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级示范高中-新都一中 高2005届学科最新试卷跟踪 教务处教学资源中心ftp:/192.168.20.2:22/北京市宣武区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 三 化 学第I卷 (共40分) 可能用到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Ne20;Mg24;Al27;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电池供电 B. 电解质溶液导电 C. Cl2使湿红纸褪色 D. 活性炭使红糖水脱色 2. 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 ) A. NaClB. CO2 C. SiO2D.
2、Cu 3.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mol D2O所含质子数为12NA B. 10克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A C. 1.8克含有个电子 D. 11.2L的含有NA个Cl原子 4. 验证某有机物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烃的衍生物,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 ) A. 测定它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B. 只要证明它完全燃烧后产物有 C. 测定其产物中和的比值 D. 测定该试样质量及试样完全燃烧后产物的质量 5. 在两种化合物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者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B. 等质量时,两者含有相同的原子总数 C. 等物质的量时,两者质量比为 D. 等质量
3、时两者都含有个分子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6. 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7. 将0.05mol下列物质置于500m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 A. B. C. D.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足量醋酸和纯碱溶液混合: B. 用氨水吸收少量的SO2: C.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石灰水: 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磷酸和KOH溶液混合 9. 常温下,0.1mol/L的一元酸HA溶液其pH1,而0.1mol/
4、L的一元碱BOH溶液中,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按D、E、B、C、A的顺序依次减小,B和E同主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A、B、D不可能在同周期 B. D一定在第二周期 C. A、D可能在同一主族 D. C和D的单质可能化合为离子化合物 11. 草药莪术根茎中含有一种色素,它的结构简式为,下面有关这种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C. 能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D. 能在NaOH
5、的溶液中水解 12. 一定温度下,在盛有一定质量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5.60g CaO,充分搅拌后静置,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烧杯底部有5.60g白色固体CaO B. 烧杯底部有7.40g白色固体 C. 烧杯底部白色固体的质量大于7.40g D. 烧杯底部白色固体质量小于7.40g 13. 将0.2mol/L的NaOH溶液50mL和0.1mol/L的H2SO4溶液150mL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为( ) A. pH1B. pH1.3 C. pH7D. pH13.7 14. 碳酸钙在水中有如下平衡:。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减少的是( ) A. HClB. C. D. 15. 制造太
6、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硅常用以下反应实现 ;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 反应是吸热反应 C. 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D. 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第II卷(共60分) 16. (共10分)在下列物质中: (1)只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2)只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是: (3)既能与盐酸、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是: (4)上述物质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因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5)上述物质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17. (共10分)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在25时) (1)组别等浓度(0.1mol/L)酸、碱溶液
7、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填7、7或7)1HCl溶液和NaOH溶液2H2SO4溶液和NaOH溶液3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 请解释第3组混合后溶液pH的原因: (2)组别相等的酸、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填7、7或7)1HCl溶液和NaOH溶液2H2SO4溶液和NaOH溶液3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 请解释第3组混合后溶液pH的原因: 18. (共6分)现有起始时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如图1所示。图1 (1)在甲容器中加入2mol三氧化硫,乙容器中加入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如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在相同的温度下(500)反应均达平衡。
8、则两容器内压强甲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甲_乙。 (2)若在两个容器中,甲中加入2mol三氧化硫,乙中加入4mol三氧化硫,起始时两容器内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反应过程中,温度保持一定。反应达平衡后三氧化硫的分解率甲_乙,理由是_,若达平衡后,甲容器内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a mol,则乙容器中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_2a mo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9. (共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电解溶液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装置如图2所示)图2 (1)若实验中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氧气的体积VL(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A、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的_和_(填正极或负
9、极)。 (2)电解开始一段时间后,在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_ _ 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 (3)实验中还须测定的数据是(填写序号)_ A极的质量增重mg B极的质量增重mg (4)下列实验操作中必要的是(填字母)_;不必要的是(填字母)_ A. 称量电解前电极的质量 B. 电解后,电极在烘干称重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 C. 刮下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铜,并清洗、称重 D. 电极在烘干称重的操作中必须按“烘干称重再烘干再称重”进行 E. 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烘干电极必须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 (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用含有m、V的计算式表示): 20. (共8分)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
10、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图3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图3 (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D的电子式: A_;D_ (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粒子,B和D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 A与B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以判断C与B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_ 21. (共10分)药用有机化合物A为一种无色液体。从A出发可发生如图4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图4 (1)写出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DF: EG: (3)A的同分异构体非常多,下列为A的几种异构体: 其中能与Ag(NH3
11、)2OH溶液反应的有:_(填写序号) 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_(填写序号) (4)上述同分异构体中的一种物质X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X可能是_(填序号);W的结构简式为:_ 22. (共6分)在标准状况下,在甲、乙、丙三种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分别慢慢加入组成相同的镁铝合金粉末,得下表中有关数据(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实验序号甲乙丙合金质量/mg255255459盐酸的体积/mL304040气体体积/mL280280448 请回答: (1)乙组实验中,盐酸(选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下同)_; 丙组实验中盐酸_,理由是(用计算说明):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3)合金
12、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试题答案】第I卷(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D2. C3. C4. D5. D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6. C7. C8. D9. C10. B 11. D12. C13. A14. D15. C第II卷(共60分) 16. (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17. (简答每题2分,其他每空1分,共10分) (1)172737 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恰好反应,生成溶液。水解溶液呈碱性,所以 (2)172737 因为是弱酸,是强酸。当醋酸溶液的等于NaOH溶液的时,醋酸溶液的浓
13、度大于NaOH溶液的浓度。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所以 18. (简答2分,其他每空1分,共6分) (1)大于;大于 (2)小于;理由:甲、乙中的开始分解后,物质的量逐渐增多,甲容器内压强增大,乙保持不变。增大压强不利于SO3的分解。所以甲中的SO3分解率小。 小于 19. (共10分) (1)负极;正极 每空1分,共2分 (2)铜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石墨电极上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蓝色变浅。 2分 1分 (3) 1分 (4)A、B、D、E; C 每空1分,共2分 (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 2分 20. (每空2分,共8分) (1) (2) 21. (共10分) (1) (2) 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 (3)、; 、 (4)X:(或) (以上每空1分,共8分) W: 2分 22. (共6分) (1)过量;不足量;(每空1分,共2分) 理由:设丙组中生成448mL气体需合金的质量为x 由乙组可知,255mg的合金与盐酸反应生成280mL气体 则 所以盐酸不足量 (2分) (2)1mol/L (1分) (3)1:1 (1分)-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