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生物试卷及详细分析(全卷平均分77.60分;全卷标准差21.84,以广州统计,下同)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平均分45.01;难度:0.64)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就是蛋白质 B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有200种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中的碱基包括C、G、A、T、U D促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酶也是蛋白质分析:答案D,难度0.83,平均分1.65,考点是蛋白质和DNA,以蛋白质为切入点,考查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2、合成和酶的概念以及DNA分子中碱基的种类等知识内容,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能力要求为II2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A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二个子细胞 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D细胞膜糖蛋白的识别过程分析:答案D,难度0.55,平均分1.09,考点是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学生对细胞膜的流动性有较好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所以细胞膜在形态结构上发生改变,如细胞分裂,分泌蛋白质,细胞膜的延展性等都能体现出细胞膜的流动性来,而糖蛋白的识别体现的是蛋白质的功能上的特点。能力要求为II3科学家
3、用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B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第193h第213h中活动旺盛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第0 h第2hD基因重组发生在第193 h第213h分析:答案A,难度0.80,平均分1.60,考点是细胞周期,这是在高考中常考的一个内容,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从分裂间期开始,分裂期结束,分裂间期较长,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DNA双链打开,稳定性较低。图中的细胞周期是指有丝分裂,不存在基因重组现象
4、。能力要求为II4以下曲线图显示一片绿叶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体交换情况,该绿叶的呼吸速率保持不变。请判断在12:00时,该叶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放出和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分析:答案D,难度0.57,平均分1.14,考点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中有真光合作用和净光合作用,两者的关系很容易混淆,例如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就表达不同的意义。它们的关系是:真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这一点是高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分析一定要透彻,把关系弄清。能力要求为II5下列有关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5、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B三者都能复制和传递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分析:答案C,难度0.63,平均分1.26,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每个DNA上由多个基因,当染色体复制时,DNA肯定复制,基因也随之复制,在减数分裂中当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活相同的基因也会随之分开,所以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能力要求为II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采光B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
6、中期的变化C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最好选择均处于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观察比较 D取人口腔上皮细胞,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并制成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分析:答案C,难度0.61,平均分1.22,本题考察的是试验内容,考察了显微镜的使用,有丝分裂,线粒体的观察等多个试验内容。显微镜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采用凹面镜或者将光圈调大;植物根尖在做临时装片时细胞已经死亡,不会一直分裂下去,临时装片中有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是不同的细胞,并且固定在某个时期;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观察线粒体用的染料是健那绿,吡罗红甲基绿是用来染DN
7、A和RNA的。能力要求为II7下列图中,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分析:答案C,难度0.74,平均分1.47,酶催化物质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文字信息能正确地在坐标图中反应出来。能力要求为II8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诱变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B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基因重组,产生了定向变异 C体细胞杂交技术能产生染色体变异,突破了生殖隔离的限制 D现代生物技术能改变许多生物,使之更适合人的需要分析:
8、答案A,难度0.75,平均分1.50,考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关于变异的论述。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可以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使这些变异向对人类需要的方向改变;这些技术中,转基因技术没有是基因的结构产生变化,所以属于基因重组,体细胞杂交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能力要求为II9在果实形成的过程中,激素的作用是A赤霉素促进果实细胞的分裂 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生长素促进果实的衰老 D脱落酸促进细胞的伸长分析:答案B,难度0.87,平均分1.73,在果实的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各种激素的作用使: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乙烯和赤霉素促
9、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如果学生对知识记忆不牢固,很容易混乱,所以要做好归纳。能力要求为I10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两者之间变化的关系与右图走势相符的是分析:答案C,难度0.74,平均分1.48考点是内环境稳态。人是恒温生物,耗氧量增加,人体体温不变;抗原数量增加,相应的抗体数量也会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其含量增加;血糖浓度上升,会抑制胰岛A细胞,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学生解题的难点在于怎样把文字信息用图像的形式表达出来。能力要求为II11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中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信息传递需要能
10、量 B中内容物以被动运输的方式释放至中 C兴奋传递时,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 D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正电荷分析:答案A,难度0.73,平均分1.45,考查突触,以文字和图形结合的形式呈现,对应考纲的3-2(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能力要求为II。相关的类似题目比较常见,隐含的知识点包括物质的跨膜运输、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为电化学信号。12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种类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 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
11、递D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分析:答案C,难度0.92,平均分1.84,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生态系统的知识,对应考纲3-5(1)生态系统的结构,能力要求为I。本题只要稍对课本知识归纳即可。13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黄色短杆菌的质粒中脱氧核苷酸序列发生如下变化:CCGCTAACGATCCCGCGAACGATC。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可能用到的相关密码子:脯氨酸CCG、CCU;甘氨酸一GGC、GGU;天冬氨酸一GAU、GAC;丙氨酸一GCA、GCU、GCC、GCG;半胱氨酸一UGIJ、UGC;终止密码一UAA、UAG)该脱氧核苷酸序列控制合成的一段肽链中肽键
