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5136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成才之路》2016秋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专题八、九 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八九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实行免费教育,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B福利国家的雏形开始出现C人们对社会制度开始进行新探索D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答案】C【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贫富差距扩大、政治权利不平衡等社会弊病日益暴露。面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些人开始探

2、索理想的社会制度。科学社会主义者欧文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材料中欧文建立的是一个社会组织,并非政权,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福利制度,B错误;此时社会主义并未成为现实,D错误。2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早产儿。”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B它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不坚定性C它正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D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想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题中的说法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3对于巴黎公社的最终失败,马克思说“为了避免篡夺政权的嫌疑,他们进行

3、了公社的选举,失去了大好的时机,而组织公社等等又浪费了更多的时间。”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B巴黎公社的选举是不合时宜的C巴黎公社缺乏斗争经验D巴黎公社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答案】C【解析】 根据所学,材料中马克思的论断是指巴黎公社运动中公社未能凭借强大的实力,一举歼灭卖国的资产阶级政府,而是忙于公社的选举,给反动派以喘息之机;也没有及时坚决地镇压巴黎城内的反动势力。同一时期临时政府却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了疯狂进攻。反映了巴黎公社缺乏斗争经验,本题选C项。4“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

4、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恩格斯评价巴黎公社的基本视角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践检验真理的观点B阶级斗争的特征和工人政党的成熟程度C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尚无自己的理论体系【答案】A【解析】 巴黎公社失败是由于法国当时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条件,这是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考虑的。5就巴黎公社的表现看,你认为公社的含义是()A决策民主,经济公有B城邦制度下的民主自治C是工农联盟基础上的民主专制D实现共产主义的过渡形式【答案】A【解析】通过巴黎公社措施可看出,它是一个工人阶级性质的政权,B项中“城邦制度下”,C项中“工农联盟”,D项中“过渡形式”都不符合史实,所以选A项。

5、6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这是指()A公社是通过武装斗争建立的B用新的政权机构取代了旧的国家机器C极大地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D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答案】B【解析】考查巴黎公社在专政方面的“新”发展。7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革命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革命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B巴黎公社革命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若建立工农联盟,巴黎公社革命就一定能够成功 D巴黎公社革命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答案】D【解析】巴黎公社革命发生时,资本主义国家正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

6、期,生产关系并未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它只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一个特殊事件。答案为D。 8(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指出:十月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主要是指()A签订条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B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C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沙皇反动统治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共同执政【答案】 B【解析】从材料中的“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可分析出B项正确。9列宁著名的演说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该演说发表的背景是()A布

7、尔什维克党已经放弃了和平夺权的幻想 B罗曼诺夫王朝即将被推翻C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俄国与同盟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答案】C【解析】本题A项是在七月事件后;B项二月革命中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D项1918年为退出一战,俄国与同盟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本题选C项。10美国学者RR帕尔默在其著作世界现代史中说“如果列宁没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并且传播到俄国去的话,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就可能变成欧洲的普通思想”。列宁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贡献是()A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B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C提出并实践了“一国胜利论”D主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答案】C【解析】列宁对马克

8、思主义最主要贡献是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共产主义理论得到实践。11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有()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ABC D【答案】D【解析】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

9、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12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就二战后的世界形势展开了研讨,并撰写了一组历史小论文,其中有四位同学用以“风”字开头的成语作为文章的标题,你认为最贴切的是()A风雨同舟B风云变幻C风调雨顺 D风平浪静【答案】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并展开“冷战”。最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成语是“风云变幻”。13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切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在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B宣告“冷战”

10、开始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答案】C【解析】材料引文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从而揭开了“冷战”的序幕。14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D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文本【答案】D【解析】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欧洲的发展和联合是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与探究冷战的形成无关。15在探究二战后“冷战”的影响时,老师出示了下列几张图片。我们从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冷战”使一些国家分裂“冷战

11、”破坏了世界的和平“冷战”导致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冷战”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ABCD【答案】D【解析】在“冷战”的大环境中,美苏的均势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故答案为D项。16下表是1944年10月9日苏联统帅斯大林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对巴尔干半岛战后控制权的划分方案。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希腊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苏联10%50%50%75%90%英国(美国参与)90%50%50%25%10%A苏联拥有对巴尔干半岛的绝对控制权B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C巴尔干半岛成为“冷战”的桥头堡D两极格局下双方势均力敌【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战后控制权”一句分析,表中是大国划分势

