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929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解析》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无线粒体,两者的生命活动均不需要氧气 B 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和动物细胞均无叶绿体,两者都不能合成有机物 C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均有细胞骨架,此结构具有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作用 D 肝脏细胞和胰腺细胞中均有溶酶体,被此结构分解后的产物都会排出细胞外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件”实验中,可见藓类叶片细胞内的叶绿体分布分布不均且呈运动状态 B 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

2、积的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深度与琼脂块的体积呈正相关 C 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选用材料和试剂可以是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和斐林试剂 D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由于解离后细胞死亡,无法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长短3如表为三种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如图为某tRNA晶体的三维结构,数字表示核苷酸的位置(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5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密码子 GGU、GGAGGG、GGC ACU、ACAACG、ACC CCU、CCACCG、CCC氨基酸 甘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A 该tRNA是通过DNA转录后加工形成 B 该tRNA在

3、翻译过程中可转运脯氨酸 C 翻译过程中每种氨基酸均由多种tRNA转运 D 由两条链构成的tRNA分子中存在碱基互配对现象4某田鼠基因型FfXDY,下列有关它体内细胞分裂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XD与XD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B 基因F和D随机组合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后 C 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需要经过变形 D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可以产生4种精子5如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摄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与胰岛A细胞有关 B 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反馈调节达成的 C 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4、D B点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6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一年生草本植物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1972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低于幼苗至成熟阶段的死亡率 B 与其他年份相比,1975年草本植物X种群内的生存斗争程度高 C 1975年由于X种群的幼苗数比成熟植株数多,则将来种群数量会增加 D 5年内该一年生草本植物X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7(16分)(2015芜湖模拟)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者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实验模拟CO2浓度倍增

5、和干旱胁迫,实验结果如图表: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进而影响卡尔文循环中的速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增大”或“减小”)光照强度大于Q点时,限制B组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2)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减缓了苜蓿叶片气孔开度的;干旱胁迫可导致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等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减弱,供给暗反应的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减弱(3)实验结果表明,当干旱胁迫发生时,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还能通过提高缓解干旱胁迫对苜蓿的伤害,增强抗旱能力8(11分)(2015芜湖模拟)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

6、离体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显示的是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1)图中A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称,刺激发生点是点对应的时刻,C点时钠离子的跨膜方式为若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则D点会向移(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请在图2中正确表示突触后膜接受该递质后的膜电位表现(3)医学上常用一些药物来影响神经冲动在突触中的传递,从而造成神经冲动传递功能的改变从理论上讲,药物可能让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的原因有(写出2种可能)9(18分)(2015芜

7、湖模拟)某种鸟类(2N=76)为ZW到性别决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回答下列问题:(1)若等位基因Ala位于Z染色体上堋E鸟羽毛的颜色有种,其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个四分体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则亲代基因型为,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2)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土,另有一对不在性染色体上的控制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B/b研究者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根据杂交实验可以判断,A/a和B/b(在/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够使色素分散形成斑点的基因型是F2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性状是杂交子代新出现的

8、羽毛性状占让F2中的纯灰色雄鸟与灰色斑点雌鸟斑点羽毛的鸟在自然环境中比纯色羽毛的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将F:全部个体放归自然界多年后,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将(“变大”或“不变”或“变小”)10如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EBOV)VP4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利用PCR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反应体系内要加入含有VP40基因的DNA、dNTP、Taq酶和根据合成的引物,且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溶液中才能进行(2)选用EcoRI和XhoI双酶切的优点是;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并在大肠杆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该过程可称为(3)过程常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是用处理若把在HAT选择

9、培养基上存活的细胞全部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中,并从中提取出的抗体(是或不是)单克隆抗体图示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是2015年安徽省芜湖市高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无线粒体,两者的生命活动均不需要氧气 B 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和动物细胞均无叶绿体,两者都不能合成有机物 C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均有细胞骨架,此结构具有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作用 D 肝脏细胞和胰腺细胞中均有溶酶体,被此结构分解后的产物都会排出细胞外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10、: 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

