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中国思想史【高考解读】知高考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常从发展的脉络与意义等角度考查,或者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点相结合考查,如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近几年对现代中国科教、文化事业的考查相对较少,地位不突出,相较而言,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较多,如科教兴国战略。应考策复习备考时,注意并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认识;对现代中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可运用表格法或示意法等归纳总结其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注意经济、政治与科教文化事业的联系。【核心解读】一、重大思想理论1、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1)背景:新中国成立,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2)内容论人民民主
2、专政: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3)意义: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议的有益探索。2、邓小平理论 (1)背景:“文革”结束,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入胜(必要性);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可能性);新理论的宣言书的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过程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20世纪80年代,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3、主义的理论。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深化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问题: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培养四有新人。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问题: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坚持独立自主的
4、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问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问题:“三步走”战略。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与自身建设;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军队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祖国统一问题:“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3)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4)评价:丰富了马列主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指导思想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提出: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地位确立:在
5、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3)精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意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二、现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双百”方针(1)内涵:学术上百家争鸣,不同学术流派自由争论;艺术上百花齐放,不同艺术风格自由发展。(2)成就:学术上克服了“左”的错误,文学艺术呈现繁荣的景象。2、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时期政策成就或后果19491953接管和改造旧学校与教育,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转变为社会主义方向的人民教育19531966全面教育方针,两种学制“左”错误下的教育大跃进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
6、了人才,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教育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19661976宣扬“读书无用论”,迫害教育工作者教育事业遭到破坏,人才断层1978年至今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提出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人才,促进了经济发展2、现代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时期阶段特征背景19491966以革命战争等题材较多,歌颂新中国;繁荣景象新中国成立,“双百”方针的提出,受政治生活的影响19661976百花凋零,万马齐喑左倾错误思想、文革的影响,双百方针中断1978年至今全面繁荣拨乱反正,提出二为方针;双百方针的恢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升华】
7、一、中国共产党树立起的五面理论旗帜1、党的一大,树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就没有中国共产党。2、党的七大,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3、党的十五大,树立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逐渐进入小康社会。4、党的十六大,树立起“三个代表”
8、重要思想的旗帜: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一次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党为继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5、党的十七大,树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
9、大战略思想。二、中国现代科技、教育发展阶段及特征1、中国现代科技发展阶段及特征(1)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力发展高新军事科技,打破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提高国防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个安全的周边环境。(2)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符合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明确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2、中国教育发展阶段及特征(1)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17年是中国教育的奠基时期,逐步形成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2)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广大教育工作者遭受严重摧残,
10、耽误了整整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不仅使我国教育事业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在许多方面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又拉大起来,也影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是教育的复兴和发展深化时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重视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持续动力。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比较认识1、相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的实质都是实事求是。2、不同点思想体系创立者解决问题思想精髓历史作用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使中国
11、人民站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1、关系(1)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2)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实质和灵魂都是实事求是。(4)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继承与发展(1)从思想
12、路线上看,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从道路选择上看,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符合中国的国情。(3)从统一战线上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五、新中国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比较认识1、背景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奴隶主贵
13、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同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内涵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学派就其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宣传,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政”。(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
14、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3、意义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感悟高考】1.(2015四川文综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面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2.(2015新课标卷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