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A.周王“授土”“授民”B.秦国的商鞅变法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D.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选B。材料“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说明当时的政策是奖励耕战。分封制与奖励耕战无关,故A错误;秦国商鞅变法的措施包括奖励耕战,故B正确;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与奖励耕战无关,故C错误;北魏孝文帝改革实施均田制,与奖励耕战无关,故D错误。2.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提出和实
2、践“刑无等级”的第一人,他提出“刑无等级,法不阿贵,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表明商鞅主张()A.重罪重刑B.四民平等C.重农抑商D.以法治国【解析】选D。商鞅提出“刑无等级”,通过变法打击贵族特权,强调国家事务“一断于法”等,表明商鞅主张“以法治国”,D正确;“重罪重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四民平等”不是商鞅的思想主张,B错误;“重农抑商”主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3.有学者统计,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均有姓名可考的族际通婚共241起,仅北魏一朝就有121起,其中鲜卑与汉族通婚占绝大多数。这一现象()A.是北魏改行汉制的结果B.属于纯粹的政治联姻C.加快了民族交融的进程D
3、.解决了民族歧视问题【解析】选C。通过题干中“北朝正史记载”“族际通婚”“北魏一朝就有121起”“鲜卑与汉族通婚占绝大多数”,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故选C;民族之间通婚不等于改行汉制,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之间的联姻大部分是政治性的结合,但题干并没有提及族际通婚的双方,排除B;族际通婚不能完全解决民族歧视问题,排除D。4.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交融;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地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A.研究者叙述历史的
4、主观性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D.从不同评价中就能发现真相【解析】选A。根据材料“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地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可知,研究者叙述历史时具有主观性,故选A;历史事实不会变,史料的变化是因为记载历史的角度不同而导致的,排除B;评价历史还是有一定的标准,例如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排除C;材料强调反映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评价,与“发现真相”无关,排除D。5.叶坦的大变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
5、减节冗费。王安石则认为: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民不益赋而国用饶。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A.减节冗费B.合理用人C.增加税赋D.增加生产【解析】选D。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关键在于“民不益赋而国用饶”,意思是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该主张提倡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实现民富国强。6.(2021天津高二检测)明太祖时期,赋税主要是征收实物,由于棉布征收颇受地方官的喜爱,导致棉花种植普遍。1581年张居正改革后“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棉花大量涌入市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因此更为活跃。材料说明了明朝时期()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
6、的经济政策 B.赋税政策变革利于商业的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减轻了农民负担 D.江南商品经济水平超过了北方【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明朝赋税制度采用“折银缴纳”的办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活跃了商品经济,因此赋税政策的变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明朝赋税政策,而未涉及抑制商业的发展,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赋税政策对商业的影响,而非强调农产品商品化对农民的影响,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赋税制度的变化促进商业的发展,而非强调南方的经济超过北方,排除D。7.我国的古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A.
7、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解析】选C。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都因为变法改革而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改革者在推行改革时要有奉献和牺牲精神,故选C;“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改革的风险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不是注意保护自己就能解决的,故排除B;“彻底镇压”的说法过于绝对,也不利于改革的推行,故排除D。8.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兴起了前所未有的创办学会的热潮。到1898年9月“戊戌政变”止,各地兴办的各类学会就有70余个,有政治性学会,也有各种专门学会,
8、如算学会、测量会、不缠足会、农学会、法律学会等。这反映出当时()A.民众结社权利得到清廷认可B.维新变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C.近代中国救国思潮的复杂性D.维新进步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解析】选D。维新变法时期,各种学会的创建说明当时维新进步思想在中国得到了传播,故D正确;A表述与史实不符,结社属于民众的民主权利,当时清政府不会认可,故A错误;当时维新思想主要在中国上层知识分子中传播,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B错误;救国思潮的复杂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9.(2021海口高二检测)如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
9、说明()A.清末新政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 B.自由平等观念逐渐为大众普遍接受C.维新变法推动了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D.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传统审美标准【解析】选A。根据材料“1910年”“奉旨不缠足”等关键词可知,清末新政时期不缠足运动有利于女性摆脱封建桎梏,故选A。材料仅涉及神州日报的态度,未涉及民众观念,排除B;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材料所述时间“1910年”不符,排除C;根据材料“奉旨不缠足”可知,材料反映了政府政策的影响,并非“大众传媒”,排除D。10.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省政府为国有企业改革颁行大量文件,结果却成效不大,国有企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60.6%
10、下降到1999年的不足10%;而省政府从未专门下发过文件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却成了浙江经济的主体。这说明了()A.国有企业改革停滞不前B.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C.民营经济成为经济主导D.政府行为起决定作用【解析】选B。根据材料“而省政府从未专门下发过文件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却成了浙江经济的主体”可知此时市场机制的促进作用,使民营企业迅速发展,故选B。【补偿训练】1984年,经过两年多的价格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这主要说明()A.改革开放带动深圳经济发展B.深圳率先搞活了国内的市场经济C.
