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300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B卷)出题人:陈连庆 审题人:杨维平说明: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卷,第卷写在答题纸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N:14 O:16 Na:23 S:32 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 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奥运”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 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C. 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D. 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

2、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可燃冰”外观像冰,其化学组成是CH4nH2O,水的化学式为H2O,根据元素守恒知,水不能变为油,故A错误;B、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且燃烧后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故B正确;C、乙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但乙醇为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石油和煤都属于化石燃料,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燃料的相关知识。2.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

3、2O(l)H2855 kJ/molC. 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H0D. 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答案】D【解析】A、硫蒸气比硫固体所含能量高,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A错误;B、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中氢气是2mol,B错误;C、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吸热,H0,C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实际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正确;答案选D。

4、3.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 SO3(g) H=-98.32 kJmol-1,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 196.64 kJ B. 98.32 kJ C. 196.64 kJ【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SO2(g)+O2(g)SO3(g) H9832 kJmol-1是可逆反应,所以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不能完全转化成2mol SO3(g),所以最终放出的热量乙;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相当于加压,则对于甲容器,不仅是压强增大容器体积减小,同时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减小,体积

5、也缩小,而对于乙容器,仅仅是压强增大而体积减小,与甲相比,减少的少,所以(b)甲乙,则答案选D。考点:考查对平衡移动的应用,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容器体积的影响1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Z为0.3mol/L B. Y2为0.4mol/LC. X2为0.2mol/L D. Z为0.4mol/L【答案】A【解析】X2(g)Y2(g)2Z(g)起始(mol/L) 0.1 0.3 0.2若Z转化生成X2和Y2时,c

6、(X2)0.10.10.2 mol/L,c(Y2)0.30.10.4 mol/L,所以B、C两项均不正确;若X2、Y2转化生成Z,按X2的量进行计算c(Z)0.20.20.4 mol/L,D项不正确。15. 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 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 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D. 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 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新制的氯水存在平衡:Cl2+ H2OCl-+ H+ HClO,光照下次氯酸分解,平衡正向移动,Cl2浓度降低,颜色变浅,

7、符合勒夏特列原理,错误;B、反应:H2(g)+I2(g)2HI(g)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的反应,加压,平衡不移动,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的原因是容器体积缩小,各物质的浓度增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正确;C、合成氨的反应正向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放热反应,降温或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氨的合成,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错误;D、Fe(SCN)3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加入6mol/L NaOH溶液,铁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平衡逆向移动,Fe(SCN)3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符合勒夏特列原理,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16. 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

8、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的转化率变小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D的体积分数变大 D. a cd【答案】A【解析】先建立等效平衡:假定平衡不移动,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实际达到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即ac+d。A、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故A正确;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D体积分数减

9、小,故C错误;D、根据分析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即ac+d。点睛: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根据D的浓度变化判断平衡移动方向,难点建立等效平衡,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假定平衡不移动,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实际达到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17. 反应PCl5(g) PCl 3(g)Cl2(g) 2HI(g) H2(g)I2(g) 2NO2(g) N2O4(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

10、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A. 均不变 B. 均增大C. 增大,不变,减少 D. 减少,不变,增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体积不变,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可以等效为将原来的容器缩小体积,实际上增大的反应体系的压强,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转化率减小;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所以转化率不变;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转化率增大,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名师点晴】利用等效平衡把改

11、变物质的浓度转化为压强,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分析解答较简便。注意压强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变化规律:(1)由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如某合成氨平衡体系中,c(N2)0.1 molL1、c(H2)0.3 molL1、c(NH3)0.2 molL1,当浓度同时增大一倍时,即让c(N2)0.2 molL1、c(H2)0.6 m

12、olL1、c(NH3)0.4 molL1,此时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18. 某反应A+B = C+D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 )A. H0 B. H0,S0 C. H0,S0,S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低温下能自发进行;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H 0、S0,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向。19. 反应N2(g)3H2(g)2NH3(g)H0,在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关系如下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A. 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答案】A【解析】

13、试题分析:t1到t2,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消耗氨气,t2到t4平衡不移动,氨气百分含量与t1到t2时间段相等,t4到t5反应向逆反应进行,消耗氨气,氨气百分含量比t1到t2时间段要小,因此氨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段是t5t6,答案选D。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20. 10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 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反应限度的是( )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NO2的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14、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 B. C. 只有 D. 只有【答案】B【解析】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描述的是正反应,从反应方程式可得,从发生到平衡一直是1:2,不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已达平衡状态;该反应左右两边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只要不平衡压强就会变化,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瓶内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NO2的物质