12、数为3该脱氧核苷酸序列控制合成的一段肽链中肽键数为2该黄色短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该黄色短杆菌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该黄色短杆菌性状会发生改变该黄色短杆菌性状不会发生改变A B C D分析:答案D,难度0.67,平均分1.33考查中心法则及氨基酸的计算,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改变引发基因突变最后导致性状改变,对应考纲2-2(5),能力要求为II。本题信息阅读量大,看上去很复杂,但供选答案的迷惑性小,解题时注意出现终止密码并不含氨基酸,则易排除其他答案。1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13、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 B小鼠体内出现活S型细菌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C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D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分析:答案B,难度0.83,平均分1.66,以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为载体考查生命科学史,对应考纲2-2(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能力要求为II。题目用坐标图呈现S菌和R菌的数量变化,考查了学生对“S”型曲线的理解,考查的知识还包括免疫。15对实验狗的脊髓进行直接加温,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冷却其脊髓,又会引起寒战、血管收缩等反应。对该反射的
14、分析错误的是A脊髓中存在着感受温度变化的结构B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该神经冲动的传出C脊髓中存在着温度调节的效应器D脊髓中有神经元参与该神经冲动的传入分析:答案C,难度0.66,平均分1.31,考查体温调节,具体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对应考纲3-2(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能力要求为II。要求学生明确机体哪些部位可以作为感受器、效应器、神经中枢。16下列为人群中常见的患病类型,可以用孟德尔遗传定律预测后代患病几率的是A传染病 B单基因遗传病C多基因遗传病 D染色体异常病分析:答案B,难度0.84,平均分1.68,考查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对应考纲2-3遗传的基本规律与2-5(!)人类遗传病的
15、类型,能力要求为II。解题要注意区别传染病和遗传病,先天性疾病与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区别。17某种酶是由419个氨基酸形成的蛋白质。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做出5种不同长度的该酶的片段,并分别测定其活性如图所示,请分析该酶具有活性的部分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片段?A第196号氨基酸到第419号氨基酸 B第1号氨基酸到第43号氨基酸C第44号氨基酸到第196号氨基酸 D第197号氨基酸到第302号氨基酸分析:答案C,难度0.65,平均分1.30,以蛋白质作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当酶缺失了第4486部分时,其活性消失,而缺失其他部分活性不变,所以酶的活性部分在4486之间。本题需要学生有较
16、高的分析图像的能力。能力要求为II18当必须长期服用抗生素时,不能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抗生素,这是因为 A病人有可能对其中的一种抗生素过敏而不是对所有抗生素过敏B多种抗生素可以筛选出致病的细菌从而有利于对症下药C单一抗生素可能选择出抗药性强的病菌D多种抗生素可以杀死体内的多种病毒分析:答案C,难度0.91,平均分1.82,考查自然选择,对应考纲2-6生物的进化,能力要求为II。此类题是常做常错,学生总是弄不明白到底是环境选择生物还是生物选择环境。考察知识还包括过敏和抗生素的使用范围。19癌症晚期患者发生癌细胞扩散,主要原因是癌细胞A无限增殖 B细胞膜上的糖被减少C形态发生了变化 D酶的活性增分析
17、:答案B,难度0.81,平均分1.61,考查癌细胞与衰老细胞的区别,对应考纲1-5(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能力要求为II。但考题相对简单,属于识记范畴。20下表为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某种遗传病在四个家庭中发病的情况。据表推断最符合遗传规律的是A甲家庭的情况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B乙家庭的情况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C丙家庭的情况说明,此病一定属于显性遗传病D丁家庭的情况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分析:答案D,难度0.88,平均分1.75以二维表格的形式考查遗传病的传递情况,对应考纲2-3(4)伴性遗传,
18、能力要求为II。由于牵涉到常染色体的显隐性遗传和伴X的遗传,所以要求学生对各类遗传病的传递以及后代的发病情况都熟悉才能顺利解答。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11988年,阿格雷成功地分离了存在于细胞膜上一种膜蛋白,该膜蛋白具有水通道的功能。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另一种通道,细胞通过电位变化发出信号,控制离子通道的瞬间开放。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通道运输离子具有选择性B水通道运输水分时需要消耗能量C水通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D
19、离子通道的开启是由细胞电位的变化决定的分析:答案AD,难度0.7,平均分2.12,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通过关于离子和水通道的知识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从题干的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进行解题。题干提供了信息“水通道是一种膜蛋白”,排除C;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排除B。题干的信息“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说明离子通道具有选择性,即A;信息“细胞通过电位变化发出信号,控制离子通道的瞬间开放”,即选D。能力要求为II22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个个体具有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B两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是同一种群、同一物种C东北虎和华南
20、虎两个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可以交流,所以它们是同一物种D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所以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产生后代分析:答案ABD,难度0.35,平均分1.05,本题是考查种群和物种的相关概念:基因库、种群、隔离。基因库是指整个种群全部基因的总和,种群是指部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学生易因审题不清忽略了“两个池塘”而漏选B选项。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并非指都不能产生后代,而是指不能交配或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学生易漏选D,又易因没能正确理解东北虎和华南虎间的是地理隔离而误选C。能力要求为II23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B细胞、产生
21、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D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及第二极体分析:答案AC,难度0.51,平均分1.54,本题主要是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同源染色体是否存在是细胞图像辨析的一个重要标志。图4明显无同源染色体故首选排除B;图4中的细胞是均等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不会同时形成两者,所以排除D。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而图2中有四分体分离的现象,是减数分裂,选A。24将某植物(其叶片如图一所示)放在黑暗中两天后,根据图二所示,处理其中一块叶片。然后将整株植物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显
22、色,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后的结果显示出X为蓝色,Y为棕黄色 BW和X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CX和Y两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DY和木塞夹着的叶片部分对照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分析:答案AB,难度0.22,平均分0.66,考察的是试验中的对照试验。此试验中的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而不是吸收水分,水分有导管从根部运输而来。X和木塞部分对照可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X和Y对照可得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X和W对照可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能力要求为II25下列是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
23、菌的实验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 D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分析:答案ACD,难度0.52,平均分1.57,本题考察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使用。要求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实验。B项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通过小鼠和细菌培养的结果来证明转化的物质是DNA,没有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通过分别标记32P和35S来确定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是标记水和CO2中的氧;研究分泌蛋白用同位素标记来研究分泌的过程和途径。能力要求为I26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可能来自 A基因重组 B
