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高二 教学内容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师个案学生笔记学 习目 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学 习重 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学 习难 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学 习方 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一)、荒漠化1概念: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湿润地区的 现象,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2、主要表现:
2、 _退化、_退化、_退化而引起的_化、_化和_化。3、影响: 已成为当今_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_的陆地、_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_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范围:(1)从地形区看: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_ 以北,包括 高原、 走廊、 盆地、 盆地。(2)从行政区划上看:大致包括 、 、 北部、 大部。(3)从气候上看: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2、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西部东部 海陆位置距海 距海
3、地 形高达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 辽阔坦荡的高原气 候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有的不足50毫米,分别属于 、 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属于 区。草场载畜量低高自然景观大片 和 农业特色绿洲农牧业灌溉农业、草原畜牧业3、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表现:(1) 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2) 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3) 日数多,且集中在 季节,有益于风沙活动。(三)、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说明: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_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_
4、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来自于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_、_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图2.5)人为因素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主要危害过度_能源缺乏地区把_作为解决燃料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过度_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_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5、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绿洲: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次生盐渍化形成: 由于_落后,_不当 干旱气候条件下_,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预防: 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 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 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泊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图2-6)。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
6、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没和荒漠化防治【合作探究】:1、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形成。(2) 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荒漠化的原因 【当堂检测】: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本土流失面积的62.5 %,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国土面积的
7、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2我国为防治荒漠化而实施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防护林工程是 ( ) A沿海防护林 B“三北”防护林C太行山绿化工程 D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林 3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 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 D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4、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B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 C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D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反馈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