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2040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教学课件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拿来主义 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与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2、;散文诗集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写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而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写

3、作背景 主要内容 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既反对无原则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文章还批评了当时国民党政府投降媚外的卖国政策和某些文人有损国格的行为。1“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和联系?研读课文 【提示】1840年以前,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为了维护其封建落后的经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处于上升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此时正在向外不断扩张,开辟新的倾销商品的市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首先

4、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继后其他列强接踵而至。这时候,清政府便改变它的对外政策,以“送去主义”取代“闭关主义”。而国民党反动派继承鸦片战争以来历届反动统治者的衣钵,积极投靠帝国主义,公然出卖民族利益,发展到什么都是“送去主义”的地步。可见:所谓“闭关主义”,就是盲目排外主义;所谓“送去主义”,就是民族投降主义。两者虽然表现形式各异(前者拒外,后者媚外),实质却相同,都是为了维护其反动腐朽的统治。2文中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对待文化遗产,“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提示】3“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实行“拿来主义”需要什么条件?【提示】“拿来主义”的含义,文章中说:“我只想鼓

5、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见,“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鲁迅首先是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提出“拿来主义”的,不仅指文化,还包括文艺,而且文章最后落脚 在文艺。“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文章说:“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而“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放一把火烧光”的“昏蛋”,“欣欣然的蹩进卧室”的“废物”,均是实行“拿来主义”的障碍

6、,都在扫除之列。问题探究 探究一【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外文化遗产?重难点解析【点拨】任何事物都有其可取的一面,我们不能盲从,也不能封闭,我们要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正确对待,以实现新的历史突破,取得民族利益的最大化。探究二【提问】有人认为“以小见大”是本文的一大亮点,谈谈你的看法。本文以小见大,就近取譬,通过对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来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对于“批判地继承”这样的重大问题,如果摆开阵势铺开来谈,在千把字的杂文中几乎是不可能谈好的。作者通过比喻来谈,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使读者一读就懂,并

7、为之折服。【点拨】文中,不仅整个比喻(“大宅子”)是贴切的,而且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作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写法品析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 在本文中,不仅整个比喻(“大宅子”)是贴切的,而且每一个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比喻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用“使用”“存放”“毁灭”来说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8、的三种情况,都十分贴切。2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衬 文章标题是“拿来主义”,但一开头却提出“闭关主义”,接着谈“送去主义”,好像是绕个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在历数“送去主义”的不足取之后,再提出“拿来主义”,便显得顺理成章,很有气势。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批判就成了阐述“拿来主义”的铺垫。而且,“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对立面,正好与“拿来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文章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3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 作者先破后立,相得益彰。“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得越深刻,实行“拿来主义”的理由就越充分。因此,从揭露批判入手,再转入正面论述,显得水到渠成,理论更鲜明有力。课文小结 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