24、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分析:答案BCD,难度0.53,平均分1.59,考点是生物的变异,考查学生对三倍体的特点以及引起变异的原因,三倍体香蕉由于减数分裂时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能基因重组,学生容易多选A选项,也有可能忽略了不可遗传变异儿少选D,主要是对概念不熟悉和审题不详细导致。能力要求为II27用一个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可做下列哪些实验的材料? A观察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D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分析:答案BC,难度0.55,平均分1.65本题考察的是试验内容,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洋葱的叶和鳞片叶的
25、区别。鳞片叶是其储存器官,紫色,不能用来提取叶绿体中的4中色素;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能力要求为II28下列属于探究化学信息传递的是 A观察动物对电视图像的反应 B用录音机记录鸟类繁殖时的呜叫声 C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 D花香吸引蜜蜂采蜜分析:答案CD,难度0.83,平均分2.50,考点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声音、图像等属于物理信息,激素、花香等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本题能力要求为II,但考题相对简单,属于识记范畴。29某研究者偶然发现了一株抗旱、抗盐的小麦,该抗旱、抗盐性状可以遗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小麦的细胞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
26、 B可以通过研究该小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探索抗旱、抗盐机理 C该小麦的抗性性状由基因重组产生 D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该抗性小麦的人工种子分析:答案BD,难度0.51,平均分1.53,本题考察的知识内容较多,综合性比较强。抗旱、抗盐的小麦细胞液的浓度较高,但外界浓度比它高时也会发生质壁分离;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研究其结构可探索其功能和原理;偶然出现一株可知是基因突变产生的;很多植物都可通过组织培养来繁殖。能力要求为II3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调节大气CO2平衡方面,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大于海洋生态系统 B发菜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一营养级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27、越强,意味着其营养结构越复杂D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分析:答案BC,难度0.20,平均分0.60,本题考点是生态系统。书本没具体提到海洋和森林的调节二氧化碳的能力比较,但海洋的产氧气量是最多的是常识,很多学生多选A,而发菜是蓝藻是生产者,学生对概念不理解而少选B;C和D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来说也不会存在什么问题。能力要求为II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0分,平均分32.59分,难度:0.41)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 0小题。共80分。31(10分)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 能力,A细胞
28、到C细胞的过程是 由控制的。(2)若D细胞是胰腺细胞,则结构所起的作用是 (3)A细胞分化成D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4)若D细胞是正在衰老的细胞,该细胞中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5)由A细胞到形成多个卵细胞的过程,则必须经过细胞的 分裂。(6)用丙酮从D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D细胞表面积的2倍?理由是 分析:难度0.54,平均分5.41分,本题通过图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综合考查了必修中“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知识点,考纲中对这几个知识点要求均为“”级;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读图能力。答案:(1)分裂和分化
29、,(满分1分。其中分裂和分化各得0.5分。补充答案:增殖、连续分裂、高度分化。常见问题:没有完整回答,只回答了“分裂”或“分化”。对应课本部分:必修P119“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基因(满分1分。补充答案:遗传物质、DNA、遗传基因。常见问题: 画蛇添足,回答“凋亡基因”; 回答“细胞核”。对应课本部分:必修P123“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做细胞凋亡”。)(2)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满分2分。正确回答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转运、分类、和包装”的其中任何一项给1分。补充答案:运输、分泌。常见问题
30、: 合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加工、合成、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错别字“加工”写成“加功”。对应课本部分:必修P46“图36 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满分1分。补充答案:遗传物质的选择性表达、DNA的选择性表达。常见问题: 细胞的全能性; 术语表述不准确。如“基因的选择和表达”“基因的选择表达性”; 错别字“选择性”写成“选则性”。对应课本部分:选修IIIP34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有选择性地表达出各种蛋白质,从而构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4)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满分2分。正确
31、回答 “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的其中任何一项给1分。补充答案:染色加深、颜色加深。常见问题:把细胞衰老的特征回答出来,但不是题目所问细胞核的变化;“染色质”写成“染色体”。对应课本部分:必修P122衰老细胞主要有以下特征;(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满分1分。其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得0.5分。常见问题:只回答“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把无丝分裂也写进去。(6)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远大于D细胞表面积的2倍。(满分1分。补充答案:是、大于。常见问题:回答“不是”或“否”;没有回答。) 因为D细胞内除了细胞膜以外,还有其他生物膜。(满分1分。补充答案:能够具体提到细胞内还有线粒体膜、
32、高尔基体膜等其它膜结构。常见问题:与前面的回答自相矛盾。对应课本部分:必修P13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IP68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备考建议: 熟悉课本中有关细胞的结构、功能模式图,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训练学生能用准确的文字回答,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尽可能把能够得的分拿下。 老师注意收集近几年的高考、模拟题,将一些关于“细胞结构、功能”的综合题(有图的比较好)汇编,在第二轮复习中设计成一个专题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 注意做好相关知识的比较。如本题要求学生对干细胞、衰老细胞、癌细胞、凋亡细胞进行比较总结。32(6分)左下表为某研究机
33、构调查我国草原某地近五年植物种群变化所得的数据。请据表回答问题: 表: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m2) (1)分析调查表中的数据,该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群是。(2)在右上图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种群密度变化的曲线图。(3)某学校的研究小组也参与该项调查,其操作步骤如下:在调查地区选取生长茂盛的1m2的正方形,统计其中植物种类和数量,做好记录和统计;该数值即当年各种植物种群的数量;连续调查5年并记录和统计,所得数据即可以代表调查地区5年中各种植物种群密度的变化。请指出该调查中存在错误并修改完善。 。分析:难度0.57,平均分3.43分,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中群密度调查”相关实验的知识的理解
34、和应用水平,考查学生数据分析、作图能力、归纳、判断能力、对简单实验方案进行评价的能力。本题体现了高考能力要求的第1、2点。答案:(1)加拿大一枝黄花(1分,错字,漏字不得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知道“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专有名称。学生擅自删减字。如:“加拿大一枝花、一枝花、加拿大黄花”等。)(注意从题干中获取信息要完整)(2)答案如右下图(2分,完成该图有8个必答点:横坐标量值;横坐标名称;纵坐标量值;纵坐标名称和单位;加拿大一枝黄花曲线;加拿大一枝黄花曲线名称;繁缕曲线;繁缕曲线名称。每错漏一个必答点扣0.5分。学生出现的错误:缺“2000年”,随意改变年份;没有写纵横坐标名称(或纵横坐标名称没
