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火耕 B刀耕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2唐朝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某种农具“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种农具最有可能是()A耦犁 B耧车C曲辕犁 D筒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获取信
2、息的重要途径。本题关键信息是“辕之上又有如槽形曰评入土也深江东之田器”,再根据“唐朝”这一信息判断即可。3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与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B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C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D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税制改革并没有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但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合法化。而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4“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A
3、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C有利于社会合理分工 D加大社会贫富悬殊答案D解析本题关键词是“井田废(即废井田)”,根据有田者(土地所有者)以至于富强,耕者(贫民)以至于穷饿而无告判断,苏轼强调的是废井田加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5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A民间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外国贡品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且供贵族、皇家消费。6某博物馆陈列着下列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图一邢窑白瓷图三清代彩瓷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负盛名B清代彩瓷生产水
4、平提高C明朝中后期烧制出多种彩瓷D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走向衰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迁移能力。唐朝时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图二手工业生产场景正说明中国制瓷业水平提高,故D项错误。7青瓷与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历代均有不少吟咏它们的诗句。下列唐诗形象描绘出青瓷特征的是()A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C.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D.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答案B解析A、C是对白瓷的描写,D反映的是烧制陶瓷时烟火冲天的壮观景象。B形容越窑秘色瓷(青瓷的一种)的釉色青翠莹润、如冰似玉,
5、像秋天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故答案为B。8收藏家张先生要以下列瓷器按制瓷成熟技艺出现的先后为序展示给客人,正确顺序应是() 青瓷白瓷青花瓷A. B. C. D.答案A解析是东汉;是北朝;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为瓷器的主流。9“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其产品用途是()A.出售 B.自我消费C.向政府交纳赋税 D.捐赠礼品答案B解析由裁剪做衣裳为公婆、丈夫可知,其产品的用途是自我消费。10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
6、是()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答案B解析从题干信息“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江浙一带出现农业区域化的特点,在这些地区,农产品大量投放市场,专业性的工商业市镇出现,故选B项。11市署是唐代在长安和洛阳设立的管理市场的机构,主要管理财货交易和度量器物,有责任辨别商品的真伪和轻重。市署的主要官员“令”,级别相当于大县的行政长官。对上述信息分析有误的是()A.唐代长安、洛阳商业发达B.唐代政府加强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C.唐代市场管理借鉴了一些汉代的做法D.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答案D解析在唐朝,
7、商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还不能说是主要来源。到两宋时期,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12“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西汉长安 B.唐朝洛阳C.北宋开封 D.南宋临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状况最早应该出现在北宋。13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A.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C
8、.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D.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答案C解析整个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据此排除A、B两项。受传统经济政策的影响,商人的身份地位一直不高,且D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城市的职能在最初以政治职能或军事职能为主,从材料可以看出,其经济职能的色彩开始强化,故C项正确。14山东省聊城市的山陕会馆(见下图)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的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清代商贸史运河文化史清代商帮的发展史A. B. C. D.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所提供的时间和建筑者,可以判断是正确的。由于这一会馆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这一
9、种文化的出现与运河的商业价值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是一种运河文化史,因此也是正确的。15据说晋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读书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过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的进士。这说明晋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贾而好儒 B.海纳百川的度量C.行道多多、全民经营 D.学而优则贾答案D解析贾而好儒即诚、信、义的商业道德;海纳百川的度量即开放包容的心态;C项意思浅显,材料没有体现。 “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即是说学而优则贾。16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之后你会首先考虑把这钱用来()A.广置田地 B.放高利贷C.兴办手工作坊 D.娶妻纳妾答案A解析统治者坚持抑商政策,
10、迫使一些商业资本转而投向土地剥削之中;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地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17某同学对明朝中叶以后的民营手工业进行专题研究。以下哪一项可以成为其首选素材()A.高转筒车 B.素纱单衣C.秘色瓷 D.花楼机答案D解析A为宋代的农业灌溉工具,可先排除;B出现在汉朝;C出现在唐朝;D出现于明朝中叶以后,专门用于织造精细的丝织品。18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 B.明代苏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
11、.唐代关中地区答案B解析佃农比例较高,表明租佃制的盛行;工场主的比例较高,表明手工工场的大量出现,这一现象出现在明清之后。综合上述信息判断选B。19“推动这个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十七世纪的大约前半个世纪里,即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所怀抱的不满情绪。由于这种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马克思)这一政策是指()A.重农政策 B.抑商政策C.农商并重 D.闭关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及学生的辨析能力。从“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一句分析。20“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
12、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地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答案C解析由朝贡贸易与抗倭斗争的联系可得出C项正确;A、B两项表述错误,可以排除;“海禁”政策推行于明初,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尚未出现,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6分,共50分)21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铁锄 铁犁铁镰材料二
13、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材料三(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1)依据材料一,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6分)(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6分)答案(1)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
14、善;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2)盐铁官营。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3)规模大(投资大),分工细,雇佣劳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本抑末和海禁闭关政策。22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五谷丰登,莫高窟陕西剪纸六畜兴旺“耕作图”“男耕女织”材料二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族,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贩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
15、地缘组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材料三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1)请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5分)(2)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我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简要介绍明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5分)(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4分)(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这一现象
16、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4分)答案(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金属冶炼业方面用焦炭冶铁流行开来;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私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出现手工工场)。(3)商人群体形成;工商业市镇兴起。(4)变异: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趋向:向工业文明演进。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
17、。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吴自牧梦粱录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4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6分)(3)分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6分)答案(1)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发展。(2)表现:时间、空间均不再受限制(答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3)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及闭关锁国的趋势加强,难以使宋代的商业革命对后来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