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练习(三)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蔡伸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本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 本词下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 ,辩乎荣辱之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 ,不知东方之既白。其身正, ;
2、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但使龙城飞将在, 。五、现代文阅读(20分)蝉声郭枫我爱听蝉,打从很小的时候起。 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 夏,丰富着哪!在黄河两岸,那大平原,可真是正正式式的大平原,那么平整!那么辽阔!让你张大了眼睛看也看不到边。平原没有边,翻滚在平原上的麦浪也没有边。麦浪,像浩瀚的海洋,摇荡啊摇荡,摇荡着那些庄稼汉的欢笑,摇荡着那些青布包头的大姑娘们的希望,摇荡着那些像石头一样的孩子们傻傻的梦想。麦浪,在六月的阳光下,闪烁着无边无际的金黄。不,闪烁着的是遍地的黄金。 太阳可厉害着哪!它不许人们躺在床上做梦。太阳,漫天地撒下了毒花花的火
3、,燃烧着大地,燃烧着夏天。而蝉儿们是太阳的号手,一大清早,当地面开始蒸腾起热雾,它们便大声地嘶喊:起来,属于土地的人,到田间去。去啊!去收获那满地的黄金,去收获你一年的辛勤。 庄稼汉成群的像一阵风似的出发。麦田活动了,那些牛一样的汉子,收割的镰刀比着快,飞扬的山歌比着响。太阳,把兴奋搽在他们的脸上,蝉声起劲地作着拉拉队。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在太阳能把人烤焦的三伏天,看哪!那一树青条的老柳,垂挂着多少殷勤。赶着路的,做够了活儿的,来吧!到绿阴里来,到柳丝中来,到蝉声里来。这里有的是成缸的绿豆汤或大麦茶,别问是谁家的,你只管喝吧!喝着凉茶,听着蝉声。蝉声在枝头,蝉声在心头,撒给你满身的清爽。
4、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日正当中,老牛在树下嚼沫,老人在树下打盹,上半天忙累的人,用斗笠盖着脸,东倒一个,西歪一个,各自去寻梦。麦场上,曝晒着新收的小麦,黄澄澄的,每一个颗粒都散放着希望的光彩。心房中,存放着祖传的敦厚,傻乎乎的,每一张脸,都流露着自得的颜色。那一片恬静,一片安详!谁都知道:啄食着的小鸡知道,散步着的小猫知道,连呆模呆样在一旁喘着气的小花狗也知道。可是,谁也无法说得出来,谁也无法描画得出来,只有蝉,才会高踞枝头,吟着赞美的诗篇。 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当小麦收割之后,高粱便连天地扯起了“青纱帐”,青纱帐是孩子们的儿童乐园,他们的儿童乐园不要票,不要票却送给人大把大把的快乐。孩子们
5、在青纱帐里追逐、打滚、采食甜甜的野甘蔗。热了,累了,跑向那古老的黄河,开始另一场战争,然后转移阵地,大伙儿呼啸着去进攻果林或瓜园,蹲在那种很原始的瓜棚下,随便地去享受瓜的甜美。一切都满足了,才班师回家。沿着高榆老柳的浓阴,一路追逐着蝉声;而蝉声,却又一路追逐着他们。 那一片蝉声,真美。 那一片蝉声是图画,那一片蝉声是音乐;画许多绿色的记忆,谱无数优美的灵魂。 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读着蝉的歌唱,吮着泥土的乳汁,快乐而又痛苦地成长起来的人们,都喜爱那一片泥土的芳香,懂得蝉声中那种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 在黄河两岸,那些褪了色的城,那些灰黯黯的村落,那些泥土路,那些守信用的花朵都像课本,都像
6、蝉声,向我们述说同样的故事:生活,应该恬淡、勤恳和拙朴。而那无边的大平原,那浩浩荡荡的黄河,那飞扬着的黄沙,狂舞着的白雪,和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的风暴,却又教给我们另一种榜样:人啊,应该活得爽快,死得坚强。那些把根扎在黄土地的人们,生与死,都有着绚丽的光彩,如这热切的蝉声。(1968年写于台湾)12第一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13第七段的画线语句描写了夏日正午蝉的鸣叫,请分析其表现特色。(6分) 14“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4分) 15.本文不仅写了蝉声,还写了与蝉声相关的人事,请探究“蝉声”中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意蕴。(6分) 四、文言文翻译众
7、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语文练习(三)10(1)木叶下、菊花黄;(2分)比喻。(1分)(2)表现诗人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为下片感怀做铺垫(或与下片的凄凉形成对比)。(3)英豪凋亡;年岁已高;飘泊他乡;功业未就。(每点1分)12第一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答案:点题(或“照应题目”)(1分),奠定了全文的热烈、深情的感情基调(2分),给读者以悠远的
8、时间感,引出下文对儿时听蝉的描写(1分)。13第七段的画线语句描写了夏日正午蝉的鸣叫,请分析其表现特色。(6分)答案:运用了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答出两种即可);将小鸡、小猫、小花狗的沉默与蝉的鸣叫形成对比,反衬蝉的热切;整散句结合,富有音韵美。(每点2分)14“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4分)答案:蝉声中包含了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教我们学会恬淡、勤恳和拙朴地生活,教我们拥有活得爽快、死得坚强的生活态度。(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 15本文不仅写了蝉声,还写了与蝉声相关的人事,请探究“蝉声”中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意蕴。(6分)答案:对蝉的喜爱与赞美。赞美勤恳、质朴的农人和淳朴的民风。对民族性格中的恬淡安乐与坚强抗争的颂扬。隐含着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思念。(每点2分,答出三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