35、有被扫描);纵横坐标漏写单位;只画一条曲线;(加拿大一枝黄花)横纵坐标颠倒(即纵坐标为年份,横坐标为种群密度);没有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坐标方格或没有统筹安排(如:画出答题范围、擅自增加格数、修改纵横坐标数值);曲线名称书写不规范,擅自简写如:加(反映了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较差。以及数学思维有较大缺陷。)(3)步骤取样不能掺人主观因素,必须随机取样。(1分)步骤应随机取若干(10个或以上)个样方(或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1个样方),(1分,“多个给1分,“几个、五点取样法”给0.5分)分别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所有样方中不同植物种群密度的平均值。(1分)学生出现的错误
36、:多选几个地区或扩大调查范围;认为调查的植物种类只应一种;认为调查的时间过长或过短,擅自改动调查时间(如把5年改为1年、把“年”改为“月”“五点取样法”当成是数量而不是方法;认为样方面积过小,应取10m2以上的面积。(反映了学生对“样方法”不了解)对应课本部分:必修IIIP60样方法。备考建议:(1)、 重视基础知识这到题考查的“种群密度调查样方法”虽然在今年高考的考纲实验部分不做要求,但是在“知识内容”方面属于“种群数量变化”内容,是属于考查范围。且试题侧重在考查基础知识。所以要注意回归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要点。(2)、 全面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今年考纲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有更多更详细要
37、求。其中“对一些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所以后阶段老师们要注意进行一些相关的习题训练。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解题能力。(3)、注意训练学生答题用语的精练和准确。 在每年高考改卷中,对于较多文字的表述题,通常以得分点来给分。并由于改卷时“工作的繁重”,改卷的老师常常会只看得分点,所以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和练习讲评中注意并强调生物学专业术语、符号的准确运用,要求答案的语言表达准确(不用口头语言或俗语等)、精练、不产生歧义,避免在高考中的“不必要”失分。33(8分)甲图是研究种子萌发的实验装置,两个瓶内的种子在实验前都经过适当的福尔马林溶液冲洗消毒,乙图表示两个保温瓶内的温度在6天中的变化。 (1)
38、该实验的目的是 。(2)X瓶内的温度在第4天起不再上升,这是因为 (3)该实验设计对照组Y瓶的目的是 。(4)假若Y瓶内的种子没有经过福尔马林液的冲洗,下列曲线图中,能正确显示瓶内温度变化的是 ,理由是 。分析:难度0.31,平均分2.46分。本题是以学生分析实验设计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得与理解、处理的技能,同时也联系生物体进行细胞呼吸产热的问题,因此本题的考点也就落在了细胞代谢知识点上。答案:(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证明)种子萌芽过程呼吸作用产生热量的变化。得分点是“呼吸作用”和“热量的变化”,各占0.5分。要求学生首先从实验装置、实验结果获得信息是:装置内发生温度升高,说
39、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热量,进而分析萌发的种子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过程中部分能量就是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另外实验结果表明了温度的变化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通过这些关键词,可以得出本实验的目的。典型失误:、 学生把实验的表面现象作为实验目的,而未能发掘表象地下深层的含义。如:萌发种子的温度变化、萌发种子热量的变化。错误归因:高考的生物题,无论以什么形式,其核心都是以某个知识点为依托,并不会为了考实验设计而考,如本题的落点就是“呼吸作用”,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原因之一是没有把题目中的信息与知识点相联系,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另外也缺乏上述答题技巧的意识。、审题不清导致答题不规范:题目的情景限定在
40、了萌发的种子发生呼吸作用,而部分学生答成了“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活细胞进行呼吸作用”;还有,忽视实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量化变化过程,而答成了“会否提高温度”、“有否产生热量”等。、 概念模糊,用词不准。例如用“能量”代替“热量”。、 对题意完全理解错误:如将因变量与自变量混淆、对调,答成“环境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对实验原理理解错误“如萌发种子释放的CO2对温度的影响”。(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较高)。这种类型的错误,导致学生在后面几个填空完全失分。、 对实验的类型缺乏描述:主要体现在没有谓语,如缺少了“探究”、“证明”等动词,或者用了其他不规范的动词来代替,如测验、检查、测量、调查、察看。(2
41、)通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瓶内温度变化曲线的分析可知,本实验装置并非一个理想装置,而是存在着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热量散失)的现象。实验组保温瓶的温度在第1第4天持续上升,说明此时种子产生的热量比散失的多,第4第6天间,瓶内温度维持在35摄氏度,本空要求学生答出其原因。温度维持在一定水平,最直接的原因是产生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相等,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氧浓度的降低,或者有机物的消耗,使呼吸作用的强度比第1第4天的有所下降,从而导致产热的减少。而且因为瓶内的温度并没有超出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因此应该不是高温导致呼吸作用强度下降。本空的答案为“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维持在一定水平(因,0.5
42、分),产热量不再增加(果,0.5分)”。典型错误:本空错误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或分析错误。、将实验结果的曲线与“有氧作用强度氧浓度/有机物浓度”变化曲线混淆。因此出现“此时达到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呼吸作用强度达到最大”的答案,如上述分析,此时呼吸作用强度并非达到最大,而是有所下降了。另外这种答案同样也是把试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对调。、没有理解题目的要求答温度不再上升的(直接)原因,舍近求远,回答了呼吸作用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或无氧呼吸对细胞的危害,没有答到得分点之余,也容易导致误答。如“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杀种子,使种子呼吸作用停止”,“温度过高,使呼吸酶的活性降低,种子
43、萌发停止”。(3)实验实验设计中,对照组的设置,其实质就是要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保证因变量确实是由自变量而引起的。因此本实验对照组Y瓶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无关变量的干扰(0.5分),说明是种子的呼吸作用引起了热量的变化(0.5分)。本空主要考查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中的“运用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两方面技能典型错误:、 由于审题不清,把“对照组Y组的目的是”看成是“Y组的目的是”,而简单地回答“对照”或“对照组”。、 对设置对照组的意义不理解,而简单地就Y瓶本身看成一个孤立的实验来讨论,
44、如“说明死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热量”等。(4)从题干中可以获取“福尔马林有消毒作用”的信息,也就是说要求学生预测Y瓶内存在微生物的情况下,微生物会进行怎么样的生命活动,导致Y瓶内温度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本小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因开始时死亡种子表面的微生物数量比较少,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也较少,因此最初瓶内温度有所上升但变化轻微,瓶内温度的升高也促进了微生物的分裂繁殖,使微生物数量大量增加,其进行的呼吸作用所释放的热能大量增加,从而使瓶内温度大幅上升。因此第一小空应选“A”曲线(1分),理由是“在开始两天,Y瓶内的温度变化轻微(1分),但随
45、后微生物大量繁殖,(1分)呼吸作用逐渐增强,释放大量热量(1分)。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判断如果Y瓶种子没有经过福尔马林冲洗会导致种子表面存在微生物(细菌、分解者)。典型错误:、 没能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导致不知道福尔马林的作用,错误判断Y瓶内没有其他生命活动而错选曲线B或缺选,也就不能正确描述瓶中温度变化及其理由,甚至认为种子没有“死透”或者死亡的种子仍然有呼吸作用。、 能正确选择“A”曲线,但对曲线描述不够准确,如绝大多数考生都不能描述曲线起始阶段的变化状态;又如对曲线急剧变化阶段缺乏描述和完整的解释,不能完整答出“大量繁殖”、“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大量热能”等几个状态描述词语。备考建议:本题得
46、分率偏低的原因之一是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停留在浅表描述,就事论事的水平上,在后期的复习活动中,可以进行信息处理题的强化训练,例如让学生画出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大胆联想知识考点,细心组织作答。并且在选择题的训练上,可以要求学生题(题目)点(知识点)对应,一方面可以熟悉知识点,也增强学生拨开题干迷雾,发掘题目隐含知识考点的能力。34(5分)植物动物l动物2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表是其能量流动的情况(单位:kcalm-2a-1),其中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分析回答:(1)根据表格推出Pg、R和Pn三
