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6年厦门高三期末联考冲刺复习好题回顾.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34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厦门高三期末联考冲刺复习好题回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6年厦门高三期末联考冲刺复习好题回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6年厦门高三期末联考冲刺复习好题回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6年厦门高三期末联考冲刺复习好题回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6年厦门高三期末联考冲刺复习好题回顾中国古代、近现代史1、明朝和清朝前期,中国生产关系领域出现了什么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当时的阶级、政治、思想、文学艺术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变化又未导致中国社会根本性变革的原因何在?(说明)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明清时期生产关系领域出现的革命性变化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点清楚后,接下来两个小问题的答题方向就明确了,组织答案也就容易了。(答案) 变化: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手工业生产部门中产生;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影响:阶级。出现早期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政

2、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和腐朽。思想。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出现反映人民精神、批判封建道德文化的小说和揭露封建礼教的戏剧等。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而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形成冲破封建制度、实现社会变革的经济因素。2、战国至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其规律。(1)战国至明清,城市发展的特色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战国时期, 一般都是封建诸侯国的政治中心,这些城市一般都商业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如北方的马,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等),这些商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很密切。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特征。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

3、既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扬州和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都市中心。扬州后来居上,其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称。反映了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经济特征。明清时期,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由城市向农村延伸。江南苏州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专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城市商业受到封建政府限制,如设官管理“市”里贸易,贸易活动限制在“市”里进行等。3、以唐朝长安、扬州及明清南京、北京为例,说明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景象。这景象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城市发展新景象:长安:坊、市分开,出现了繁华的商业区。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有繁华的夜市。北京和南京是当时全国性商贸城市。发展趋势:商品经济日趋繁荣;城市发展逐渐由政治中心向经济、政治中心转变;新的生产关系开始在部分城市出现。根本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规律又

5、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根据此原理,应看到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分裂是违背历史潮流的。(1)我国古代经历三次分裂、四次统一,写出分裂和统一的历史时期。(2)清朝前期在边疆地区出现了哪几种威胁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政治势力?(3)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新中国成立至今台湾仍游离于祖国大陆之外。历史上台湾曾三次被迫与祖国大陆分离,前两次分离是怎样造成的?与前两次分离相比,第三次分离有何不同?(4)简述新中国成立后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所作出的贡献与取得的成就。(1)三次分裂:春秋战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四次统一:秦汉 西晋 隋唐 元明清(2)民族分裂势力 外来侵略势力 地方割

6、据势力(3)第一次: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第二次:马关条约将澎湖列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割给日本不同点:前两次是外来侵略造成的,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第三次:是国民党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造成的,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4)1950年夏基本歼灭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匪。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已打破,交流日益频繁。香港、澳门回归。5、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与欧美各国相比,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在发生背景、资金和布局等方面具有怎样的特征?(2)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7、,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有什么重大意义?(3)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简要分析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1)在外来刺激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条件下开始的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发展畸形、地区分布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2)决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实施“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八大:强调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 ,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重申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意义:是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8、进行的成功探索,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历史依据。(3)在充分认清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发展。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继洋务运动之后,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又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其共同之处和各自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概括上述各阶段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说明) 中国近代史主要阐述两大主题:民族独立和近代化历程。本题涉及中国近代化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近代化的内涵经济上工业化、政治上民主化以及城市化、科技化等。其次,该题时间限定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18401919年的重大历史事件

9、体现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再次,要审清关键词“显著特点”,每一阶段(或重大历史事件)与前期(或前者)相比发展了什么?说明中国近代化在艰难地向前推进。(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个阶段。(2)他们都希望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显著特点:戊以应诏统筹全局折为施政纲领,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实现民主共和。(3)影响:戊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辛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和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促进了

10、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为五四运动及向新民主主义过渡奠定了思想基础。(4)认识:近代化是全方位的,这一肘期是近代化不断深化的过程;首先要推翻三座大山才能取得富强,近代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7、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1)农业结构(生产关系)的调整共经历了四次。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农业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农业合作社,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从