1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解答: 解:A、硝化细菌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无线粒体,但硝化细菌属于需氧型生物,其生命活动需要氧气,A错误;B、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和动物细胞均无叶绿体,但两者都能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B错误;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均有细胞骨架,此结构具有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作用,C正确;D、肝脏细胞和胰腺细胞中均有溶酶体,被此结构分解后的产物部分还会被细胞重新利用,部分会排出细胞外,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

12、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件”实验中,可见藓类叶片细胞内的叶绿体分布分布不均且呈运动状态 B 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深度与琼脂块的体积呈正相关 C 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选用材料和试剂可以是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和斐林试剂 D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由于解离后细胞死亡,无法比较细胞周

13、期不同时期的长短考点: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 一、NaOH的扩散深度对于体积不同的琼脂块都是相同的,无法用来表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只有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并反映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二、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实验原理(1)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无色,成短棒状、圆球状、线形或哑铃形等(3)健那绿染液能专一性地使活细胞中的线粒

14、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通过染色,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2实验操作制作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下找到细胞结构高倍显微镜下观察3特别提示(1)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2)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时,要漱净口腔,防止食物碎屑对观察物像的干扰(3)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均匀,线粒体在需能多的部位分布多,叶绿体在叶的向光面分布多解答: 解:A、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件”实验中,可见藓类叶片细胞内的叶绿体分布不均且呈运动状态,A正确;B、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NaOH扩散进入琼脂块的深度均相同,而扩散的琼脂块的体积则不

15、同,B错误;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最后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产生了还原性糖,C正确;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细胞数目的多少来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长短,D错误故选:AC点评: 本题考查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及“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如表为三种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如图为某tRNA晶体的三维结构,数字表示核苷

16、酸的位置(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5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密码子 GGU、GGAGGG、GGC ACU、ACAACG、ACC CCU、CCACCG、CCC氨基酸 甘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A 该tRNA是通过DNA转录后加工形成 B 该tRNA在翻译过程中可转运脯氨酸 C 翻译过程中每种氨基酸均由多种tRNA转运 D 由两条链构成的tRNA分子中存在碱基互配对现象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tRNA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5端”,则该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UGG,其对应于的密码子为ACC,编码苏氨酸据此答题解答: 解:A、该tRNA是通过D

17、NA转录后加工形成,A正确;B、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5端”,则该tRNA上的反密码子为UGG,其对应于的密码子为ACC,编码苏氨酸,B错误;C、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因此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C错误;D、该tRNA中虽然含有氢键,但是由一条链构成的,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结合tRNA结构示意图和局部密码子表,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tRNA分子的组成及功能,能扣住题干中信息“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5端”准确判断其反密码子、密码子及携带的氨基酸,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某田鼠基因型FfXDY,下列有关它体内细胞分裂过程的描述正确

18、的是() A XD与XD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B 基因F和D随机组合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后 C 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需要经过变形 D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可以产生4种精子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

19、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 解:A、XD与XD分离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F和D随机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B错误;C、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需要经过变形,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需要经过变形,C错误;D、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分裂后可以产生4种精子,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如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

20、其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摄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与胰岛A细胞有关 B 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反馈调节达成的 C 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D B点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 从图中分泌物甲能使血糖降低,分泌物乙能升血糖可知,甲是胰岛素,乙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的功能;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的功能可见,这两者在血糖调节中是拮抗作用解答: 解:A、摄食后1小时内,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

21、血糖浓度升高,与胰岛A细胞无关,A错误;B、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反馈调节达成的,B正确;C、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的功能,C错误;D、肝糖原可以分解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肌糖原不能,D错误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6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一年生草本植物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1972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低于幼苗至成熟阶段的死亡率 B 与其他年份相比,1975年草本植物X种群内的生存斗争程度高 C 1975年由于X种群的幼苗数比成熟植株数多,则将来

22、种群数量会增加 D 5年内该一年生草本植物X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考点: 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解答: 解:A、1972年种子萌发至幼苗时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接近400株,而幼苗至成熟阶段每样方个体数减少量减少量接近200株,所以1972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A错误;B、图中曲线变化可知,1975年个体数量下降快,即被淘汰的个体数量多,所以197