47、者的关系:Pn= 。(2)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分析:难度0.31,平均分1.57分,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对应课本部分:必修IIIP95。考查的能力属2007生物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中“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第一项“理解能力”的第2、3小项内容: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答案:(1)PgR(1分);
48、 (2)824(1分); (3)增加(1分) ;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该生态系统单位时间内输入能量大于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或答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2分)(若能答“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即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给1分。)常见错误:(1) 在计算“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中,常见错误有二:一是列出式子,没有计算出数值;二是计算错误。问题出在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以为“次级消费者”就是“动物1”,将Y2的值18.9除以33.7得出56.08%;或没搞清楚“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对应的数值是什么,将动物2的Pn值除以
49、3.8得出17.6%。(2) 第(3)小题的典型错误有三:一是没有搞清楚“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在概念上的区别。前者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指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而后者的增减则是由输入与输出能量的多少所决定的,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由于对概念的理解有误,有一部分学生误从每一个营养级的角度分析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二是一看到能量变化,就想到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而将此题答成“不能增加”。其实题干已经暗示要从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角度分析,因此判断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否增加,应该比较总输入和总消耗的数量;三是文字表达不严谨,如“植物所固定的总能量高于以后各营养级的所有消耗
50、能量之和”等。备考建议:1、重视课本知识的复习,并结合历届高考题和近年广州市模拟题进行相关概念的辨析。如“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的区别,“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的判断等。2、 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信息是生物学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它用表格的形式将题目信息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横向和纵向联系、比较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三年广州市模拟题二卷都有以表格的形式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面的题目,可以在复习时将其组合,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答题技巧。35(8分)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干扰机制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1、他们的研究显示,外源微小双链RNA片段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单链RNA并和某些蛋白形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中的单链RNA与互补的mRNA结合,使 mRNA被RNA酶裂解,使特定基因表达沉默。右图表示RNA干扰机制的部分过程。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双链RNA的化合物不同于 双链DNA的是 。(2)复合物中的单链RNA与互补的mRNA结合是遵循了 ,其碱基之间的关系是 。(3)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能特异性侵染 细胞,使人的免疫功能丧失,所以很难治疗。HIV病毒变异频率高,原因是 。利用RNA干扰技术能让其基因“沉默”,关键在于进行了图中的,从而抑制基因表达的 过程。分析:难度0.
52、49,平均分3.94分,本题以2006年诺贝尔奖为背景考查核酸的分子结构(碱基组成、五碳糖的类型)、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生物变异(基因突变)以及免疫(艾滋病的致病机理)的相关知识。对应课本部分:必修IP28;必修IIP62、81;必修IIIP36。在能力要求上,主要考查考试大纲中要求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答案:(1)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而不是脱氧核糖(或答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而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1分),RNA含尿嘧啶(U)不含胸腺嘧啶(T)(1分) 典型失误:只写出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差异,或只写出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的差异(得1分);答案不具体,写成“五碳糖和含氮碱
53、基不同”(不得分);理解错误,回答成“外源微小双链RNA片段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单链RNA并和某些蛋白形成复合物”(不得分);错别字,“尿嘧啶”写成“脲嘧啶”。(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分)A和U配对(0.5),G和C配对(0.5)典型失误:第一个空格主要失误是术语表达不准确,回答成“碱基互补定律”、“碱基配对定理”、“互补配对原则”等。第二个空格主要有三种错误:错写成A与T配对;写成“A=UG=C”或“A+C=U+G”;表述不完整写成“A对U、G对C”。(3)T淋巴HIV病毒的RNA单链结构不稳定(1分),容易发生基因突变(1分)翻译典型失误:第一个空格主要是细胞类型判断错误,写成B细胞、效应
54、T细胞等。第二个空格主要有两种错误:不知道HI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没有写出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或突变)。第三个空格主要错误是多写转录。备考建议:1加强相关联知识的比较。比如DNA与RNA的比较、转录与翻译的比较。2加强名词术语的准确表达练习。考试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还有近半数的人写不准确,说明学生虽然知道意思但记忆不准确,可以采用填空题的形式训练。3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尤其是在新情境下提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6(6分)右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 。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
55、,该激素是由 分泌的。(3)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 。试简要说出理由 。分析:难度0.49,平均分2.95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激素调节的特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分泌部位,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等。对应课本部分:必修IIIP25、28。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是。本题考查的能力要求为理解能力能用文字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答案:(1)与分泌物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1分,写“受体”给0.5分,其余情况都不给分。)典型错误:糖蛋白、抗原决定簇、抗原(2)胰岛素 (1分) 胰岛B细胞(1分)典型错误:第一空:胰高血糖素,第二空:胰岛A细胞,胰腺,胰腺中的胰岛 。另外很
56、多错别字,如:胰鸟素,或岛字加多一个月字旁。 (3)能(1分)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抑制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活动(得分点是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1分),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1分)。只写“负反馈调节”不得分。其它合理答案也适当给分,2分) 典型错误:第二空:第一种情况是不了解反馈调节的原理。答成:甲状腺激素只对特别靶细胞起作用,不对垂体起作用。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全身,所以不一定是垂体。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的细胞,包括垂体细胞。第二种情况是回答过于简单,表述不清。答成:负反馈调节、甲状腺反馈于垂体。备考建议:1本题的图源于教材,答案在课本中都可以找到,学生得分不高,说明对教材不熟悉
57、,下一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比如,概念、原理、图表、技能训练等方面更要重视,在学习中要注意比较容易混淆的内容。 2根据考纲落实考点,对旧教材有而新教材不出现的知识不要强加给学生,一方面增加学生负担,另一方面有时还会干扰新学的内容。37(7分)科学家发现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物高50,他们推测这种现象可能与赤霉菌的某些代谢产物有关。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器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证明这一推测: 赤霉菌菌种、培养基、足够的水稻幼苗、蒸馏水、直尺、喷雾器、无土栽培装置(1)实验目的:(略)(2)实验步骤:用培养基培养赤霉菌,一段时间后,提取培养基的滤液。 。 。 (3
