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讲 观阅卷知规范一、审题规范【典例1】(2015江苏单科,21)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理学家提
2、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
3、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审明立意 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载体,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延续”为主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延续的特点、原因及影响的分析、概括、认识能力。审清设问(1)因素(中国稳定和统一);制度(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2)作用(理学的积极作用);原因(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3)基本特质(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解答方式(1)概括(从材料有效信息或迁移所学知识,归纳结论);指出(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2)指出(据材料归纳);简析(据材料或者材料简单归纳历史结论)。(3)说明(综合材料及所学归纳)。信息内涵(1)材料一:对比中西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特
4、点及因素。(2)材料二:理学的形成及特点。定位知识(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2)宋明理学(3)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答案来源(1)材料一有效信息的获取;调动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中的选官制度。(2)材料二有效信息的判断;迁移宋明理学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回答。(3)综合材料一二,紧扣“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回答。答案(1)因素: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3)特质:延绵不断(
5、尊重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区分术语】(1)指出与分析:“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与“举出”(列举)相比,“举出”则为列出性质,如没有限定时间空间,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二者区别在范围上,前者范围相对小,后者相对宽泛些,但都要概括精炼的解答史实或者结论。“分析”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活动,分析历史现象应当是在感性认识所获得的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是在原有综合的指导下进行的,人们总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去分析历史对象。但是,“分析”并不是已有理论的演绎,而是对研究对象重做具体深入的研究。(2)概括与归纳:“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史实,按其同类梳理,
6、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3)说明与表明:“说明”“表明”的含义也相似,总体看就是说从什么材料得出历史结论(多用“表明”),但是“说明”还含有分析、阐述之意(多用于材料解析题),同时“表明”还有设问求答历史现象的本质等的特点(选择题中考查较多)。(4)体现与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但是“反映”有时可能就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可能是从材料中获取历史结论或者寻找支撑结论的史实。(5)评述、评论、评价
7、:“评述”就是评论性叙述,偏重于叙述,主要是对历史现象从叙述的角度作概括归纳;“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评价”就是评定历史现象或人物的功过是非(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特指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与评论具有一致性,但评价偏重于结论。二、答题规范【典例2】(2014广东文综,38)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 材
8、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材料四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AEM”意为“财政贷款”)(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2)材
9、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审题信息快速作答】审题信息 组织答案 问题信息 材料信息与关联知识 第(1)问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不同(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第一小问据所学小农经济的特点,从经营方式、生产目的和生产规模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解读材料一、二获取结论即可(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二:
10、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 第(2)问变迁的局限性(材料一、二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特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紧扣题目要求“局限性”,迁移史料分类与鉴别等相关知识判断材料一、材料二研究角度是否全面;第二小问,由材料一、二信息可知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差别极大,由此推知特点(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3)问不同(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国际格局(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第(3)问,解读图文材料,判断电影和漫画的原作者分别是美国人和苏联人,从他们所站的立场角度,结合时间点“1950年”和“1947年”
11、分析不同和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3)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国际格局:两极对峙【解答要诀】(1)紧扣设问:答题时要“紧扣设问”,做到“问什么答什么,量分答题”。尽量将得分“关键词”写在前面。(2)重组知识:依照解答方式和设问组织答案,要结合材料和设问的提示信息,对应好相应的历史阶段,进而迁移所学知识,重组知识要点,注意知识与材料二者的结合。(3)层次分明,面广点细,组织答案要做到“简洁明了”:合理安排卷面空间,卷面清洁,字体工整,
12、尽量不涂改,要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不留空白。(4)准确规范:答题的语言和文字要规范;注意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做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书写要工整,答案要写在规定的答题框内。三、阅卷反馈【典例3】(2013海南单科,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
13、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9011911年 数量(家)资本额(万元)纺织业 82 1 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 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 272.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失误分析】(1)阅读能力欠佳: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足,是近年高考失分的首要原因,在综合题中比较突出,考生平均约50%的失分
14、和这一因素有关。如本题第(1)问就有很多考生不能从地区、部门、资本、速度等角度归纳民族工业的特点,不能与所学主干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等。(2)概念理解不到位:对教材涉及的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也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根据对近五年高考试卷的抽样分析统计,该因素约占失分总量的10%左右,且表现十分明显。如本题对民族工业、民族资本、民用工矿企业等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对民族工业特点及原因的分析归纳不准确、不全面。(3)重要历史事实掌握不全面、不牢固:高考试题注重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考生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了解不够全面,对重要历史问题认识不到位,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尤其对历史事物之间某些隐性的、
15、内在的联系缺乏了解和认识。由这一因素导致的失分约占15%。如对近代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掌握不牢固等。(4)历史思维能力欠缺:判断、归纳、比较、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论证能力不足,仍然是近年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占失分总量的15%左右,综合题里有1/3的失分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如本题第(1)问没有注意题目限定概括的解答方式,导致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涉及本质的理论,导致失分;第(2)问原因答的过多,没有紧扣“简析”解答方式。(5)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就是将已有知识与试题内容或信息建立联系,或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认识、分析、判断、说明问题的能力即知识迁移的能力。目前与这一因素有关的失分不少于15%,是一个不容忽视
16、的失分原因。如例题不能准确迁移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导致回答不全面。答案(1)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2)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方法总结】材料信息获取“四处”寻找,题干、设问、教材“三者”关照 第一处: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这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特别关注材料的介绍和出处,它能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第二处:从
17、材料与教材的关联找取相似点。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关联,确定了材料与教材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解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还可以在教材中“对号入座”。第三处: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读材料时要想着设问,把设问与材料内容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信息,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第四处:从材料之间逻辑关系挖掘隐性信息。“隐性信息”或“隐性知识”是指隐含在材料中,或材料之间不易为人注意,也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有时标点符号就是非常重要的提示,分号往往把材料分成几层内容,破折号往往表示解释与延伸,省略号往往代表段落的划分。设问中往往含有解答的方向性提示,更包括材料之外的隐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