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基础过关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完成12题。1京津冀地区的背景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C煤、铁、石油资源丰富D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2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地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客运联程联运,发展交通一体化B河北地区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挖掘产业潜力C三地协同对大气、水、土壤污染进行防治,协同治污,共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D产业一体化发展,河北产业发展方向要与北京一致,发展产业要保持一致答案:1.C2.D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
2、县,2小时内可到达京津冀80%的区域,于2017年8月完工。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下,将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新标杆,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的首选承接地。据此,完成34题。3与北京相比,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选址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通达度高B市场辐射面广C品牌效应强 D土地成本低4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至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会()缓解北京市交通和人口压力使北京市的就业率明显下降使固安县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固安县的环境质量提高A BC D解析:第3题,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与北京相比,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选址河北固安的优势条件是土地成
3、本低,D正确。第4题,北京专业批发市场转移至京津冀(固安)国际贸易城有利于缓解北京市内交通和人口压力,不会使北京市的就业率明显下降,会使固安县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但也会使固安县的环境质量下降,C正确。答案:3.D4.C(2020北京密云区期末)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业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镇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下图示意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镇化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读图,完成56题。5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 ()非农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人均GDP波动下降第三产业
4、比重呈下降趋势A BC D6根据四个特征要素年均增长率差异可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 ()A非农业劳动力过剩 B交通逐渐通畅C居民购买力停滞 D土地供应紧张解析:第5题,从图中看,北京的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正值,说明非农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法正确。北京的土地年均增长率为正值,说明其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说法正确。北京的经济年均增长率为正值,则说明人均GDP上升,说法不对。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说法不对。故选A。第6题,从图中看,多数年段北京的社会和经济的增长率高于人口和土地的增长率,说明北京居民购买力提高,但非农业劳动力短缺,土地供应紧张,进而表现为交通日趋拥挤
5、,故选D。答案:5.A6.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下图),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重点承接中央直属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所等在内的非首都功能。(1)雄安新区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等。(2)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有_(选择填空)。扩大北京环境承载力调整京津冀城市布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3)雄安新区的设立会带来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4)请为雄安新区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议。解析:第(1)题,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答。
6、第(2)题,设立雄安新区主要目的是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调整优化该地区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缓解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第(3)题,迁往新区的人口主要靠政策的吸引力。第(4)题,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阐述,合理即可。答案:(1)距离北京、天津近交通位置优越地价低廉生态环境优良可利用土地空间大水资源丰富(任答三点即可)(2)(3)政策(4)保护白洋淀湿地;倡导绿色交通;发展循环经济等。能力提升B/N比指所有城市某行业基本部分(对外服务的量)与非基本部分(满足本市居民的量)的比值,其值越大,区域的基本经济部分比重越大,该行业专业化水平越高。读2005年和2015年京津冀部
7、分行业B/N比表,完成89题。行业 2005年2015年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建筑业等)0.080.12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信息传输、金融等)0.491.01生活性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房地产、娱乐等)0.700.65公共服务业(水利、环境、教育、社保、公共管理等)0.100.218表中数据能反映出京津冀 ()A工业的专业化程度最低B生活性服务业对外服务的总量在下降CGDP主要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D生产性服务业B/N比增幅最大9下列关于京津冀工业B/N比较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河北省工业主要服务对象是京津冀B河北对京津冀就业人口吸引力较强C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
8、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D河北省发展的定位是为京津两地提供生产性服务解析:第8题,表中数据表明,在各行业中,2005年和2015年工业的B/N比最小,说明专业化程度最低,A符合题意。由于10年来生活性服务业也在迅速发展,虽然B/N比有所减小,但生活性服务业总量在扩大,因此对外服务的总量不一定会下降,排除B。生产性服务业的B/N比较高,只表示其内部结构特点,不代表其国内生产总值大小,排除C。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与2005年相比,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B/N比增幅约为106%,而公共服务业B/N比增幅为110%,排除D。第9题,由于河北省工业主要服务对象是京津冀,满足本市居民的服务量较大,导致京津冀工
9、业B/N比较低,A符合题意。B、C、D三项与京津冀工业B/N比较低无关。答案:8.A9.A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读图,完成1012题。10我国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A平衡京津冀区域发展B提高河北省城镇化水平C减轻首都人口压力 D吸引国内外投资11从长远来看,下列企业中最适宜入驻雄安新区的是()A生物制药 B钢铁冶炼C农产品加工 D建筑材料12与北京市相比,在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充足 B用地充足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解析:第10题
10、,国家设立雄安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故C正确。第11题,生物制药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入驻雄安新区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A正确;钢铁冶炼和建筑材料具有严重的环境污染,B、D不适宜;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低下,产业层次低,占用土地、人员等生产要素,不利于雄安新区的长远发展,C不适宜。第12题,劳动力是可以流动的生产要素,北京市的劳动力更充足,排除A;北京的基础设施更完善、交通更便利,排除C、D;河北的建设用地充足,故选B。答案:10.C11.
11、A12.B(2020辽宁省抚顺市期末)京津冀一体化是为了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读京津冀一体化区位优势图,完成1314题。13在京津冀一体化体系中,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要随着区域的协作和发展产生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金主要由河北区域流向京津两区域B资源主要由京津两区域流向河北区域C技术主要由河北区域流向京津两区域D资金主要由京津两区域流向河北区域14京津冀一体化是多赢的合作,对京津冀一体化合作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三大区域人口集中度增加B使三大区域产业功能分工明确C分散河北区域人口和交通压力D突出北京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职能解析:第13题,资
12、金、技术主要由京津两区域流向河北区域;河北区域资源较京津丰富,故部分资源会由河北区域流向京津两区域,据此分析选D。第14题,京津冀一体化是多赢的合作,京津冀一体化合作会使三大区域优势互补,区域差异缩小,人口集中度可能会降低;使三大区域产业功能分工明确;分散京津区域人口和交通压力;突出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信息中心的城市职能。据此分析选B。答案:13.D14.B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
13、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首钢的冶炼部分已经全部从北京搬迁至位于渤海湾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而其总部和研发体系仍留在北京。(1)简述首钢搬迁到曹妃甸对北京地区的影响。(2)指出海水淡化厂在曹妃甸工业区中的作用,并说明曹妃甸形成工业集聚现象的主要原因。(3)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有利:有利于缓解北京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使北京的能源和淡水资源缺乏得到缓解;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有利于产业的升级改造和重新布局,使北京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不利:税收下降;相关产业没落;就业压力加大等。(2)作用:为钢铁厂、火力发电厂提供淡水;为化工厂提供原料(浓缩盐水)。原因:国家统一规划;各工厂之间存在工业联系;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3)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镇化进程;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