15、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已经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左右两边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只要不平衡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就会变化,当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密度=质量体积,气体质量不变,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已达平衡状态。综上,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注意,若题中涉及的某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

16、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不变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21. 已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少量烧碱溶液 B. 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 C. 加少量冰醋酸 D. 加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加少量烧碱固体,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平衡向右移动,醋酸根浓度增大,Ka不变,溶液中c(H)/c(CH3COOH)值减小,错误;B、加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根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醋酸分子浓度增大,溶液中c(H)/c(CH3COOH

17、)值减小,错误;C、加少量冰醋酸,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溶液中c(H)/c(CH3COOH)值减小,错误;D、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溶液体积相同,故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正确。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22.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A. NH4Cl、CH3COOH、Na2S B. HBr、HCl、BaSO4C. NaOH、Ca(OH)2、NH3H2O D. HClO、NaF、Ba(OH)2【答案】B【解析】A、NH4Cl、Na2S为强电解质,CH3COOH为弱电解质,A错误;B、HBr、HCl、B

18、aSO4均为强酸,属于强电解质,B正确;C、NaOH、Ca(OH)2为强电解质,NH3H2O是弱碱,属于弱电解质,C错误;D、NaF、Ba(OH)2为强电解质,HClO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D错误。正确答案为B。23. 冰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的水量变化的下列各曲线图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浓醋酸中,“促进电离,增大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氢离子浓度就增大,在稀醋酸中,“水的稀释减小氢离子浓度”起主要作用,氢离子浓度就减小,所以在整个稀释过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一直是增大的,但氢离子浓度是先增大后减小,故选C。考点

19、: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4.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酸的是( )A. CH3COOH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 0.1 mol/L的CH3COOH,H+浓度为0.01 mol/L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导电能力比盐酸弱D. 0.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有两种分子存在【答案】A【解析】A、CH3COOH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管是强酸还是弱酸都具有这个性质,因而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酸,A错误;B、如果CH3COOH为强酸,0.1 mol/L的CH3COOH电离出的H+浓度应该为0.1 mol/L,而现在电离出的H+浓度为0.01 mol/L,说明C

20、H3COOH部分电离,可以说明CH3COOH为弱酸,B正确;C、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导电能力比盐酸弱,说明CH3COOH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小于盐酸中的离子浓度,即CH3COOH部分电离,因而可以说明CH3COOH是弱酸,C正确;D、CH3COOH溶液中有两种分子存在,除了水分子外,那么就只有CH3COOH分子的存在,说明CH3COOH没有完全电离,因而可以证明其为弱酸,D正确。正确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实验证明的角度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体会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如选项A,不管是强酸还是弱酸,均可使石蕊试液变红,因而无法证明CH3COOH是弱酸还是强酸

21、,故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多加思考,多从反面考虑然后进行排除。25. 常温下,将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 )A. 1.7 B. 2.0 C. 12.0 D. 12.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常温下,将0.1mol/L的氢氧化钠与0.06mol/L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硫酸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c(H)(0.0620.1)/2=0.01molL1,所以溶液的pH2,故选项B正确。考点:考查pH的计算等知识。 26.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

22、+B. 由水电离的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C. 在pH=1溶液中:NH4+、K+、CO32-、Cl-D.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答案】B【解析】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Fe3+,故A错误;B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该组离子之间均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pH=1溶液中为酸性溶液,酸性条件下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C错误;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Fe2+、H+、NO3-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23、;故选B。27. 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的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 0.01 molL-1 B. 0.017 molL-1 C. 0.05 molL-1 D. 0.50 molL-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等于12,c(OH)=10-2molL1,设浓度为c molL1,NaOH和HCl溶液体积分别为3VL、2VL,则有:(3Vc-2Vc)/5V=10-2molL1,得c=0.05 molL1考点:有关溶液酸碱性的计算。28. 在厨房里对水进行下列操作,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A. 加入少量酒精 B. 加入少量食

24、醋C. 把水放入冰箱中使其降温至1 D. 把水加热至沸腾【答案】D【解析】A、酒精为非电解质,对水的电离无影响,A错误;B、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B错误;C、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降温,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C错误;D、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温,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从而升温促进了水的电离,D正确。正确答案为D。29. 在25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A. 5mL B. 20mL C. 大于5mL D. 小于5m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滴定管最上端的

25、刻度为0,且滴定管最下端的一部分溶液并不能通过滴定管刻度反映出来,所以答案选C。考点:考查滴定管的构造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检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滴定管构造的熟悉了解程度,难度不大,记住即可。30. 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要求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NaClB. 用10mL的量筒量取7.50mL稀硫酸C. 用25mL的滴定管量取14.80mL溶液D. 用广泛PH试纸测某碱液的PH为12.5【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了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试纸的使用方法,注意明确常见计量仪器的构造及正确使用方法,明确试纸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天平只能精确到0.1g

