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民众自发抗日1淞沪会战的意义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的成效3抗战提高中国国际地位4解放战争重庆谈判的意义5全面内战的爆发6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涌现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救国军”“抗日义勇军”“军民自卫义勇军”“民众自卫团”等各种武装。这表明()A.东北民众自发抵制日寇侵略B.抗日救国组织得到广泛支持C.政府需要联合各种抗日力量D.东北民众贯彻全面抗战路线解析:A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义愤填膺,民众在东北建立了多支抗日武装,自发抵制日寇侵略,A
2、项正确;材料只是说出现了各种武装,并没有体现出其得到广泛支持的信息,B项错误;这些民众自发抗日武装的出现,与政府没有关系,C项错误;全面抗战路线当时还未提出,D项错误。【新知生成】 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这些义勇军是东北人民在国破家亡情况下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的总称,组织名目不一,没有统一的领导。抗日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2.(2018河南郑州质检)七七事变后,日军想在华北范围内,以强大的军事打击,速战速决,迫使中国屈服。因此,淞沪战役打响后,日方最初仅想以第3、第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应对,但随着对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意图的逐
3、渐明了,而向上海增派兵力。这一材料()A.说明了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B.证明了日军扩大侵华战争是迫于无奈C.反映了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D.体现了日本在侵华的战略上比较被动解析:C材料表明当时日本的战略重心在华北范围,当时日本并没有向上海派遣重兵的计划,只是“中国军队决心在上海大打意图的逐渐明了”后,才增派兵力,这表明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作战计划,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信息不能说明中国政府对抗日有充足的准备,A项错误;日本蓄谋侵华已久,意图灭亡中国,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日军作战计划被打乱,并不表明日本在侵华战略上比较被动,D项错误。3.(2018福建福州质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
4、创建了一所特殊学校日本工农学校。从1940年至1945年,有近500名日军战俘在此接受教育,其中绝大部分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日本人在华的反战组织。这表明()A.根据地的教育体系趋于完善B.侵华日军厌战情绪滋长蔓延C.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取得成效D.正义战争必将获得广泛支持解析: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中国建立了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团结日本战俘,让他们为抗战贡献力量,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不是阐述教育体系,A项错误;题干中这部分侵华日军不能代表整个的侵华日军,
5、B项错误;材料仅说明部分日本战俘为抗战服务,不能代表“获得广泛支持”,D项错误。4.(2018广东汕头二模)1943年10月,美、苏、英三国开会讨论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问题,并计划发表共同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当时指出:“如果在宣言问题上排除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方面都会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由此可知,中国()A.在反侵略战争中提高了国际地位B.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战后国际秩序C.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全面反攻阶段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负的关键解析:A材料中赫尔的话表明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方面会很不利,说明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A项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C项是在1
6、944年,D项与史实不符。5.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A.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B.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的实力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解析:D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是结果,故A项错误;谈判并未直接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错误;C项说法太绝对,故错误;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和
7、平、民主的诚意,为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主动地位,国民党若发动内战,将会在政治上、舆论上陷入被动,故D项正确。6.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有充分的信心。据此可知,当时的斗争形势是()A.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解析:C根据材料“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可知当时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故C项正确;A项属于国民革命时期,与材料不符合,故错误;B项与材料不符合,故错误;新民主主义
8、革命取得胜利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材料二(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古、
9、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古、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孙中山全集材料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1)根据
10、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归纳为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根据材料一“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归纳为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宣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民
11、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归纳为排满兴汉,根据材料二“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归纳为五族共和,根据材料二“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归纳为中华民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合汉、满、蒙古、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归纳为民族融合,根据材料二“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归纳为建设一个文明的中华民族,根据材料二“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古、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归纳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第(3)问,根据材料三“各党各界,
12、团结坚固”归纳为促进国共合作,根据材料三“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归纳为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根据材料三“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归纳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材料三“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为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答案:(1)原因: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广泛宣传;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历程:排满兴汉五族共和中华民族。核心思想:民族融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建设一个文明的中华民族。(3)作用:促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