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淄川中学高一过程性检测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山东号称“齐鲁”,这一称谓源自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B【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时,在现今山东建立过齐和鲁两个诸侯国,因此山东号称“齐鲁”是源自分封制。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均与这一称谓的起源无关,排除ACD项。2. 下列制度具有打击世家大族、促进社会公平重要作用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察举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以才能、学识选官,打破了保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局面,促进社会公平,D项正确。分封制、宗法制有
2、维持“世卿世禄”的特权,与材料设问不符,排除AB。察举制是西汉时期的选官制度,会产生“累世公卿”的局面,排除C。3. 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A. 加强君主专制B. 提高行政效率C. 避免决策失误D. 强化地方管理【答案】A【解析】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均是为了加强皇权,即加强君主专制,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决策失误均不是其目的,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均是加强君主专制,和地方管理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4. 下列反抗斗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企图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五四运动D. 国
3、民革命运动【答案】B【解析】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列强侵华,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企图,B正确;A主要打击清政府;C和D是北洋军阀。5.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 民众法庭B. 五百人议事会C. 十将军委员会D. 公民大会【答案】D【解析】据题干“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故D项正确;民众法庭是司法机关,故A项错误;五百人议事会和十将军委员会都不属于最高权力机关,故BC项都错误。故选D。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其确立的标志是A. “光荣革命”B. 权利法案颁布C. 责任内阁制形成D. 1832年议会改革【
4、答案】B 7.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赢得的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中日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抗日战争【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赢得的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故D项正确;ABC项都失败了,排除。8. 下列外交活动,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的是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B. 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C. 参加万隆亚非会议D. 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答案】C【解析】万隆会议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C正确;A是一边倒
5、外交策略体现;B有西方大国参加会议;D不属于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联系会议。9.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D. 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答案】B【解析】“九二共识”的核心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正确;A是对台方针;C是2008年;D属于经济文化交流。10. “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上述评论针对的是A.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 北大西洋
6、公约组织的建立【答案】C【解析】据材料“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故C项正确;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属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不符合材料,故B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属于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词“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马歇尔计划的角度分析选项,同时注意区分相关概念的特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1. 我国自古以来流行着“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说法。它所体现的是A. 小农经济B. 重农抑商
7、C. 商品经济D. 重男轻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男子立田女织布”体现的是小农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活场景。男耕女织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题干体现不出抑商、商品经济和重男轻女的思想,排除BCD。故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名师点睛】小农经济的局限性:(1)分散性:属于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3)落后性: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特别是封建王朝政策的影响。12.
8、唐诗田家云:“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 雇佣关系的出现C. 富裕安逸的生活方式D. 工商皆本的政策【答案】A13.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A. 男耕女织,精耕细作B. 大规模简单协作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D. 大规模分工合作【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精耕细作,A正确;小农经济不是大规模经营,B和D错误;C属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14. 最早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是在A. 夏商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魏晋时期【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较
9、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因此选B。【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战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15. “给耕地合理施肥,耕翻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的季节播种,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以获取最大的收获。”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A. 刀耕火种B. 男耕女织C. 铁犁牛耕D. 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合理施肥、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等字眼体现的是精耕细作以求以获取最大的收获,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刀耕火种是早期农业的特点,材料未涉及刀耕火种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耕但未涉及织,选项B
10、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铁犁牛耕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6. 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二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则材料说明当时A. 市的地区范围有限定B. 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C. 市的经济规模有限定D. 市的交易品种有限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日入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等信息说明以日出和日入前三刻为开市和闭市的时间,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的发展17. 唐宋时期沿“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中,除丝绸外另一种最主要的商品是A. 青铜器B. 铁器C. 瓷器D.
