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返回目录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一单元 返回目录 单元复习方案返回目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容主旨的评价,二是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从高考命题来看,真正意义上的“评价”题非常少见,其设题点大多集中在诗歌的内容、抒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题目大多要求考生回答“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追求”等。考法一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返回目录 近几年高考题所涉及的思想感情主要有: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失落、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壮丽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愉悦、归耕
2、隐居之快乐、黑暗官场之悲苦、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惆怅、时光易逝之悲凉、怀古伤今之感伤等。返回目录 如何“抓住”诗歌的思想感情(1)抓住诗题诗歌的诗题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诗歌的诗题本身就透露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表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返回目录(2)抓住关键词有些诗歌,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由“故园情”便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返回目录(3)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词)
3、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地把握该诗(词)的感情基调。如思乡诗(词),毫无疑问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词),多写离情别恨和深厚友情。返回目录(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两类。“乐景”表示“乐情”,“哀景”表示“哀情”。返回目录 不过特别要留意诗歌常用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返回目录(5)抓住典型意象意象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要善于抓住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来揣摩诗人的情感。(6)抓住注释
4、注释往往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返回目录 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介绍别人评价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返回目录 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步骤及参考句式(1)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判断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失落等。第二步,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阐释分析。返回目录(2)参考句式这首诗通过的描写(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歌的内容),表达(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返回目录【真题1】(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5、完成后面的题目。精卫词王 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返回目录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解析 作答时,要先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然后结合诗句来分析。如果将“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理解为“高山没有移尽,大海没有填平,希望我死了之后还有子孙活着完成我的遗愿”,返回目录 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是同意最后两句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是精卫对自己的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抒发;如果将“高山未
6、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理解为“高山没有移尽,大海没有填平,我希望用我的生命来换取你的生命”,那么这样的理解就是不同意最后两句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而认为这是从作者的角度表达的。返回目录 答案 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返回目录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
7、等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考法二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返回目录 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判断。返回目录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思维模式(1)明确什么是观点态度。即弄清作者对人、事、社会等所持的观点态度。(2)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语言、意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要从诗歌的整体去考虑,不能忽略对语言、意象、表达技巧等诗歌外在形式的赏析。返回目录(3)对作者的
8、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4)要因诗论诗,因诗论事,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的评价内容,尤其是要防止想当然地搬用某些现成的词语,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象。(5)概括作者在诗歌中的观点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方面都要概括到,要防止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返回目录 二步骤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步骤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步骤二: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返回目录【真题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众 人王安石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9、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返回目录【注】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并作”,后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面对非议,王安石的态度与屈原在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中表达的态度,有何相近之处?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返回目录 解析 作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相关诗句的含意。屈原的“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的意思是“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是说即使没人理解他也没关系,只要他的内心能保持高洁美好。返回目录 与此类似
10、,面对非议,王安石的态度是“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即不争辩,不担忧。尾联“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则指出从根本上来讲,决定美恶的还是自身。此二句的意思与屈原诗句的意思相近,都表达了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的人生态度。据此分析即可。返回目录 答案 相同点:都表达了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的人生态度。理由:面对“众人纷纷”,王安石不争辩,不担忧;尾联“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更是集中表现出王安石对非议的态度,他坚信人的美恶不在于众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本身的德行。这与屈原感叹无人了解自己也没什么,只要自己内心保持高洁美好的态度相似。返回目录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
11、形象,另一类是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鉴赏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情感、观念、处境等,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考法三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返回目录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方法(1)抓住背景,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需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如赏析陶渊明的诗歌,就必须了解他的一生,抓住隐者、喜爱菊花、向往自然、厌倦官场生活等关键点。返回目录(2)抓住关键词
12、语,分析人物特点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鉴赏形象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而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关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更是一条捷径。返回目录(3)区分人物形象,挖掘典型意义要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还要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典型意义。(4)结合形象,明确指出其作用或效果特别是当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特定主人公,而非作者自身时,一定要明确作者塑造该人物形象的作用,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返回目录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四步走”找 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析 分析塑造形象的方法联 联系标题、注
13、释等,概括形象特征明 明确形象的作用或效果返回目录【真题 3】(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返回目录【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为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返回目录 解析 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入手。首联诗人明显是化用王勃的名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根据以上分析,概括诗人性格,并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返回目录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返回目录 单元跟踪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