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2(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172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2(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2(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2(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2(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2(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2(人民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2(人民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2(人民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2高一历史学案: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42(人民版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程标准】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秦的统一、皇帝制度的确立、秦汉中央官制的构成和特点,郡县两级制,秦的疆域和秦的巩固统一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等媒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材料,多媒体等教具,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筛选材料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认识到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三、【教学重难点】教学

2、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四、【基础知识梳理】一、秦的统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1.原因:(探究学习一)2.统一:灭 、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前221年,定都 ,修长城。(参阅历史地图册P4秦统一六国形势,你能否绘制“秦统一进程”简图?)3.影响:结束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封建国家,揭开了封建王朝的序幕,从此统一成为主流。阅读教材P10历史纵横,归纳秦巩固统一的措施4、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南平越族法律上:颁布秦律交通上:修筑长城、修筑通达全

3、国的驰道,修建灵渠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概念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1)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的专权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其特点一是君主个人专断独揽,特点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服从中央。其特点一是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二是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2)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3)内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行政体制1、皇帝制度的建立(首创)阅读教材P9第一二段及历史纵横,完成下列内容。(1)“皇帝”名称的

4、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合称“ ”,自称“始皇帝”。(2)内容: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全国的 、 、 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 都由皇帝 。军队调动以 为凭,虎符由 控制、发给。(3)特点:(探究学习二)(4)影响: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 所沿用,影响深远。2、中央官制的确立三公九卿制(1)官制设置及职能: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诸卿 。(2)特点:以 为中心的的中央政权组织;组织较完备;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3)评价:教材P10第一段(共同探讨教材P10学思之窗)3、地方行政体制的确立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背景:(探究学习

5、三)历史原因:分封制的弊端(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分裂割据)现实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纳李斯建议)实施基础: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2)官职设置及职能(内容):郡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其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负责承受中央命令,督责所属各县; 县是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其长官是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3)评价:(1)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 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

6、。三、秦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集体对皇帝无条件负责。(2)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下的两对基本矛盾。2.影响运用辩证史观、发展史观分析问题。A、积极:(1)对秦: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补充: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与完整。B、消极:秦始皇依靠皇帝

7、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最终秦王朝土崩瓦解。五、【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一:阅读教材第一目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战国七雄并立之初,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为何秦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提示:从主客观方面去分析)客观原因:经济: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分裂阻碍经济发展)政治:兼并战争,出现局部统一 民心: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理论基础: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民族: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有利于统一主观原因: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其他国家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探究学习二: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教材,归纳皇帝制度的特点。材料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8、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材料二:“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皇帝独尊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权至上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1)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制”“诏”说明皇帝的话就是法令;“玺”是皇权的集中表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2)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大臣受皇命办事,没有决策权,这是皇帝制度的核心。(3)皇位世袭。总结: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探究学习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

9、)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史记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1)指出材料一主张的实质是什么?实行分封制。(2)材料二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安宁之术”主要是指什么? 分封诸侯国将重蹈覆辙,诸侯割据。推行郡县制度。(3)上述争论的结果如何?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探究学习四: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相同: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

10、的统治作用;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不同:分 封 制郡 县 制时 代奴 隶 社 会封 建 社 会划分标准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官员产生方式世袭产生,有封地皇帝任免,无封地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影 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六、【趣味历史】一鸣惊人的由来: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

11、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敢出来劝谏。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好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

12、发生鸣叫,只是毫无目的的潜伏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实在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再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政。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

13、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春秋战国诸侯争霸,还有很多类似的经典故事,你知道吗?老马识途、唇亡齿寒、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图穷匕见、朝秦暮楚七、【课堂体验】1、秦朝皇帝制度的核心是 A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14、,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3.(2011海南单科T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C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解析】选C。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

15、权也因此被推翻,选项A与史实不符;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选项B错误;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答案:C4.(2010安徽高考)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解析】: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

16、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D,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答案:C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八、【历史法庭】历史法庭: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本课学习延伸)原告:秦朝人民大众 被告:秦始皇 法官:全体学生原告陈词: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被告辩词: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点拨:此题实际上涉及秦始皇的功过。注意史论结合)参考答案: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以前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我北逐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疆域;我颁布了秦律;我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了文字;我修筑长城,和驰道,开通灵渠;这些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统一。我是千古一帝。秦朝人民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你赋役繁重,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你把残酷的刑法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是一个暴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