11、 纸张【答案】C【解析】“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商品中主要是丝绸和瓷器,C正确;A、B和D不符合事实。18. 下表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出类型时间中唐晚唐宋贡茶州17176产茶州4369582贡茶州所占比重39352464103A.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 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C. 区域分工渐趋合理D. 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现经济重心南移是在两宋之际,故A项错误;由表格来看,产茶州数量增加,而贡茶州比例大幅度减少,说明茶叶不再是贵族专用的奢侈品,而且越来越平民化,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无关区域分工,故C项错误。19. 某历史
12、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其探究主题应该是中国古代A. 农业的发展B. 印刷术的改进C. 商业的繁荣D. 陶瓷业的进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的牛耕、图二的曲辕犁、图三的翻车均和农业密切相关,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图片不涉及印刷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图片不涉及商业,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图片不涉及陶瓷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0.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反映了当时A. 自然经济的衰亡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资本主义的萌芽D. 白银退出流通领域【答案】B【解析】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主要是商
13、品经济发展,纸币迎合经济发展需要产生,B正确;A不符合事实;C是明朝中后期出现;此时白银还没有进入流通领域。D错误。21.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从经济方面来说,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下列属于其“进步”表现的是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C.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明显的进步”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包括,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坊与市的界限不复存在,并且出现了晓市、夜市等,D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秦国商鞅变法时已经出现,排除A;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区
14、域性的商帮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BC。22. 下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D【解析】徽商、晋商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也大量兴起,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时期经济发展状况而非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的经济状况,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3.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略B. 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C. 统治者实行闭关
15、锁国的政策D. 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答案】D【解析】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主要是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压制而未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鸦片战争前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尚未不断侵略中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C均只是原因之一但均非“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均是不符合题意的,排除;故本题选D。24.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我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由此可知,当时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抑商观念发生改变C.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 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答案】C【解析】“
16、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甚至有些地方只种植棉花”说明粮食作物生产不在是主流,经济作物开始成为主体,体现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A是鸦片战争之后;B不符合事实;D中区域经济材料没有体现。25. 17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 西班牙B. 葡萄牙C. 荷兰D. 英国【答案】C【解析】荷兰凭借强大海上船队,成为17世纪海上殖民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C正确;A、B是16世纪殖民强国;D是18世纪殖民强国。26.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新兴
17、城市大量出现B. 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C. 工业革命不断扩展D. 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新西班牙就是西班牙占领的殖民地,新法兰西就是法国占领的殖民地,新尼德兰就是荷兰占领的殖民地,新英格兰就是英国占领的殖民地,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D.欧洲殖民者侵占美洲土地。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者侵占美洲土地27. “新的工业部门加工制造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从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并且他们所生产的制造品已经不只是供本国内
18、部消费,而且是供世界各处消费”。这种现象反映出A. 工厂制度出现B. 垄断组织建立C. 世界市场形成D. 第三产业兴起【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原料来源其他地方,消费在世界各地,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C正确;A、B属于生产组织形式;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形成。28.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政府的承认是在A. 19世纪70年代B. 甲午战争前C. 甲午战争后D. 辛亥革命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增加税收,所以也就允许民间办厂,也就承认了近代中国的
19、民族工业的合法地位。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获得政府的承认29.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势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企业的创办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 轮船招商局B. 汉阳铁厂C. 江南制造总局D. 发昌机器厂【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在自强口号创办的是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符合题意。C正确;A、B是民用工业;D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0.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安于康乾盛世的余晖现状时,欧洲经过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这场“历史性的变革”给当时社会
20、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A.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 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 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掌握程度。解题的关键信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这个时期是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人们可以做火车外出;汽车、电灯、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所以答案选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31.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出现于A. 鸦片战争时期B. 洋务运动时期C. 戊戌变法时期D. 辛亥革命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民族工业的概念
21、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近代化企业,故选B项。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32.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D. 洋务运动的兴起【答案】A【解析】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而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客观上也使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洋务运动的兴起
22、是在甲午战争之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则是为了支付战争赔款。33.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亿3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A. 民国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B. 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热情C. 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19121919年,属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促使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
