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下语文素材第五单元复习提纲∣人教.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1091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语文素材第五单元复习提纲∣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二年级下语文素材第五单元复习提纲∣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一、注意加点字的读音:一大截(ji) 羊圈(jun) 街坊(fn)叼走(dio) 端详(xin) 糟了(zo)磨坊(m fn) 既然(j)二、看拼音写字:wn yn b lo jn p l jn jio b(亡 羊 补 牢 )(筋 疲 力 尽)(脚 步)qun o mn bi zun jn du sh(劝 告) (明 白) (钻 进) (丢 失) ch jn t hu x x h ha (吃 惊) (图 画) (嘻 嘻 哈 哈)zu wi jin zhu lo sh rn hu (座 位 ) (讲 桌) (老 师) (然 后)shn qn s zhu shn bin jio d(神

2、 情) (四周) (身 边) (角 度)f xin y m bi fn wi nn (发 现) (页 码 ) (摆 放) (为 难)qin xin yun y mi zi yn i (抢 先) (愿 意) (麦 子) (应 该 )rn zhn b f t rn l k (认 真) (伯 父) (突 然) (立 刻)nn wi qn (难 为 情)三、比一比组词丢(丢失) 劝(劝告) 座(座位) 去(回去) 幼(幼小) 坐(坐车)页(页面) 抢(抢救) 麦(麦子)贝(宝贝) 枪(手枪) 表(表达)来源:该(应该) 愿(愿望) 伯(大伯)刻(时刻) 原(原来) 泊(湖泊)来源:学&科&网四、多音字

3、组词 qun(圆圈) zun(钻洞)圈 钻 jun(羊圈) zun(钻石) do(倒下) jio(角度)倒 角 do(倒水) ju(角色) fn(作坊) m(磨刀)来源:ZXXK坊 磨 fn(街坊) m(磨坊)五、按要求写词语1.一字开花。靠(靠近)(依靠)(可靠)(牢靠) 视(注视)(仰视)(视力)(视而不见) 抢(抢先)(抢救)(抢夺)(抢占) 悦(喜悦)(愉悦)(悦耳)(赏心悦目) 2.写出是近义词的词语教诲 寻找 伙伴 灾难 明亮 柔软 叫喊 道路 跳跃 寒冷 衣服 奔跑 温暖 抄写 疼痛 长久 黑暗 奇怪 破旧 坚硬3.补充词语:(筋)疲(力)尽 赏(心)悦(目)(和)颜(悦)色 视

4、而(不)(见)(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连)蹦(带)跳4.写出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画蛇添足郑人买履、叶公好龙、掩耳盗铃、囫囵吞枣自相矛盾、狐假虎威、刻舟求剑、滥竽充数来源:ZXXK5.写出和笑有关的词语微笑 狂笑 傻笑 苦笑 嘲笑笑眯眯 笑呵呵 笑嘻嘻 笑哈哈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 笑逐颜开 哄堂大笑6.近义词:来源:ZXXK巴望盼望 焦急焦虑 后悔懊悔劝告劝说 立刻马上 吃惊惊讶飞快飞速 急忙连忙 明白清楚7.反义词:急忙缓慢 高兴难过 结实松散吃惊镇定 接受排斥 仔细大意8.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厂: 厨、厕、厢、厦、愿、原、厚、压 广

5、: 座、店、床、库、底、庄、废、庙 穴: 窟、窿、窑、窄、空、穿、突、穷宀: 家、字、定、害、宵、完、宁、宇 七、日积月累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八、按要求写句子1.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例1、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既又:小明既不会打篮球,也不会打排球。例2、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连蹦带跳:妹妹骑着爸爸给她的柳枝,连蹦带跳的回家了。例3、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

6、.我过不去。”难为情:明明难为情的说:“花瓶是我打碎的。”例4、老师和颜悦色地说:“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和颜悦色:妈妈和颜悦色的对我说,做了错事不可怕,只要敢于承认,就还是好孩子。2.把句子写具体(1)他在田边转来转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2)他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他(赶紧)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3.按要求写句子(1)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改为“被”字句)羊被从窟窿钻进去的狼叼走了。 (2)那条河很浅。(改为反问句)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九、理解课文1.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急于求成不会有好结果。2.亡

7、羊补牢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犯了错误或者做了错事,及时改正还不晚。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

8、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3.画杨桃这篇课文,老师告诉大家看问题或事物,看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要实事求是。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