58、)实验结果预测:(略)分析:难度0.24,平均分1.70分,本题属实验设计题,专门考查实验设计中较难的实验步骤。题目源出于课本部分:必修IIIP58。本题考查的能力属2007生物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中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第二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第2、3小项内容,“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等”。答案:选取生长状态相似的水稻幼苗100株,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样本数量大于30才得分)(2分),测量株高、记录并计算平均值(1分) A组幼苗喷洒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B组幼苗喷洒等量的空白培养基滤液,然后分别移栽到无土栽培装置中,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生长一
59、段时间(3分)。测量植株的高度以及记录并计算平均值(1分)总的评分标准为采点给分,可以不按标准答案中的顺序,第一步答错,不影响后面步骤的得分。 确定自变量1分:A组幼苗喷洒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 因变量3分:具体为测量株高1分,前测后测1分;前测后的数据处理(计算平均值)0.5分;后测后的数据处理(计算平均值)0.5分。 控制其他无关变量3分:选取样本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样本数量必须大于30株)1分;设置空白对照(B 组幼苗喷洒未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1分;选取生长状态相同或相似、等量原则0.5分;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生长一段时间0.5分。考虑到学生答题的一般顺序,改卷时未按上述顺
60、序,但给分点是一样的。给分点抽样(110人)平均分:1.确定自变量:0.322.因变量:测量株高0.41分,前测、后测0.23分,前测后的数据处理(计算平均值)0.01分,后测后的数据处理(计算平均值)0.16分。3.控制其他无关变量:选取样本平均分为A、B两组0.13分,设置空白对照0分,选取生长状态相同或相似、等量原则0.16分,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生长一段时间0.23分。典型错误:确定自变量:很多学生未正确审题,没理解本实验要设计证明的是赤霉菌的某些代谢产物是否与水稻植株的长高有关。再就是没有注意题目中给的喷雾器有什么作用。典型错误为“用培养过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培养(浸泡)水稻植株”、“
61、喷洒赤霉菌”、“喷洒赤霉素”“喷洒含有赤霉菌的水溶液”、“用赤霉菌去感染水稻”等。测量因变量:前测及前测后的数据处理(计算平均值)几乎没学生写、后测及后测后的数据处理(计算平均值)也只有少部分学生知道。控制其他无关变量: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每组样本数量必须大于30株,而写成“10株”、“20株”等,有的答的不具体如“足够”、“若干”等。设置空白对照:普遍把“喷洒蒸馏水”做空白对照。把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生长一段时间简答成“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一段时间”、“在相同的条件下生长一段时间”等。备考建议:1要高度重视实验设计,因为实验设计题是高考必出的题。复习时还要注意实验设计中的其他问题。如“原理”(达到目
62、的所采用的理论依据)和“假设”、“假设” 与“预期” 、“结果”与“结论” ,“自变量”与“因变量”、 “无关变量”与“控制变量”、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与联系等。2特别要研究近两年的高考题及市“一模”、“二模”中的有关题,要让学生明白实验设计题是有套路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关于取样中的每组样本数量必须大于30株的问题这两年高考中都有强调。“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是常用的语言,定量实验有后测一般就有前测等。本题给分原则标明了每一步的设计目的,就是想告诉老师们实验设计题的基本套路,希望老师们认真研究并教给学生。3注意其他类型、其他知识点的实验设计题的训练。如补充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改错、
63、遗传方面的实验设计题、生态方面的实验设计题等。38(7分)右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20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mL/h。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低,原因是 (3)假若将该植物的叶的下表皮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原因是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
64、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 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难度0.31,平均分2.16分,本题涉及的知识内容: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处理实验的数据、解释实验的现象、归纳实验的结论等能力答案:(1)08(1分);(2)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1分),消耗了氧气(1分); (3)凡士林阻塞部分气孔,使供应叶的二氧化碳减少(1分),限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1分);(4)在这两个实验中,光照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
65、要因素(1分),而温度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1分)或答: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1分),提高温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1分)典型错误:(1) 0.4 0.6 1.2 (2)20不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装置的气密性不好;装置中混入了其它气体;装置内气体的变化与植物产生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3) 凡士林阻塞气孔,透光性低,限制了光合作用;凡士林阻塞气孔,水分不能透过,限制了光合作用。(4)温度影响酶活性;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受温度影响比受光照影响大;30是最适温度;温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光照强度和温度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
66、度。备考建议: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互关系的知识是重点、难点、常考点、易错点,所以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该知识点。2.对实验能力的训练,仍然是后阶段备考的重点。如,本题第1问是关于实验数据的处理,第2、3问是对实验现象的解释,第4问是归纳实验的结论。学生对实验设计的不理解或粗心大意,影响了对数据的正确处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模糊理解或审题不清,导致不能合理解释实验的现象;学生混淆了归纳实验结论与解释实验现象两者的区别,以至文字书写了一大堆,却答不准得分点。这些都将是后阶段备考应关注的问题。39(8分)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图上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
67、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下表显示有关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请据图表分析回答:(1)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 假说。(2)如果进行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 条染色体。(3)如果以该果蝇为亲本之一,若要只通过一次杂交就得到子代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 。(4)若只考虑表中的体色与眼形,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理论上F1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个体中纯合子占 。(5)图二是该果蝇某染色体上基因序列,假设该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 (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6)果蝇中的截翅突变引起细胞核糖体含量降低,使突变体幼虫发育缓慢甚至死亡,原因是 。分析:难度0
68、.31,平均分2.50分,本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伴性遗传、基因组测序。能力要求: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理解上述知识要点,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与综合等方法运用上述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能用文字进行准确地描述。关注遗传学发展史的重要事件。答案:(1) 基因在染色体上,(1分)补充答案: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排列在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成对存在等。评分原则:答案要落实在萨顿所提出的假说的实质。学生主要错误答案及分析: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给0.
