形成原理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
5、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指导合成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最可能是_。该植物花瓣颜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是_。(2)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授粉前需要去掉紫花植株的雄蕊,原因是_,去掉雄蕊的时间应该是_。(3)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F2中白花紫花红花粉红花的比例为_。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5梨树胶孢炭疽病是严重危害梨树的一种真菌病害,目前生产上侧重于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该方法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危害。为改善这种状况,科研工作者对梨树胶孢炭疽病生物防治菌进行分离纯化,具体流程如下:各种菌株的分
6、离炭疽病生物防治菌的筛选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对病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0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未知的微生物时,一定注意进行规范的无菌操作,以防研究者_。分离和筛选菌株的培养基为_,其原理是_。(2)分离和筛选出来的菌株,要进行纯化处理,纯化处理的常用方法有_。纯化得到的菌珠经培养会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_。(3)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0菌株的理由是_。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进行_。6下图为获得药用乳腺生物反应器转基因小鼠的流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ES细胞又叫_。其在功能上具有_。(2)第步需要将药用蛋白基因与乳腺
7、蛋白基因的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构成基因表达载体。完成第步操作使用的工具酶是_。实现第步常用的方法是_。检测ES细胞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_。(3)对胚胎移植的供体和受体母鼠,需要用激素进行_处理。第四部分|非选择题规范练非选择题规范练(一)1解析:(1)由图1及题意可知,chup1突变体受强光照射后被照射部位与照射前相比颜色并未变化,说明叶绿素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可初步排除叶片在强光下“失绿”是叶绿素降解所致的观点。但这不足以说明一定不是叶绿素降解所致,欲进一步探究,可通过纸层析法分离色素,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度,比较四组叶片中光合色素(叶绿素)的相对含量。(2)图1实验
8、结果为,WT的第1组未“失绿”,第2组中部“失绿”,而chup1的两组叶片均未“失绿”,已知chup1为叶绿体定位异常的突变体,即叶绿体的位置和分布不能受到有效调控,而通常情况下,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可以运动的,根据图1实验结果可以排除“失绿”是叶绿素降解所致。综上推测叶片强光下“失绿”的原因最可能是叶绿体的位置和分布发生了变化。(3)根据题干信息及图2可知,Rubisco既能催化C5与CO2反应,又能催化C5与O2反应,Rubisco在植物细胞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其催化的C5与O2反应强度较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Rubisco催化1分子C5与CO2反应产生2分子C3,而光呼吸时,Rub
9、isco催化1分子C5与O2结合,只产生1分子C3。根据Rubisco的催化特性可知,当CO2浓度升高时,一方面Rubisco主要催化C5与CO2反应,减少了C5与O2的结合,降低了光呼吸速率,确保了暗反应中C3的量,从而增大光合作用强度;另一方面CO2浓度升高可以直接促进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进而增大光合作用强度。答案:(1)强光下叶绿素降解纸层析叶绿素的相对含量(2)(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分布发生了变化(3)较低CO2浓度升高可促进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进行,进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同时还可促进Rubisco催化更多的C5与CO2结合,减少与O2的结合,从而降低光呼吸速率2解析:(1)多巴胺为神
10、经递质,其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多巴胺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2)据图分析,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转运体,能够将突触间隙的多巴胺运回突触前膜内,可推断多巴胺发挥作用后的正常去路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入。结合题图可推断可卡因可抑制多巴胺转运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导致多巴胺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持续结合,从而使大脑“奖赏”中枢持续兴奋。(3)多巴胺转运体内吞会被溶酶体消化。过多的多巴胺转动体内吞会导致多巴胺转运进入突触前膜的量减少,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量增多,使小鼠大脑“奖赏”中枢的兴奋性增强。答案:(1)突触小泡不是(2)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入可卡
11、因会阻碍多巴胺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从而使大脑“奖赏”中枢持续兴奋(3)溶酶体增强3解析:(1)不同生物分布在大豆高低不同的部位,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题中动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2)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金针虫、蛴螬、蝼蛄生活在土壤中,调查该类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物种丰富度较高,营养结构较复杂,故实验组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强。(4)若捕鼠时只能捕捉到体型较大的田鼠,则估计结果比实际结果小,因为少计算了体型较小的田鼠的数量。答案:(1)垂直食物和栖息空间(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取样器取样(3
12、)实验组实验组营养结构较为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4)偏小4解析:(1)植物花瓣中的色素位于液泡,故基因A指导合成的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最可能是液泡。由题图可知,该植物花瓣的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说明两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2)由题图可知,白花的基因型为aa_、紫花的基因型为A_bb、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粉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让白花(父本)和紫花(母本)杂交,F1全为红花,则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前对母本去雄是为了阻止该花自花传粉,去除雄蕊的时间是雄蕊成熟之前。(3)由(2)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产生的F2有9种基因型,白花有aaBB、2a
13、aBb、aabb,紫花有AAbb、2Aabb,红花有2AABb、4AaBb,粉红花有AABB、2AaBB,因而F2中白花紫花红花粉红花的比例为4363;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是AABB、aaBB、2aaBb、aabb、AAbb,所占比例为6/16,即3/8。答案:(1)液泡两(多)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2)aaBB避免自花传粉雄蕊成熟之前(3)AaBb43633/85(1)被致病微生物感染选择培养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大小、形态、隆起程度和颜色(3)能够抑制炭疽病菌的生长繁殖;测定筛选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对病原菌的抑菌
14、活性,RT30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大灭菌处理6解析:(1)胚胎干细胞又叫ES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2)图中第步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由于要从动物的乳汁中提取药用蛋白,因此药用蛋白基因应该在乳腺中选择性表达,则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药用蛋白基因应该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第步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在动物细胞中常用显微注射法。检测ES细胞的DNA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3)在进行胚胎移植过程前,需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和受体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答案:(1)胚胎干细胞发育的全能性(2)启动子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显微注射法DNA分子杂交技术(3)同期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