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综合检测卷(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314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综合检测卷(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综合检测卷(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综合检测卷(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综合检测卷(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综合检测卷(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综合检测卷(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综合检测卷(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综合检测卷(B)(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章综合检测卷(B)(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趋势。读图,完成12题。1.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A.1年 B.3年 C.5年 D.7年2.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疏通河道退耕还牧城镇化林地转为牧地围湖造田禁止开采地下水A. B. C. D.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1

2、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约为2年;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约为5年。因此,前者比后者缩短了约3年。第2题,若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洪水频率增大可能与城镇化、林地转为牧地及围湖造田(导致调洪蓄洪能力下降)有关。答案:1.B2.C读长江流域1949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完成35题。3.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与最少的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势差异 B.距海远近不同C.人口、城市多少 D.经济发展水平4.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与洪涝均属于最常见的自然灾害的是()A.泥石流 B.地震 C.干

3、旱灾害 D.火山爆发5.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A.疏浚干支流河道B.中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C.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D.加固中下游地区的堤坝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长江流域上游的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发生洪涝次数最少,主要受地势落差大的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是洞庭湖平原,由于地势低平,区域汇水量大,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洪涝灾害增多。第4题,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均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第5题,四个选项的措施均能减轻洪涝灾害,但是在长江中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如三峡工程)可以在河流汛期时蓄积洪水,明显减轻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是最有效的措施。答案:3

4、.A4.C5.B读中国大陆雨涝分布图和中国干旱次数图,完成67题。 中国大陆雨涝分布 中国干旱次数6.下列说法与中国大陆雨涝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A.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B.雨涝的分布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减少C.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D.雨涝与距海远近密切相关7.由中国干旱次数图得到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发生B.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南部沿海地区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水稻种植地区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无关解析:第6题,地势的高低直接影响雨水的排泄情况,所以雨涝与地势的高低有密切关系。第7题,由中国干旱次数图可知,干旱频

5、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南部沿海地区;我国西北地区也有旱灾发生;干旱在水稻种植区及小麦种植区等都有发生;干旱发生频率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水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有关。答案:6.C7.B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据此,完成89题。8.该自然灾害的类型是()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9.关于图示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B.暴雨往往是引发该灾害的原因C.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D.属于地质灾害解析:第8题,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并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地质灾害。地面沉降

6、是指地面因自然或人为原因整体下沉的地理现象。陨石坠落是指流星体穿过大气层后,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坠落到地面的现象。滑坡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或土体,因自然或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图片中山体的一侧坡体整体下滑,堵塞了交通,属于滑坡。第9题,由上题可知,该自然灾害为滑坡,暴雨往往会引发泥石流。答案:8.D9.B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1012题。10.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地形崎岖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 B. C. D.11.滑坡、泥石流在我国山区分布较广的主要原因是()A.山区植被茂密

7、,根系使土壤变得疏松B.山区地表起伏大,增加了重力作用C.山区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严重D.动物活动使地表遭到破坏12.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护坡工程清除河道淤泥A. B. C. D.解析:第10题,泥石流是山区发生的特殊洪流,它与大气降水和地表土层结构密切相关,由图可知,该地7月泥石流和滑坡频率最大,推测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第11题,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山区地表起伏大,增加了重力作用。第12题,防御滑坡、泥石流可大力植树造林、修建护坡工程等。答案:10.C11.B12.D下图表示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

8、和震源深度。读图,完成1314题。13.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14.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千米,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米)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解析:第13题,该海域位于台湾岛东北方,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第14题,四地中,两地的水深不足1 000米,不易形成海啸;地水

9、深超过2 000米,且海底地形坡度较小,易形成海啸;地虽水深超过3 000米,但震级小于里氏6.5级,不易导致海啸发生。答案:13.A14.B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据此完成1516题。15.如果用地理信息系统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C.预测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的地点、范围,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订灭火方案16.有的渔民已利用

10、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A.可以使渔获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会增加渔业的生产成本D.会促进渔业生产,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解析:第15题,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第16题,C、D选项存在明显错误,A项中的“持续增长”不正确,因为渔业生产的可再生是有条件的,否则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答案:15.D16.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毫米称为暴雨,100200毫米称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称为特大暴雨。材料二我国部分地区多

11、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1)概括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多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答出三点即可)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东南沿海夏秋多热带气旋(台风)。(2)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湖水库阻塞;在下游低洼地过度开发;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等。(答出三点即可)18.下图是某年2月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描述该年2月我国低温灾害区域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

12、原因。(2)说明该年2月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解析:第(1)题,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低温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且北部尤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北部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东部地势平坦,利于冷空气侵入。第(2)题,据图可知灾害类型,可从农牧业生产和通信、供电、交通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答案:(1)分布: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地区,北部尤为严重。原因:北部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大;东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2)灾害:大雾、雪灾、大风等。影响:强烈降温导致农作物和牲畜受冻;大风和雪灾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导致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大雾

13、等影响人们出行,使交通运输受阻并易引发交通事故。19.读长江某年某河段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21分)流域内的省级行政区圩垸/个1411431 359332淹没土地/km27502501 180210受灾人口/万人45.136.6135.314.6(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表中“圩垸”信息表明此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小流量、高水位”现象是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变浅;围湖造田使湖泊

14、调节能力变弱导致的。第(2)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所以洪涝灾害多发。第(3)题,洪灾的治理措施通常是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疏浚河道;下游加固堤防等。答案:(1)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升高;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活动,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2)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3)修建水库;建立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加固堤防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