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一数学第二章《第二十二课时 对数(3)》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400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一数学第二章《第二十二课时 对数(3)》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一数学第二章《第二十二课时 对数(3)》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一数学第二章《第二十二课时 对数(3)》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云南省保山曙光学校高一数学第二章《第二十二课时 对数(3)》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二十二课时 对数(3)一、内容及其解析(一)内容: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变形(二)解析:本节课是于对数运算性质的一节后延课,是高中新课改人教A版材第二章的第二节的第三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对数的概念、指数与对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利用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推导出了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的换底公式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的。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对数的换底公式;难点是换底公式的证明及应用。从指数与对数的关系出发,证明对数换底公式,有多种途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去探究,对学生的正确证法要给予肯定;证明得到对数的换底公式以后,要引导学生利用换底公式得到一些常见的结果,并处理一些求

2、值转化的问题。二、目标及其解析(一)教学目标1,掌握并能够证明对数的换底公式;2,正确应用换底公式得到其变形结果,能利用它将对数转化为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来计算,体会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3,通过本节课换底公式的证明及前一节课对数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内在的逻辑性,发现数学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解析1,掌握并能够证明对数的换底公式指的是:熟记换底公式,能够证明换底公式;2,正确应用换底公式得到其变形结果指的是:能利用换底公式得到一些常见结论(即换底公式的变形公式),对于具体的求值问题,能够选择适当的底数进行转化,从而简化计算;3,对

3、数的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可以有不同的顺序,各条性质之间有些也能互相推导,也可以转化为定义推导,对于具体的求值问题,可以应用不同的性质来解决,非常灵活,但不困难,题目做起来非常有趣;通过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数学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针对具体问题学生不能选择适当的底数来应用换底公式。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换底公式尚不太熟悉,转化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通过对换底公式的变形公式的探究及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探究,必要时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逐步掌握换底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学

4、习要求 1初步掌握对数运算的换底公式及其简单应用。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自学评价1对数换底公式2说明:由换底公式可得以下常见结论(也称变形公式): ; ; 换底公式的意义是把一个对数式的底数改变,可将不同底问题化为同底,便于使用运算法则,所以利用换底公式可以解决一些对数的底不同的对数运算。【精典范例】例1:计算(1)(2)(3)分析:这是底不同的对数运算,可考虑用对数换底公式求解。【解】(1)原式(2)原式另解:原式(3)原式点评: 利用换底公式“化异为同”是解决有关对数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它在求值或恒等变形中起了重要作用,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针对具体问题,选择恰当的底数;注意换底公式与对数运算法则结合使用;换底公式的正用与逆用;(4) 变形公式可简化运算。例2:1)已知,试用表示(2)已知,用、表示 (3)已知,用表示【解】(1)(2), ,(3)由,得点评:当一个题目中同时出现指数式和对数式时,一般要把问题转化,统一到一种表达式上,在求解过程中,根据题目的需要,将指数式转化为对数式,或将对数式转化为指数式,这正是数学数学转化思想的具体表现。追踪训练一1.利用换底公式计算:(1)(2)2.求证:3答案:1(1)2 (2) 2。略32.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