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高考生物 增分集训练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719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生物 增分集训练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考生物 增分集训练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考生物 增分集训练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高考生物 增分集训练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高考生物 增分集训练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0高考生物 增分集训练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0高考生物 增分集训练8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集训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问题分析1图甲是反射弧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图甲中f、e、c、b和a分别表示的结构依次是_,它们共同组成_。(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图乙是图甲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叫_,它包括_三部分。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单向的,即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_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_。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4)假设a是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

2、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_;刺激b处,肌肉_。解析(1)根据神经节的位置来看: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感受器,e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b为传出神经,a为效应器,这五部分共同组成了反射弧。(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外负内正,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3)图乙表示的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对应图甲中的d;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单向的,即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

3、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4)当切断c处后,刺激e处时,兴奋无法传递到效应器a中,所以肌肉不发生收缩;刺激b处时,兴奋可以直接传到a处的肌肉,发生收缩。答案(1)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2)外正内负外负内正(3)d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轴突细胞体或树突神经递质(4)不收缩收缩2在神经肌肉标本中,传出神经末梢与骨骼肌共同构成效应器,它们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在一起。图中a、b、c、d为可以进行电刺激的部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刺激a处,肌肉收缩,该现象不能称为反射,原因是_。(2)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处释放,在中通过_与上的_结合,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

4、。(3)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请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解析(1)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刺激a处,肌肉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该现象不能称为反射。(2)由图可知,为突触前膜,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后膜。神经兴奋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在突触间隙中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将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细胞,整个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的功能。(3)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则其实验思路可为分别在b、d处依次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

5、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及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因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其结论是已知的,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所以预期的实验结果为刺激b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d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答案(1)无完整的反射弧参与(2)扩散特异性受体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3)实验思路:分别在b、d处依次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观察肌肉收缩情况及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预期实验结果:刺激b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d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3如图甲所示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连接示意图。将一示波器

6、连接在D上,用不同方式同强度电刺激A、B、C产生如图乙所示波形(:单次电刺激A或B;:接连电刺激A;:单次电刺激C;阈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请回答:(1)A、B、C末端膨大的部分叫作_。(2)静息电位大小是影响细胞兴奋性强弱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 mV,当静息电位由70 mV变为75 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由此判断C释放的是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3)单次电刺激A或B不能在D上记录到动作电位,判断的理由是_。(4)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在时间上(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刺激)或空间上

7、(即在相邻部位给予多个刺激)叠加。通过和对照说明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具有时间总和效应。请用图甲的结构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空间总和效应。(要求: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即可)_解析(1)神经元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作突触小体。(2)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 mV,当静息电位由70 mV变为75 mV时,神经细胞更难兴奋,细胞膜的兴奋性水平降低;由此判断突触小体C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3)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突触后膜上的电位达到或超过阈电位时就不能在突触后神经元上记录到动作电位。(4)用同等强度的电刺激同时刺激A和B,观察示波

8、器上是否产生与相同的波形,若有则说明多个阈下刺激对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具有空间总和效应。答案(1)突触小体(2)外减小抑制(3)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突触后膜上的电位达到或超过阈电位(4)用同等强度的电刺激同时刺激A和B,观察示波器上是否产生与相同的波形4已知图甲是传出神经与肌肉接头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乙表示某反射弧的简易结构。请回答以下问题:甲乙丙(1)图甲是一种突触,肌细胞膜属于该结构的_。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释放前储存在_中,而Ach与Ach受体结合后,会引起肌肉收缩,完成一次神经兴奋传递后,Ach会被乙酰胆碱酯酶降解,若某种药物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则会导致_。(2)将图乙的

9、传出神经剪断,用一定强度的刺激来刺激B端,肌肉_(填“舒张”或“收缩”),如图乙的反射弧完整,刺激_引起肌肉_,可称为反射活动。(3)已知图丙神经纤维和微电流计等均正常,P、Q为指针所在的位置,O为两指针的正中央。在图中M、P、O、Q四点中的两点施加能引起神经兴奋的刺激,请问在满足什么条件时,微电流计指针不偏转?_解析(1)肌细胞属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在释放前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由于Ach是兴奋性递质,突触间隙的Ach如不及时水解,会导致肌肉持续兴奋。(2)反射活动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反射弧的完整和一定强度的刺激。(3)MPPO时,在M和O两点同时施加相同强度的刺激,由于O点是两电极的中点,刺激O点

10、时两指针处的电位会同时为正或负,故O点产生的局部电流不会引起指针偏转,而M点产生的局部电流向下传导与来自O点产生的向上传导的局部电流在MP之间相遇且互相抵消,故M点产生的局部电流也不会引起指针的偏转。如在P、Q两点同时给予相同强度的刺激,电流表也不会发生偏转。答案(1)突触后膜突触小泡(或)肌肉持续兴奋(2)舒张皮肤收缩(3)MPPO,在M和O两点同时施加相同强度的刺激(或在P、Q两点同时施加相同强度的刺激)5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

11、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通过该指标可知第_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_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

12、高,ACh水解速度越_。(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答案(1)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2)突触间隙电位乙酰胆碱酯胆碱(3)慢(4)重复训练6过度摄食和高胰岛素血症并存常常是肥胖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下表是给一正常成年人和一肥胖症成年人一次性口服足量葡萄糖溶液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表回答下面的问题:口服葡萄糖后的时间/min0306090120正常成年人胰岛素浓度/(U/mL)6.739.836.922.07.1肥胖症成年人胰岛素浓度/(U/mL)19.680.167.260.352.3(1)葡萄糖由肠道进入血液需要_协助,进入

13、血浆的葡萄糖还需要进入_才能被肝细胞利用。(2)导致胰岛素浓度迅速升高的直接刺激是_,感受器接受刺激后_进入神经细胞,形成_电位,从而产生兴奋。(3)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表中肥胖症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量_正常人的胰岛素释放量,该肥胖者由于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缺少或受损,导致血糖利用异常。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一种_病。研究表明,胰岛素有显著地促进脂肪蓄积作用,胰岛素促进体内脂肪增加的原因是_(请写出2项原因)。解析(1)葡萄糖由肠道进入血液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进入血浆的葡萄糖还需要进入组织液才能被肝细胞利用。(2)导致胰岛素浓度迅速升高的直接刺激是血糖含量升高;感

14、受器接受刺激后,Na进入神经细胞,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兴奋。(3)从表格数据可看出,肥胖症成年人的胰岛素释放量高于正常人的胰岛素释放量。该肥胖者组织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缺少或受损,导致血糖利用异常,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研究表明,胰岛素有显著地促进脂肪蓄积作用,胰岛素促进体内脂肪增加的原因是: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进而促进细胞合成脂肪,并且胰岛素抑制脂肪细胞中脂肪的分解作用。答案(1)载体蛋白组织液(2)血糖含量升高Na动作(3)高于自身免疫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进而促进细胞合成脂肪;胰岛素抑制脂肪细胞中脂肪的分解作用7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

15、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甲、乙、丙三种方式),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图1中激素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等变化以减少散热。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及产生寒冷感觉的场所分别是_、_。(2)图1中垂体可分泌_(填名称)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B_(填名称),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_模式。(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_模式调节,当人体内_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解析(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B)和肾上腺素(C)的分泌会明显增加,使细胞呼吸增强以增加产热量;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产生寒冷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此调节为激素的分级调节,属于图2中的甲模式。(3)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属于图2中的乙模式,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答案(1)B、C(缺一不可)下丘脑大脑皮层(2)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3)乙细胞外液渗透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