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第15课119世纪70年代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是()A轮船 B飞机 C汽车 D马车【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河运输业的局面,故A项正确;飞机、汽车都是20世纪初才在中国出现的,故B、C两项错误;马车属于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故D项错误。219世纪70年代,上海有人写了一首咏火轮车的竹枝词:“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这首竹枝词不能反映的是()A新旧交替时期的认知B上海人的自豪感C近代交通工具的快捷D交通运输业发达【答案】D【解析】交通工具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
2、地区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而许多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故选D项。3“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A电报传入 B电灯传入C电话传入 D英语传入【答案】C【解析】通过“向线端传语”达到“无异一室晤言”,反映的是电话的效果,故选C项。4.(2019广东梅州期末)近代有诗写道:“漫说天机不易参,远乡消息霎时谙。人工巧夺天工巧,今后休寻鲤寄函。”此诗赞扬的产业是()A.铁路运输业 B.航运事业C.影视传媒业 D.电报电信业【答案】D【解析】材料“远乡消息霎时谙”体现的是信息传播的快捷迅速,由此可判断此诗赞扬的是电报电信业,故选D项。5.(2019新疆石河子二中期末)近代有人作竹枝词描述南京富家女子结伴乘坐火车游上海的情景:“火车当日达吴淞,女伴遨游兴致浓。今日司空都见惯,沪宁来去也从容。”诗中反映的是()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B.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提升C.汽车和飞机是人们出行的工具D.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在中国传播【答案】A【解析】材料“火车当日达吴淞沪宁来去也从容”体现出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