26、,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酸、碱式滴定管精确到0.01mL,广泛pH试纸只能读整数值。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31. 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中“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为排除因试剂变质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下列实验,验证是否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用品:仪器(略,凡是实验需要的都有)药品:3.0mol/L盐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纯度99.5%)实验过程:往三根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

27、别加入等体积的3.0mol/L盐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分钟时的铝与酸反应的情况。结果如下:反应进程(分钟)12515203.0mol/L盐酸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铝片耗尽1.5mol/L硫酸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3.0mol/L硫酸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无论是用1.5mol/L硫酸还是3.0mol/L硫酸,均无明显的现象,而3.0mol/L盐酸与铝片反应的现象却十分明显。(1)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_。(3)根据以上探究“铝与稀

28、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你能对问题原因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列出两种即可)假设一: _。假设二: _。【答案】 (1). 2Al+6H+=2Al3+3H2 (2). 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3). 氯离子促进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与H+反应 (4). 硫酸根离子阻碍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与H+反应【解析】(1)铝与盐酸反应生成铝离子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2Al+6H+=2Al3+3H2;(2)反应115min内,铝与酸的反应是放出热量的,导致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为: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32

29、. (1)对于下列反应:2SO2(g) + O2(g)2SO3(g) ,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下降为2 mol/L,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用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5mol/(L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_。(2)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 H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3)以上反应达平衡后,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

30、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_(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填“升高”或“降低”)。【答案】 (1). 2mol/(Lmin) (2). 1mol/(Lmin) (3). 2mol/L (4). 升温 (5). 减小SO3浓度 (6). 降低【解析】(1)v(SO2)=( 6 mol/L-2 mol/L)2min=2mol/(Lmin),根据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 v(O2)= v(SO2)/2=1mol/(Lmin);2min内O2浓度的减少量为0.5mol/(Lmin)2min=1mol/L,则SO2浓度的减少量为21mol/L=2 mol/L,所以2min时SO2的浓度为4

31、mol/L-2 mol/L=2 mol/L。(2)a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温;b时刻,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减小,bc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减小SO3浓度。(3)扩大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上述平衡逆向移动,反应吸热,所以容器内温度降低。33.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写出醋酸的电离方程式_。(2)a、b、c三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 。(3)a、b、c三点中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4)取甲、乙两份等体积c点的溶液,甲用蒸馏水稀释10倍,乙用蒸馏水稀

32、释100倍,则稀释后甲、乙两溶液中的H+浓度:C(H+)甲_ 10C(H+)乙(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答案】 (1). CH3COOHCH3COO-+H+ (2). cab (3). c (4). 小于【解析】(1)醋酸为弱酸,部分电离,所以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 。(2)b点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大,则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最大,其次为a点,c点的离子浓度最小,故a、b、c三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ab。(3)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也即越稀越电离,故a、b、c三点中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4)假设CH3COOH在稀释过程中电离程度不

33、变,甲用蒸馏水稀释10倍,H+离子浓度变为1/10,乙用蒸馏水稀释100倍,H+离子浓度变为1/100,所以C(H+)甲=10C(H+)乙,稀释过程中CH3COOH继续电离出H+,但对于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因而乙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即乙溶液中CH3COOH电离出的H+的浓度要大于甲中CH3COOH电离出的H+的浓度,所以C(H+)甲小于 10C(H+)乙。点睛: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故可根据导电能力的大小判断溶液中的离子的浓度大小。对

34、于弱电解质来说,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因此在解答第(4)空时要注意,乙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乙溶液中的CH3COOH电离出的H+的浓度要大于甲中CH3COOH电离出的H+的浓度,所以C(H+)甲小于 10C(H+)乙。34. 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E)调节液面至

35、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完成以下填空:(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_。(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答案】 (1). BDCEAF (2). 防止将标准液稀释 (3). 偏大 (4). 滴定管活塞 (5).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6). 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保持30秒内不褪色【解析】(1)中和滴

36、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顺序操作,则正确的顺序为BDCEAF,故答案为:BDCEAF;(2) 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可以防止将标准液稀释,故答案为:防止将标准液稀释;(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大,则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根据c(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大;故答案为:偏大;(4)滴定时,滴定过程中,用左手控制碱式滴定管橡皮管玻璃珠处,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应该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滴定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保持30秒内不褪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滴定管活塞;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保持30秒内不褪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