69、5分,因为这只是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或假说的内容之一。答“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平行关系”,回答不准确,不给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不准确);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伴性遗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和遗传学发展的历史不相符,在遗传学史上是摩尔根所提出,明显超越了萨顿时代遗传学发展的水平。(2) 5(1分)学生主要错误及分析:2(可能是误解为检测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两类)、3(可能是误解为只测3条常染色体)6(可能是误解为检测6条常染色体、8(可能是误解为检测所有的染色体)备考建议:我们在讲评试卷时有必要讲清楚: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携带了一整套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
70、信息。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同源染色体上所带有的基因的种类相同。基因组测序一般只需要测该生物一个染色体组(单倍)的基因组成。人类、果蝇等生物只是因X、Y这两个性染色体不同,所以,人类要测22XY,果蝇要测3XY。(3) XeXe (1分)学生主要错误及分析: XbXb 审题不细心,想当然地和人类的色盲混为一淡。XwXw答题不慎,信手写成以往练习题中出现果蝇白眼基因的写法。ee 不明确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写基因型时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要标在性染色体上,以便和常染色体上基因的相区别。白眼纯合子或隐性纯合不按要求具体写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XEXe或XX(4) 37 (1分)本题错误率很高,
71、只要细心审题,理解题意,灵活运用9:3:3:1的比例解决问题,就容易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解析双亲基因型都是BbRr,双亲表现型都是灰身细眼,子一代有四种表现型,它们的比9:3:3:1,其中不同于双亲的是后三种。子一代中不同于双亲的总数是7份,其中的纯合体有3份,3/7。(5)与之交配的雌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上的相应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2分)给分原则:只要说清楚“与之交配的(雌)果蝇有关染色体上的相应的(有关)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得2分。解析:图二所示染色体上有红眼基因该染色体是这个雄果蝇的X染色体,题目只是“该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该染色体上还有显性基因,说明与之交配的雌果蝇的两
72、条X染色体上的相应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不是所有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学生主要错误及分析: “与这染色体上全部基因都是隐性基因的个体交配、其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与该果蝇交配的雌果蝇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全部隐性基因的个体交配、其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所交配的果蝇的性状全部为隐性性状等。上述答案笼统地认为另一亲本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全部隐性基因,甚至于认为另一亲本所有的基因都是隐性。这是典型的“审题不细心,答题表述不严谨”,题目是“该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而不是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更不是该果蝇的所有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所交配的果蝇的性状都是隐性性状、另一亲本也常带
73、有相同的隐性基因、两亲本都为纯隐个体等”。答案思路不清晰,逻辑顺序不严谨,没有把握题目只针对这一条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与该果蝇交配生下的后代全部遗传了该染色体,因为全部是雄性后代”、“该染色体为X染色体,产生的后代为雄果蝇,则后代的性状就由X染色体决定”答案不理解果蝇有性生殖过程中性染色体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特点:“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儿子”一定获“父亲”的Y染色体)。“两个亲本的隐性基因组合起来、所有的基因都是隐性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基因重组、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隐性基因的表达不等于隐性性状的表现)等”。答案对有关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把“隐性基因纯合和基因重组”混为一淡。
74、隐性基因在后代中得以表现、隐性基因遗传混淆和隐性基因表达相混淆。“由精子或卵细胞直接发育成单倍个体”与植物培育单倍体混为一淡。“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质遗传、内含子等”望文生义,不假思索。备考建议:老师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对此题做个变式训练删除“在后代中”这四个字,还原题目的本来面目:(5)图二是该果蝇某染色体上基因序列,假设该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得以表达,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6) 没有足够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导致幼虫体内蛋白质不足。(2分)评分原则:要求答案要落实在“(没有足够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导致幼虫体内蛋白质不足。要求清楚地说明: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突变
75、引起核糖体减少(含量降低或不足),导致幼虫体内蛋白质不足。要求解释核糖体含量降低,幼虫死亡的原因,有学生审题不清搅尽脑汁地解释突变引起核糖体含量降低的原因学生主要错误及分析: 审题望文生义,答题信手拈来,不假思索:一见到“突变死亡”就习惯性地答出了:“突变多数有害,被淘汰而死亡”。学生一见到“发育”就想到“生长”、“生长激素”,核糖体减少不能合成生长激素基本原理理解不到位,表述不准确。复习建议:日常练习也要严格要求学生,答题要一针见血,不能隔靴搔痒。很多同学就是不能直接答出“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或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答出很多诸如“分泌、产生、形成等” “合成”是关键词。“核糖体
76、不足不能、无法、不利于、影响合成蛋白质”。“核糖体不足导致、以致、使蛋白质不足等”以偏概全只从“蛋白质不足,生长激素或酶不足,不能生长(不能代谢)等”片面理解蛋白质的功能。复习建议:生物学基本原理要深刻理解,名词术语要准确。说明:下面两道为选作题,其中第40题适用于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41题适用于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请在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以第40题给分。(难度均为0.41,平均分6.11分)40(15分)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现代生物科技方面的问题: (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目的基因的获取,第二步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第三步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77、,第四步是 通常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中需要相同的工具酶是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目的基因受热形成单链并与引物结合,在 酶的作用下延伸形成DNA。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后,培养该细胞再生成植株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植物激素,人为地控制细胞的 和 。如果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毒蛋白,将引起的安全性问题包括 。 A生物安全 B环境安全 C食品安全 D伦理道德问题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预期蛋白质功能_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_推测应有的序列找到相对应的 序列。(2)在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选择适当浓 度的NaCl溶液就能充分溶解DNA而使杂质沉 淀,或析出DNA过滤