23、5年生存斗争程度低,B错误;C、从5年数据可看到,每年X种群的幼苗数都比成熟植株数多,但是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关键在于萌发的种子长成幼苗的太少,C错误;D、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草本植物X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7(16分)(2015芜湖模拟)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者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实验模拟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实验结果如图表: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降

24、低,其原因可能是气孔开度降低,二氧化碳吸收减少,进而影响卡尔文循环中的二氧化碳固定速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增大(“增大”或“减小”)光照强度大于Q点时,限制B组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分和二氧化碳浓度(2)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减缓了苜蓿叶片气孔开度的降低幅度;干旱胁迫可导致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等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减弱,供给暗反应的ATP和还原性氢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减弱(3)实验结果表明,当干旱胁迫发生时,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净光合速率,还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缓解干旱胁迫对苜蓿的伤害,增强抗旱能力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25、 分析: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图表分析: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净光合速率都增强,但气孔开度下降,对水分的利用效率增强解答: 解:(1)由题表可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气孔开度降低,二氧化碳吸收减少,进而影响卡尔文循环中的二氧化碳固定速率;据图分析,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向右上方移动,即光饱和点变大光照强度大于Q点时,净光合速率不再随着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大,此时限制B组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分和二氧化碳浓度(2)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能增强净光合速率,减缓苜蓿叶片气孔开度的降低

26、幅度;干旱胁迫可导致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等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减弱,供给暗反应的光反应产物ATP和还原性氢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减弱(3)实验结果表明,当干旱胁迫发生时,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净光合速率,还能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缓解干旱胁迫对苜蓿的伤害,增强抗旱能力故答案为:(1)气孔开度降低,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二氧化碳固定 增大 水分和二氧化碳浓度(2)降低幅度 ATP和还原性氢(3)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理解与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11分)(2015芜湖模拟)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某部位

27、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显示的是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1)图中A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称静息电位,刺激发生点是B点对应的时刻,C点时钠离子的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若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则D点会向左上移(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请在图2中正确表示突触后膜接受该递质后的膜电位表现(3)医学上常用一些药物来影响神经冲动在突触中的传递,从而造成神经冲动传递功能的改变从理论上讲,药物可能让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的原因有回收相关递质的载体结构被破坏、相关酶

28、(分解递质)的结构被破坏(写出2种可能)考点: 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突触的结构 分析: 1、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静息电位时的钾离子外流和动作电位时的钠离子内流均是协助扩散,扩散的速率与细胞膜内外相应离子的浓度差有关 2、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维持外正内负3、分析题图1:AB段为静息电位,BD段(经过C点)表示动作电位产生,DE段表示恢复静息电位中解答: 解:(1)图乙曲线的纵坐标是膜内钠离子的浓度,A点时膜内钠离子浓度保持在一定数值而不变,此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称静息电位,B点开始膜内钠离子浓度

29、升高,说明钠离子开始进入细胞,即B点对应的时刻是刺激发生点(动作电位开始形成),C点时膜内钠离子浓度继续升高,动作电位形成时钠离子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若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对静息电位无明显影响,而神经受外界刺激时钠离子内流的速度加快,动作电位形成时所需时间缩短,动作电位(峰值)也增大,所以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图1中的D点会向左上移(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则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使突触后膜维持外正内负的电位,所以图2中表示突触后膜接受该递质后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3)医学上的一些药物会影响神经

30、冲动在突触中的传递,从而造成神经冲动传递功能的改变,从理论上讲,若使用的药物造成回收相关递质的载体结构被破坏,或相关酶(分解递质)的结构被破坏,或药物分子与相关递质(兴奋型)分子结构相似等均能让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故答案为:(1)静息电位 B 协助扩散 左上(2)(3)回收相关递质的载体结构被破坏、相关酶(分解递质)的结构被破坏、药物分子与相关递质(兴奋型)分子结构相似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能从题干和题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是解题的关键9(18分)(20

31、15芜湖模拟)某种鸟类(2N=76)为ZW到性别决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回答下列问题:(1)若等位基因Ala位于Z染色体上堋E鸟羽毛的颜色有2种,其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形成38个四分体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则亲代基因型为ZAW和ZAZa,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1:2:1(2)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土,另有一对不在性染色体上的控制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B/b研究者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根据杂交实验可以判断,A/a和B/b不在)(在/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够使色素分散形成斑点的基因型是

