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53.50KB ,
资源ID:5268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268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第四专题第十课《管仲列传》导学案 WORD版.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第四专题第十课《管仲列传》导学案 WORD版.doc

1、管仲列传导学案班级_姓名_评价_【学习目标】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诵读课文,了解管仲的功绩及其原因;3使学生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重点难点】1积累重要文言知识;2了解管仲的功绩及其原因;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课时安排】3第一课时一、自学质疑(一)知人论世 管仲,齐国颍上人。名夷吾,字仲,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春秋时期,社会激烈动荡。周室衰微,诸侯壮

2、大,周王室以血缘宗法维系的系统出现了崩溃的趋势。在严酷的争霸过程中,各诸侯国国君为了在乱世中求得生存纷纷招揽贤士,因此,一些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方面有才能的人,不论其身份地位的贵贱都得以重用。管仲就是这样的幸运者。在鲍叔牙的举荐下,齐桓公抛弃前嫌,任他为齐相,从此他有了用武之地,其政治才能也得以充分展现。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终于成就了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二)辨清字音。颍(yng )上 鲍(bo )叔牙一匡(kung )天下 仓廪(ln )召(sho )忽 齐桓(hun )公 少姬(j ) 好(ho )恶(w )尝与鲍叔贾(g ) 匡救其恶(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xio )(三)古

3、今异义(1)鲍叔不以我为不肖(不肖 古义:没有才能 今义:不像)(2)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穷困 古义:处境艰难 今义:经济困难)(3)吾尝三战三走(走 古义:逃跑 今义:向前移动)(四)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 交往 ) (2)鲍叔终善遇之 ( 对待 )(3)一匡天下 ( 纠正 )(4)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 没有才能 )(5)上服度则六亲固 ( 遵循 )(6)常欺鲍叔 ( 欺负 )(7)因而去之 ( 舍弃、废除 )(8)鲍叔遂进管仲 ( 推荐、荐举 )(五)一词多义 (1)与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给予,动词 )吾始困时,常与鲍叔贾( 同,跟,介词)(2)之 岂

4、管仲之谓乎( 宾语前置的标志 ) 俗之所欲 ( 主谓间取独 ) 下令如流水之原( 动词,到 )(六)解释下列活用词语1、齐桓公以霸 ( 名作动,称霸 )2、召忽死之 ( 为动,为之而死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4、富国强兵(使动用法,使富;使强)5、贵轻重 (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6、南袭蔡 ( 名作状语,向南 )7、管仲因而信之(使动用法,使守信用 )8、然孔子小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小,看不起 )9、管仲既任政相齐 ( 名作动,做宰相 )(七)特殊句式(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者也,判断句)(2)、不以为言(不以之为外人言,省略句)(3)、管仲

5、囚焉 ( 被动句 )(4)、岂管仲之谓乎 ( “之” 宾语前置标志 )(5)管仲既用 ( 被动句 )(6)、任政于齐 ( 状语后置 )(7)、分财利多自与 ( 宾语前置 )(8)、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见于被动句,状语后置)(八)句子翻译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我曾经多次从政却总是被国君贬斥,他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遭到机遇。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是不在意小节而忧虑功名不能在天下显赫。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我曾经替鲍叔牙出谋划策却使他处境更加艰难。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6、上服度则六亲固。 人家家中财物充足了就会讲究礼仪道德,丰衣足食后就会关注荣辱的取舍,执政者按法度办事就能使六亲团结起来。第二课时二、互动研讨、合作探究1、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管仲的成就。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2、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主观因素:“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2、客观因素:朋友知己之情;君臣知遇之恩。3.课文最后一段是作者对管仲的直接评述。它包含了哪两层意思?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什么?是怎样表达的? 一层写自己对孔子小视管仲之意的揣摩,另一层是写自己对管仲取得成功原因的推断。

7、作者对管仲执政水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是他自己观点的体现。 但是司马迁不是直接评价,而是委婉道出,其表达方式十分讲究。论语中多次提到管仲,其中虽有批评,但总的来说,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很高的,但司马迁认为以管仲的才能,应该有更大的作为才是,因而巧借孔子的评论而加以推测,实际是对管仲治国才干的高度肯定。4、管仲治国期间遵循了怎样的治国思想? 1.发展经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说明管仲充分认识到经济是政治教化的基础。 2法治思想。“上服度而六亲固”重点强调统治者守法是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 3、道德教化。“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强调思想道德教化对巩固统治的作用。

8、4、民本思想。“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强调国家法令政策要顺应民心,表现了管仲的民本思想。 整体而言,本文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制约的辩证思想,民本思想是上层统治者应率先遵法的思想。5、司马迁借管仲列传表达怎样的情怀? 司马迁详述管仲与鲍叔牙的交游情谊,点染鲍叔牙对管仲的能知能用。以此礼赞朋友相知的深厚情谊,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寂寞感喟。司马迁在为管仲立传时,对于齐桓公的任人唯贤,充满了神往之意。第三课时三、检测反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忆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

9、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

10、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伐,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日:“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候。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A鲍叔终善遇之 善:很好地B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C生我者

11、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D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修:修建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B )A鲍叔知其贤/其为政也B管仲富拟于公室/乃设九宾礼于庭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C)A不以为言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C.鲍叔不以我为无耻D通货积财,富国强兵4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A)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故论卑而易行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A BC 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

12、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管仲后来家业非常富足,有“三归”、“反坫”,可齐人并不认为他奢侈。管仲的子孙在齐国享受世禄,十几代有封邑。B管仲早年和鲍叔经商,老是赔本,做了齐国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华,他利用地处海滨的便利,发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C齐桓公做公子时与公子纠是对手,但他即位后却能重用公子纠的亲信管仲,可见其心胸开阔,难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业。D鲍叔牙这个人不太优秀,但他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知识链接(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2)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3)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4)-元伯巨卿 (5)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6)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7)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8)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范云和何逊)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