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D.我国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解析】选A。在深圳取消凭票供应体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成果,故A正确。11.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吉布尼等人时,明确表示:“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说明()A.中美建交促成我国经济战略的变化B.我国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C.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D.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解析】选C。根
12、据材料可知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该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故C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建交属于外交成就,不可能使我国经济战略发生变化,故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1956年,故排除B。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1992年,故排除D。1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B.中国建设社会
13、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D.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解析】选C。毛泽东时代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认识不准确,发动“大跃进”运动;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生产力并逐渐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深入,故C正确。二、非选择题(52分)13.北魏孝文帝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这种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了。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以洛阳为阵地,复兴了北方的中原文化,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官制律例礼乐文化的建构当中,南方文化充当
14、着输出者的角色,经由士人北来等传播途径,成为北方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服,褒衣博带,而其时南朝服饰却是“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另一方面,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摘编自杨柳从看北魏后期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材料二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重拔擢这种情况与南朝统治者专重侨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为荒怆,备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虑者,迥不相同。摘编自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当时南北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和显著特征。(14分)(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12分)
15、【解析】第(1)题第一问内容,据材料一“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得出说汉话;据材料一“推行汉服”得出穿汉服;据材料一“成为北方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得出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结合所学得出改汉姓。第二问表现,根据材料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官制律例礼乐文化的建构当中,南方文化充当着输出者的角色”可见南北方在礼乐文化构建方面的交融;根据“北魏孝文帝推行汉服而其时南朝服饰却是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这体现了南北方服饰风俗的交融;根据材料一“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可知南北方声韵之学的互动。第三问特征,据材料一“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16、。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得出,不是一边倒“汉化”,而是双向的交流与融合。第(2)题第一问因素,据材料一“迁都洛阳之后”“推行汉化改革”得出迁都洛阳,汉化改革,据材料二“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重拔擢”得出吸纳南方贤才。第二问影响,据材料一“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得出促进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答案:(1)内容: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表现:礼仪文化的建构;服饰风俗的交融;声韵之学的互动。特征:不是一边倒“汉化”,而是双向的交流与融合。(2)因素:迁都洛阳;汉化改革;吸纳南
17、方贤才。影响:促进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八国联军之役后,清政府命各省在年内严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各省设督练处。1904年,正式划定军制,规定新练军队分常备、续备、后备军三种,并规定招募应征、官制、训练等一切制度。1905年,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按省分配,限年完成。新政开始后,清政府下令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以满足新军扩编的需要。此外,还设立速成陆军学堂和速成师范学堂,以应各镇所需的军官、教习之用
18、。由于军队成分的变化和知识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中国人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士绅也自愿充任新军的将佐。新军比起旧军来,确实表现为一种力量,但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一对深刻的矛盾。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军制改革的主要措施。(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军制改革的影响。(14分)【解析】第(1)题,根据“清政府命各省在年内严汰绿营、防勇十分之二三,在原有各营中精选士兵成立常备、续备、巡警等军”得出裁汰绿营、防勇,精选士兵成立新军;根据“清政府设立练兵处,总理练兵事务”得出成立练兵机构;根据“并规定招募应征、官制、
19、训练等一切制度”得出制定各项制度;根据“统一全国新军编制为三十六镇,按省分配”得出统一新军编制,按省分配;根据“清政府下令在全国一些重要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得出设立军事学堂。第(2)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清末军制改革推动了军队近代化;根据“使得中国人向来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得出改变了鄙视军人的传统观念;根据“这种新的力量对腐朽的清王朝来说,却是一对深刻的矛盾”得出新军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加速了清朝的灭亡。答案:(1)措施:裁汰绿营、防勇,精选士兵成立新军;成立练兵机构;制定各项制度;统一新军编制,按省分配;设立军事学堂。(2)影响:推动了军队近代化;改变了鄙视军人的
20、传统观念,提高了军人的地位;新军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备选习题】1.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于国有害,并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这一措施()A.打击了旧贵族阶层特权B.强化了人们的法律意识C.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行D.加强了国内的思想统一【解析】选D。题干所述是商鞅变法在思想文化领域所采取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措施加强了思想文化的统治,促进了国内思想的统一,故选D;焚烧诗书属于思想文化领域,与打击旧贵族阶层特权无关,排除A;焚烧诗书是商鞅变法的措施之一,不等于强化法律意识,排除B;焚烧诗书是措施,不是保证改革顺利推行的条件,排除C。2.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变法的
21、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推断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C.反对变法D.用人不当【解析】选B。急功近利强调变法求快求强,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错误;根据材料“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可知,宋神宗对变法动摇不定,故B正确;根据材料“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不能说明宋神宗反对变法,且与史实不符,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用人不当,故D错误。3.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
22、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师夷长技以自强”【解析】选C。19世纪末,为挽救民族危机必须进行改革自救。洋务派的实践证明,“中体西用”不能挽救中国,必须改革政治体制,不能单纯学习西方技术,故排除A、B、D;C是维新派的主张,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从制度上学习西方,符合题意。4.对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敌首),无返!”史记商君书材料二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
23、来的秩序和强权。一个巨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上具有意义。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材料三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世之有民也,固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下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2)材料二认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对秦强国措施弊端的共同认识。(3)概括三则材料作者对强国之道各自认识的立足点。【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弱则尊官,贫
24、则重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等信息并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即可;第二问从富国强兵角度回答。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一个巨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归纳回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三“其民不人”归纳回答。第(3)题依据三则材料分别从法家思想、制度建设以及民本思想回答。答案:(1)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目的:富国强兵(驱使人民为兼并战争和增强国力服务)。(2)强国之道:官僚机器高效运转形成秩序和强权。认识:剥削压迫人民(或造成“其民不人”)。(3)立足点:法家;制度;民
25、本。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
26、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改革的意义。【解析】第(1)题“主要原因”,依据材料时间信息,结合时代背景从“左”倾思想束缚、人们认为包产到户是复辟资本主义和包产到户与当时政治经济体制冲突等角度回答。第(2)题“特点”
27、,由材料信息“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概括得出。“意义”从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角度回答即可。答案:(1)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包产到户被认为是复辟资本主义;与当时政治经济体制冲突。(2)特点: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政策从限制到予以肯定。意义:改变了束缚农村生产力的旧体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改革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