78、去除溶液中的可溶性杂 质。请在右图中作出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 解度曲线。(3)请回答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问题:与动物细胞融合过程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在细胞融合之前要用 处理,作用是去除 。经人工诱导后,骨髓瘤细胞和产生免疫反应的动物的脾脏细胞中的B淋巴细胞融合。由于可能产生多种融合细胞,因此还需对融合细胞进行 (4)请回答下列有关胚胎工程的问题:在胚胎移植过程中,供、受体母牛选择好后,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原因是 ,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人类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开始于 阶段。在胚胎工程中,通过给良种母畜注射外源 ,使其排出更多的卵细胞,称为超数排卵。分析:本题考
79、查的知识点和能力有:选修3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科技工程的基本操作和原理的应用,考查了对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DNA在不同盐溶液中的溶解度)。答案:(15分) (1)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全对才给1分)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 (DNA聚合 脱分化 再分化 ABC 氨基酸 脱氧核苷酸 (2)见右图 (3)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全对才给1分) 细胞壁 筛选和检测(全对才给1分) (4)使供、受体的生理状态相同(全对才给1分) 囊胚 促性腺激素补充答案:(1)“DNA聚合酶”补充“Taq酶” “氨基酸” 补充“mRNA上核糖核苷酸或密码子” “脱氧核苷酸”
80、补充“DNA碱基”(2)(图)只要画出中间凹的曲线、最低点不与X轴相接都赋1分。(6)雌性腺激素典型错误:(1)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基因的检测;DNA连接酶 分裂 分化 RNA;碱基;DNA;(2)(图)画成中间上凸的曲线;(6)性激素;孕激素;复习建议:对选修内容的考查估计不会太难和太复杂,要求学生对各工程(选修1考纲要求的实验)的基本操作程序、原理要熟悉,了解这些工程在工农业、医学领域中的应用。41(15分)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以及 (2)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试管口需要通过酒精灯火焰,其目的是 。(3)某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
81、定一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取10g该土壤加90ml_。无菌水制成稀释液)。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统计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121、212、256则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为 。(4)分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包括:土壤取样、梯度稀释、样品涂布到 培养基上、挑选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外植体消毒 制备MS培养基 接种 培养 栽培 移栽A BC D(6)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植物激素启动细胞分裂,人为地控制细胞的 和 。(7)通过电泳法分离提纯蛋白质时,影响蛋白质迁移速率的因素是蛋白质分子的带电性质、分子大小以及 。(8)PCR反应过程中需
82、要DNA聚合酶参与的是 阶段。(9)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系列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能正确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能正确表示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 。 (10)某种全自动洗衣机的水温有冷水、45温水、90C热水三种设置,洗涤方式有直接洗涤和浸泡20分钟后洗涤两种设置。如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有陈旧牛奶渍的棉质衣服,洗衣机选择哪种水温和洗涤方式洗涤效果最好? (11)用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丝绸衣物和羊毛衣物是否合适?为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了选修1的微生物培养、组织培养、蛋白质分离、酶在食品制造和
83、洗涤等方面的应用的实验的基本操作程序、原理,对曲线图的理解和判断。答案: (15分) (1)碳源和氮源 (2)灭菌 (3)196109 (4)选择 菌落(5)C (6)脱分化 再分化 (7)带电荷量和分子形状 (8)延伸(9)乙 乙 丙 (10)45C温水浸泡20分钟后洗涤(11)不合适,因为丝绸衣物和羊毛衣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用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会 分解其中的蛋白质,破坏衣物典型错误:(1)有机营养;营养物质;(2)去除杂菌(3)1.96X106 等等不正确的数(4)筛选 菌种 (5)A (6)分裂 分化 (7)几乎没有人答对 (8)几乎没有人答对备考建议:(同40题)。注意选修内容必
84、修1与必修3在40、41题的排列顺序以及命题方式:系统式命题(上学期考试)、分散式命题(广一模);或其他方式。全卷试卷特点 试卷强调了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识图、图文表信息转换能力等方面的考查,表现为:1、生物学概念:5、8、11、12、22、30题。考查基因、突变与重组、突触、种群与物种、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等概念。2、生物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3、13、25、39(1)题。题目涉及或考查了同位素示踪法、假说演绎等方法。3、生物学图表:3、4、7、10、11、12、14、17、20、23、24、31、32、33、34、35、36、38、39、40/41题。考查数轴图、坐标图、结构图、分裂过程(状态
85、)图、装置示意图、概念图等和多种表格,还有多图题、图表混合题、作图题。4、生物学实验课本实验:必修6、27题;选修40(2)或41题。探究设计实验:37题。5、新课程特征:12、20、25、39(1)题。考查概念图、假说演绎法、或题目以研究性学习、科学史等为切入点设问。6、知识点分布全面、突出重点。考纲所列知识块中,必修内容全部涉及;选修内容和实验内容各有1个知识块外,其他知识块都进行了考查。同时,较突出“细胞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的考查。后阶段总体备考复习建议广一模后,备考复习进入了非常关键的时期,把握得好,将会在原有基础上更上新台阶,反之,则很可能会抵消前面复习取得的成效。根据这段时期
86、的特点和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坚持期末考试分析所提出的建议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如下:1、原则:巩固基础与能力训练并重。要毫不迟疑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系统阅读(特别是人教版与苏教版相同的内容,教师务必做好比较),熟记基本概念、举例、图表、过程与方法、原理与定律等基础知识。图表信息提取加工与图文转换(含作图)能力、实验探究(含原理、过程、分析、预测、评价等)能力、逻辑思维(顺序性,如实验设计)与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是常考的能力点,要做好小专题式的系统训练。重视评讲,重视审题解题方法的发现、总结和提升,特别要重视答题规范性、用语准确性、如何踩中得分点等方法的指导。2、方向:2007年高考的基本定位之一是引
87、导新课程改革。要毫不犹豫地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务必要组织体现探究、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生物科学素养等特征的题目进行训练,可参照期末题或外地的有关题目。3、策略:加大基础题的训练力度。在用原始分呈现成绩的情况下,基础题是提高全省平均分唯一的砝码,我们务必要适应这种新情况,在做好系统全面训练的同时,要强化基础题的训练。基础题要浅、要易,可通过选择题、填充题、概念图、知识网络结构图等形式进行训练,达到基础知识全面过关的目标。选修内容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务必重视。4、讲究计划性,提高效率。教师要根据高考的要求和学生考试反映出的问题,制定或调整好本阶段的复习计划,周密安排时间,避免浪费,提高效率。学生要订出计划,特别是阅读课本的计划,教师要提出要求、跟踪督促和检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尖子生的培养计划要有目标要求、方法指导、训练检查、效果分析、调整策略等内容。5、注意心理调节,消除高原疲劳现象。集体调节与个体调节相结合,课堂气氛要适度活跃,多激励;个别谈话交流要坚持,多鼓励。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