12、力范围的体现。从表中分析,苏联和英国的控制权属于各占一半,A项说法错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与题目中1944年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二战结束后形成两极格局,D项与此史实不符。17“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最有可能作出这个“回答”的人是()A罗斯福 B丘吉尔C杜鲁门 D尼克松【答案】C【解析】从题目的信息看,题目的观点鲜明的反对共产主义。这个与杜鲁门时期的冷战政策是吻合的,故选C。18(2015江西)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

13、,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欧盟成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见山是山,界线分明”指的是战后美苏对抗形成两极格局。“世界变平”反映了两极格局的终结。“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是经济全球化。而两极格局的终结其标志是苏联解体。19(2015吉林)“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苏联的军

14、事力量缺乏坚实的经济做后盾,即题干材料中所说的与西方“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差距使苏联无法长期坚持,最终导致苏联在与美国的争霸中失败和解体。所以应选D。20(2015汪清)1979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我们的组织)从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形形色色的政治和经济霸权。”据材料可知,此国际组织是()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C欧洲共同体 D不结盟运动【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发现,南斯拉夫总统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另外,不结盟运动也是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形形色色的政治和经济霸权,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21(2015宜昌)某

15、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冷战”下的世界B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C第三世界的兴起D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答案】A【解析】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因素在于美苏两极格局下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尼克松访华是在于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才与中国缓和关系,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不结盟运动是想在美苏两极格局中奉行相对独立的地位,因此四幅图片都反映了冷战下的国际关系,故A项正确。22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

16、。下列各项中符合这种“文明”的行为是()A接受马歇尔计划 B参加经互会C加入北约组织 D成立欧共体【答案】D【解析】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欧洲要求联合的要求日益强烈,其主要表现就是欧共体的成立。23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中有利于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A民主化改革B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答案】B【解析】注意是“可持续发展”的限制语。24(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期末考试)学术界通常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B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演变D由意识形

17、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答案】B【解析】旧的世界格局是指美苏两极对峙局面,新的世界格局是指多极化的发展,其交替就是由两极向多极的发展,故选B。25有人认为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假如你赞成该观点,那么你认为决定未来这种“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的因素应该是()A明智的外交政策B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C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D区域性政治经济的集团化【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用来形容未来世界即指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世界,其决定性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强弱,故选C。A、B、D三项都不是决定性因素,皆排除。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

18、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3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产阶级将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材料二1“巴黎公社为现今唯一的政权,不承认凡尔赛政府,摧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2“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巴黎公社告法国人民书材料三公社下令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还成立了救济贫民的机构,设立劳动就业登记处,实行免费教育等。(1)分析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

19、是什么?(2分)(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巴黎公社“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有哪些表现?(6分)(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巴黎公社的性质。(2分)(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巴黎公社的实践有何历史意义?(2分)【答案】(1)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发展社会生产力。(2)触及资本主义所有制,成立工人合作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巴黎公社委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公社所采取的措施以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努力改善劳动条件。(3)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其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4)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

20、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它的斗争精神和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四月提纲”材料二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1917年10月23日)材料三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中

21、的革命各是什么性质?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说“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此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它和“四月提纲”的主张有什么不同?(6分)(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俄国人民的什么要求?结合以上材料回答,这些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3分)【答案】(1)革命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革命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事件”。不同:“四月提纲”希望以和平方式取得胜利;而此时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结果。(3)对和平与土地的要求。通过一系

22、列革命斗争,无产阶级政权建立起来,俄国退出一战,改革土地制度,满足了人民对和平与土地的要求。28(2015宁夏大学附中)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回忆录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三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

23、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材料四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转引自中国还是能说不(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材料中的“新极权主义”和“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及对抗的最终结果。(4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对当时政

24、治格局的演变产生的影响。(4分)(4)材料四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2分)【答案】(1)指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对苏“冷战”政策。(2)美国实行相应的政策: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苏联对策: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组建华约组织。最终的结果:两极格局形成。(3)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出现多极化趋势。(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依然构成威胁,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9(2014山西四校联考)美日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

25、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摘编自杜鲁门回忆录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摘编自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动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

26、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摘编自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中曾根内阁执政时期(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摘编自日本史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

27、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形成的背景。(3分)(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2分)(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日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答案】(1)背景: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新中国成立;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 (2)新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3)原因:经济上,日本是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政治上,美国在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4)轨迹:控制竞争伙伴。 认识:双方在发展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双方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