11、1958年起,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党的一些领导人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农业合作化规模,结果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在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或自负盈亏的办法,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当前,农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同时,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工业结构的调整:概况:第一次是建国初期到1956年后,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

12、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第二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凋节为辅的经济。第三次是1992年十四大以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济转变。8、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及其异同点。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

13、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新潮流。(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旧社会新的思想武器。)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用西方思想武器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发展。都以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为基础。不同点:直接斗争对象不同:第一次是封建顽固势力,第二次是保皇派,第三次是北洋军阀政府及封建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领导力量不同:第一次是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

14、第二次是资产阶级中下层革命派,第三次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主要内容不同:第一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希望走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改良道路。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希望走实现民主共和制的革命道路。第三次资产阶级民主科学思想,希望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作用不同:第一次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次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次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世界近现代史1、结合史实概要说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历史性变革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工人运动和思想意识方面的表现,并根据这种变化指出当时欧洲历史发展呈现的两个基本趋势。(1)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在

15、欧洲确立。如:法国大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等。(2)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如: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扩展,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3)工人运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如:第一国际、巴黎公社。(4)思想意识:各种社会进步意识流行。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两个基本趋势: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2、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两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不同点?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这种不同对两国关系乃至对整个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1)特点: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德国经济飞速发展。(2)原因: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的纺织业等

16、旧工业部门的企业设备陈旧,资本家为获得更大利润,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而不愿更新国内设备和采用新技术;英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也就掌握了广大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劳动力,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英国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取巨额利润。德国国家统一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和得自法国的矿藏,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金和补充了重要的资源;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提高生产率。(3)影响: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在英德矛盾的主导下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以英德为主导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扩军备战,最终引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3

17、、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一变化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说明) 本题要求回答的问题集中在一个时间段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落实到教材,是在世界史上册“亚洲觉醒”一节。在明确以上一点后,再结合问题进行回答。 (答案) 新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影响:促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使这一时期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特点,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4、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联和美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说明其原因。并就美国经济政策对二战后西方世界经济政策的影响,谈谈你的认识。(说明) 回答该

18、题要注意审题,对两种政策要注意从本质上进行分析。(答案) 重大变化:苏联1921年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1927年后苏联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实行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原因: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是由于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需要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资本主义成分存在,恢复国民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恢复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下,为了消灭资本主义成分,建成社会主义社会,1927年后,苏联改变了政策。美国政府为了度过危机,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实行新政。认识: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缓解了经济危机。罗斯福的经济政

19、策,为战后西方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史与世界史综合1、从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1795年)是清王朝的兴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简析康乾盛世是怎样形成的,试从这一时期西欧和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趋势说明这一盛世背后潜伏的危机及其导致的后果。(说明) 这是一道中西历史比较题,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一道开放型试题。对于“康乾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的分析必须结合史实。而后一问实际上是要求评价“康乾盛世”的实质。这道题的指向性比较明确,要求结合这一时期西欧历史发展的趋势来说明“盛世”背后潜伏的危机及其导致的后果,当然主要应从“康乾盛世”现象的负面影响进行分 (答案) 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明

20、末农民战争打击了地主阶级,清初自耕农增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政府调整统治政策,奖励垦荒,并“摊丁入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康雍乾时期平定边疆地区分裂势力的斗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清朝满族当政给中国政坛输入了新鲜血液。康雍乾几代皇帝励精图治,康乾时期出现了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封建盛世局面。不同趋势:17、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荷兰和英国先后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加强。他侗力图夺取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加紧了对东方的侵略扩张;而此时的中国已处于封建制度没落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对外奉行闭关自守

21、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落后于西欧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后果:到18世纪末,清王朝的统治已是危机四伏了。此后,腐朽的封建主义再也抵御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的侵略扩张,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及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最终胜利。资本主义向外扩张,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60、70 年代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出现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中国出现了经济近代化起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迈出了重要一步。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思想领域进行了彻底的反封建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