23、,D正确;A、B和C均属于内部因素,排除。34.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A. 近代化的历史趋势B. 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C. 对西方文化的崇拜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答案】B【解析】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变化体现出平等思想观念,主要是辛亥革命影响,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C中崇拜错误;D是洋务运动口号。35.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
24、的变化,始于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实行阳历,进行剪辫易服活动,C正确;A没有实行剪辫易服活动;B主要是主张,没有实行;D晚于辛亥革命。36.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选中国商人代理买卖,称为买办,作为雇员领取薪金,参与买卖领取佣金。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买办中许多人自己投资创办企业,其著名代表唐廷枢等还参与主持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的创办。这种情况表明A. 外国资本插手民族工业颇深B. 买办力量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 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D. 买办阶级是列强经济侵略的急先锋【答案】B【解析】买办属于近代化产
25、物,“买办中许多人自己投资创办企业,其著名代表唐廷枢等还参与主持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的创办”说明买办在近代经济发展中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C和D说法不符合事实。37. 中华民国成立后,居于北方舆论领袖地位的大公报对于“临时议会”临时参议院的立法议事活动和“临时人民代表”临时参议员的言行及其表现做了全面详尽的报道,并进行了直率乃至无所顾忌的评论。这表明A. 大公报成为全国舆论的权威B. 立法权受到舆论的有效监督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当时社会政治的开放度与参与性【答案】D【解析】“大公报对于“临时议会”临时参议院的立法议事活动和“临时人民代表”临时参
26、议员的言行及其表现做了全面详尽的报道,并进行了直率乃至无所顾忌的评论”说明当时舆论比较宽松,D正确;A中全国说法错误;B中舆论监督不符合材料主旨;C是辛亥革命影响。38. 下表是大后方7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表,大后方7省工厂的发展年代1937193919401941194219431944工厂数量234419517130610611376549A. 改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B. 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C. 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D. 是近代民族工业大发展的有力表现【答案】B【解析】表格时间是抗战时期,表格显示出大后方7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
27、,体现出经济力量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B正确;A中改变不符合事实;C是一五计划影响;D中民族工业表格没有体现出。39. 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 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 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 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有利于减轻开平煤矿的负担,自然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但这与加强管理无关,故A项正确,排除B;当
28、时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不可能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排除C;仅凭减少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不足以保证煤矿业稳健发展,因为洋务运动最终走向失败,排除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40.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而的主要特点是A. 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B.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 多种所有制并存【答案】C【解析】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属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正确;企业国家统一管理,A错误;斯大林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B错误;是单一公有制,D错误。二、材料分析题(41题20分,42题20分)41. 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
29、关系变革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影响。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一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2
30、)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材料三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
31、因及其影响。【答案】(1)表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影响:土地私有制确立;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2)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创制与应用;新的通讯工具应用等。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场手工业被工厂制度代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或大企业)出现。(3)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意义: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为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从土地制度和经济模式回答。 (2)第一小问成就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成
32、就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生产组织形式从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回答。 (3)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三“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的信息从国家政策、农业技术以及税收制度变化等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人地矛盾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等角度思考回答。42. 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航海家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以大无畏的精神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33、史(1)“新大陆”指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二詹姆斯瓦特在18世纪60年代全方位改进了蒸汽机,后来用于推动交通工具。1785年,这种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它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可以被普遍应用。人类由此进入新时代。摘编自罗伯特B马克思现代世界的起源(2)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当时发明的交通工具。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在电的发明和应用历史上,英、德、美等国科学家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电力一经产生就引起了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3)写出两位在电的发明和应用上
34、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任选一位指出其成就。【答案】(1)新大陆:美洲(只要有“美洲”字样即可)。影响: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与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业革命(欧洲商贸中心转移);价格革命;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和世界贸易的发展;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美洲传统社会遭受灭顶之灾(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灾难);刺激亚洲经济增长。(2)“新时代”:蒸汽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工具:火车(蒸汽机车、火车机车)、轮船(汽船、汽轮)。(3)科学家:西门子、爱迪生、法拉第等。(答出其中两人即可)成就:发电机(西门子);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放映机、留声机等(爱迪生);发现电
35、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其他符合史实的人物和发明皆可)【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时间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第二问从世界市场、文明链接以及商业革命等角度思考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时间可知是工业革命;第二小问工具结合工业革命中新式发明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关于电发明科学家回答;第二小问从科学成就思考即可。点睛:依据材料概括信息型材料题解题方法1.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表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2.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解析材料有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同样是得分的保证。3. 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