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政治史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250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政治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政治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政治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政治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政治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山东省淄博一中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卷 中国古代政治史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2年9月福州八中高三质检4题)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2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率站着,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

2、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3(2012年11月山东潍坊市四县高一期中5题)唐朝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机构众多,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官多职,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4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租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 A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知州5(2011年10月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

3、考1题)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6(08天津文综)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7(2012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4、8由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到清初设军机处,其本质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 B.官僚体制的创新C.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加强 D.中央机构的精简9(2012年3月江门市一模14题)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B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10(2012年11月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23题)下列不属于古代政治中枢机构的是 A汉武帝时期的内朝 B元代的中书省C明朝的六部 D雍正时期的军机处11(2

5、011年10月诸城市月考1题)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是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12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察举制的创立 B内阁的设立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立13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

6、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14“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应该始于下列哪个时期( )A.汉魏 B.隋唐 C.宋元 D.明清15(2011年9月温州八校联考1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公天下” 转向“家天下”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

7、六部制示意图: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材料三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请回答问题:(1)唐朝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唐初的“圣旨”主要包含哪些人的意见?(3)据材料三,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这种

8、特点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17(2011年12月北京昌平区月考34题)(11分)历史信息浩如烟海,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断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也。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

9、,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之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封建论(1)材料一中“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指什么?(2分)(2)材料二中作者对秦亡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3)材料三中汉“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什么 ?导致了什么后果?后来又如何解决的?(6分)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本题考察秦代的政治特点。砖文叙述了秦朝统一后,诸侯诚服的情况,砖文中没有涉及交通、法律疆域等内容。2C3B解析:三省六部制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政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

10、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样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本题选B项。4A解析:提取有效信息“宋太祖”、“儒臣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人”,可见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派文臣作知州。5D6A解析: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相权在不断削弱,皇权在不断加强,以军机处的设立为标志,皇权专制发展到顶峰。7C解析:宗法制的核心继承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因此C符合。8C9B10C解析:明代政治中枢机构应该是内阁。11B12D13D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推行的目的就是“巩固分封制形

11、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这里材料中的“如不施行先王之法,则诸侯失位则天下乱”从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这里的“先王之法”即嫡长子继承制。而“大夫无等则朝堂乱”中的“大夫”作为西周贵族的代称,如果贵族没有等级区分则会造成社会无序,故答案选D。14B解析:从中书、门下的名称及其职能可判断是三省六部制,出现于隋唐时期。15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题干时间阶段“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分析,D项是在夏朝时期,不属于这一时间阶段。A项的体现是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B项的体现是秦始皇统一六国,C项的体现是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二、非选择题16(1)职能:门下省掌

12、管国家政令的审批,有“封驳”权,对不可行的政令和认为不妥的奏章,都可驳回修改。作用:三省六部制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包括了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3)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朝建立的历史背景。17(1)指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分裂和混乱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统一。(2分)(2)正确。(1分)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导致民怨沸腾造成的,与郡县制无关。(2分)(3)指西汉初年分封同姓诸侯王。导致诸侯王国权力过重威胁中央,甚至爆发了“七王之乱”。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夺王国封地爵位,分散其力量使其无法对抗中央。(6分)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