32、BB或BbF2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性状是纯白杂交子代新出现的羽毛性状占让F2中的纯灰色雄鸟与灰色斑点雌鸟斑点羽毛的鸟在自然环境中比纯色羽毛的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将F:全部个体放归自然界多年后,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将变小(“变大”或“不变”或“变小”)考点: 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2性状分离比为4:2:1:6:3,为9:3:3:1的变式,说明此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两对基因应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推知F1灰色斑点的基因型应该为AaBb,据此答题解答: 解:解:(1)由题可知鸟类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故雌鸟的基因型只有两种即ZAW或

33、ZaW,故雌鸟的颜色也只有灰色和白色2种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由于该该鸟(2N=76),故在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可以形成38个四分体雄鸟的基因型为ZAZA、ZAZa、ZaZa,ZZ分别为黑色、灰色、白色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则为ZAW(雌灰)与ZAZa(雄灰),或ZaW(雌白)与ZaZa(雄白),而后一种杂交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故符合条件的杂交只有ZAW(雌灰)与ZAZa(雄灰),后代为ZAW(雌灰)、ZaW(雌白)、ZAZA(雄黑)、ZAZa(雄灰)因此,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1:2:1(2)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不

34、在性染色体上的控制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B/b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2性状分离比为4:2:1:6:3,为9:3:3:1的变式,说明此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两对基因应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推知F1灰色斑点的基因型应该为AaBb;又从F2性状分离比可知斑点:纯色=9:7,故B/b控制色素分布形成斑点的基因为B,基因型为BB或Bb综合分析可得出纯白(aa_)、纯灰(Aabb)、纯黑(AAbb)、灰色斑点(AaB_)、黑色斑点(AAB_)故F2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性状是纯白(aaBB、aaBb、aabb),让F2中的纯灰色雄鸟与灰色斑点雌鸟杂交,为两种情况:AabbAaBb或者AabbAa

35、BB不论哪一种情况,子代新出现的羽毛性状都占由上题可知所有斑点羽毛均同时含有A、B基因,故当斑点羽毛的鸟在自然环境中比纯色羽毛的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时,A、B基因的频率均会变小故答案为:(1)2 38ZAW和ZAZa 1:2:1(2)不在 BB或Bb纯白 变小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如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EBOV)VP4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利用PCR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反应体系内要加入含有VP40基因的DNA、dNTP、Taq酶和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的引物,且反应需

36、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2)选用EcoRI和XhoI双酶切的优点是防止酶切产物之间的随意连接,提高连接成功率;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并在大肠杆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该过程可称为转化(3)过程常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处理若把在HAT选择培养基上存活的细胞全部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中,并从中提取出的抗体不是(是或不是)单克隆抗体图示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是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考点: 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细胞融合的概念及方法 分析: 1、图示过程中,为获取目的基因,为形成重组质粒,为目的基因的导入,为获取相应的蛋白质,为注射

37、入B淋巴细胞,为形成杂交瘤细胞,为获取单克隆抗体PCR技术的过程: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2、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利用PCR技术扩增 人工合成(化学合成)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3、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4、动物细胞融合原理是:细胞增殖、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生物法:灭活的病毒(灭活的仙台病毒)最广泛的应用是:制备单克隆抗体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从血清中分离

38、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解答: 解:(1)PCR扩增时,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加入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结合的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和Taq 酶故利用PCR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反应体系内要加入含有VP40基因的DNA、dNTP、Taq酶和根据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的引物,且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2)EcoRI和XhoI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不同,而DNA连接酶只能将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因此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反向粘连和质粒自行环化,酶切时可选用的酶是EcoRI和XhoI,提高连接成功率;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并在大肠杆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该过程可称

39、为转化(3)诱导植原生质体能融合的方法: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化学法:聚乙二醇(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电激、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等;过程常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处理若把在HAT选择培养基上存活的细胞全部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中,并从中提取出的抗体不是单克隆抗体图示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是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故答案为:(1)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缓冲 (2)防止酶切产物之间的随意连接,提高连接成功率 转化 (3)灭活的病毒 不是 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知识,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