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双基巩固学考突破1.下图所示为某生理活动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出细胞膜的哪一项功能?()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促进物质的运输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D2.将小麦种子浸泡在红墨水中,10 min后取出剖开,发现胚为白色,胚乳为红色,这说明()A.胚成活,胚乳已死亡B.胚已死亡,胚乳成活C.胚和胚乳均成活D.胚和胚乳均死亡解析:由题意可知,红墨水中的色素分子没有进入胚细胞内,但已进入胚乳细胞中。而色素分子不是细胞所需要的物质,不能进入具有活性的细胞中,具有活性的细胞不会被染成红色;反之,若被染色,则说明
2、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也就意味着细胞已死亡。答案:A3.下列对细胞膜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是磷脂C.细胞膜上的糖类很少,所以其作用不重要D.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解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其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其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糖类和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对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答案:C4.借助电镜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两条暗带中间夹着一条明带。根据罗伯特森的假设,下列关于这两
3、条暗带和一条明带的化学成分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两条暗带的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成分是磷脂B.明带的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成分是磷脂C.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D.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答案:C5.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假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下列S1与S2的关系,最恰当的是()A.S1=2S2B.S12S2C.S12S2D.S2S12S2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因此细胞膜铺成单分子层后是表面积的2倍。口腔上皮细胞还有具膜的细胞器和细胞核,因此口腔上皮细胞生物膜
4、铺成单分子层后大于细胞膜表面积S2的2倍。答案:B6.植物的花粉四处飞扬,只有落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才会萌发,落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不会萌发。经研究发现,以上事实是由于细胞之间存在着识别作用,这种识别作用与细胞膜的哪种成分有关?()A.糖蛋白B.磷脂C.糖脂D.胆固醇解析:糖蛋白与细胞膜的识别作用相关。答案:A7.下列选项不符合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观点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是流体,具有流动性B.每个磷脂分子的疏水端都向内C.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大多能运动D.膜中的磷脂和蛋白质之间没有联系,所以才具有流动性解析: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但细胞膜是一个整体,组成它的各种
5、分子相互作用、密切联系才维持了生物膜的整体性。答案:D8.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每一种受体能探测到有限数量的气味物质。当气味物质分子流动到我们的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物质分子可以黏附在细胞膜上的特殊气味受体上。人体基因的3%被用来编码嗅觉受体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模式图(局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代表分子,C代表。(2)气味物质分子首先要与图中结合,才有产生嗅觉的可能。(3)某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使嗅觉分辨能力下降,B的化学名称是。解析:细胞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
6、示多糖。答案:(1)蛋白质多糖(2)A气味受体(3)磷脂双分子层选考奠基素养提升1.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A.细胞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C.玉米植株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交流信息D.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解析:A、B、C三项都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D项体现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作用的相对性。答案:D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将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细胞的细胞核会被染色,而活细胞的细胞核不着色。若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其细胞核也会被染色。综上所
7、述,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不同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的成分和含量不同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的进入解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可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水溶性染色剂(PI)不是细胞所需物质,因而不能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死亡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丧失,溶于水的物质(如PI)都可以进入细胞,使细胞核着色。答案:D3.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的主要
8、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D.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解析: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答案:D4.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最科学的是()A.所有的细胞膜均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是一个静态的统一结构B.细胞膜中的脂质全为磷脂,且呈双层排布C.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表现在其磷脂双分子层可以运动,但蛋白质不可以运动解析: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还含有胆固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分布位置有多种,大多数能运动。组成成分的运动性决定了
9、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C5.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储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解析: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且油滴内部储油,所以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头部向着外面,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答案:A6.下图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
10、是。(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性,这是因为。(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一结构?(填字母)。(5)细胞膜的外侧是(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答案:(1)蛋白质氨基酸D磷脂双分子层(2)E糖蛋白(3)流动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4)B(5)MM侧有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6)流动镶嵌模型7.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物质结合,使两类细胞分别发绿色和红色荧光。当这两种细胞融合
11、成一个细胞时,开始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但在37 下保温40 min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呈均匀分布。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中的。(2)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组成细胞膜的分子是可以运动的。(3)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表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4)如果该融合实验在20 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若在0 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能与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结合的应是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即题中的抗原物质。将融合细胞置于37下保温40min后,膜上的分子因流动而发生重新排列,表现出荧光点均匀分布的现象。答案:(1)蛋白质(2)蛋白质(3)流动性(4)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膜上蛋白质分子运动的速率减慢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