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8(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5710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8(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8(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8(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8(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8(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8(人民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1《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8(人民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世袭制确立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制确立宗法制逐渐形成发展完备动摇破坏分封制逐渐形成发展完备逐渐解体(2002年上海历史卷1)1.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周公东征 D.共和行政(2004年全国文综卷12)2.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隋朝(2004年全国文综卷16)3.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2005年上海历史卷22)4.“六合之内,

2、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2006年广东历史卷1)5.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版图始于A.西周B.秦汉C.西晋D.隋唐(2006年上海历史卷1)6.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2006年上海历史卷3)7.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

3、.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梨(2006年上海历史卷23)8.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群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2007年宁夏文综卷27)9.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2007年广东历史卷3)10.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

4、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2007年上海历史卷1)11.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2008年江苏历史卷1)12.“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2008年广东历史卷1)13.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5、D.内阁制(2008年上海历史卷1)1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008年上海历史卷6)15.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这里的“礼”主要是指A.等级 B.教化 C.习俗 D.祭祀(2008年上海历史卷20)16.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2008年全国文综卷12)17.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 D

6、.山之北、水之南(2008年全国文综卷12)18.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D.山之北、水之南二、非选择题(2006年广东历史卷26)1.(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通宴) -摘自周礼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枝;筷子) -摘自礼记材料四:考古发现的战

7、国以前的餐叉 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13分)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姓名_班级_学号_一、选择题(2004年全国文综卷18)1.科举命题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始于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004年全国文综卷17)2.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2004年全国文综卷19)3.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004年北京文综卷14)4

8、.我国东北地区在元代属于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宣政院辖区 D.黑水者督府(2005年全国文综卷18)5.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宜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2005年天津文综卷15)6.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2006年天津文综卷13)7.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

9、元朝设立中书省(2006年四川文综卷12)8.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A.西域都护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2006年重庆文综卷14)9.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 (2006年广东历史卷5)10.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参知政事的设置丞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 B. C. D.(2006年江苏历史卷5)11.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

10、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2007年全国文综卷16)12.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乌斯藏都司(2007年四川文综卷12)13.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的是御史大夫通判御史台军机处A. B. C. D. (2007年宁夏文综卷26)14.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2007年宁夏文综

11、卷28)15.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声审议 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2007年宁夏文综卷29)1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2007年山东历史卷9)17.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五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

12、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2007年广东历史卷4)18.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西周实行分封制西汉设置刺史唐朝实行三省制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B. C. D.(2007年上海历史卷4)19.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行省制州郡县制郡县制道郡县制A. B. C. D.(2008年山东历史卷3)20.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

13、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2008年上海历史卷21)2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2008年宁夏文综卷24)22.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庚申年 B.癸卯年 C.甲辰年

14、 D.乙酉年(2008年宁夏文综卷25)23.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2008年山东文综卷8)24.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2008年天津文综卷13)25.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

15、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二、非选择题(2005年上海历史卷29)1.明太祖与奏章据中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问题:(6分)(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4分)(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1分)(3)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1分)(2006年江苏历史卷27)2.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

16、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2008年全国文综卷37)3.(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

17、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

18、治制度史等(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6分)(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10分)(2008年天津文综卷37)4.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

19、心内容及特点。(4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4分)参考答案一BBABB ACBAC DCBAA BDA1.本题要求考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第一层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食具有叉子;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第二层信息: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二CBBAB CBBAD BBAAB CCDBA CDABA1.(1)中央;废承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2)殿阁大学士。(3)君主专

20、制空前强化。2.答案要点(共11分)史实: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专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总体发展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3.(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2)公开考试,择优录取,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要求文官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推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管理。4.(1)儒家学说(四书五经)。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2)内容专取四书五经,文体采用八股文。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加强了专制主义(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