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49KB ,
资源ID:50916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0916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第2课时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第2课时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doc

1、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想。西汉时期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的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唐代在儒家思想中又渗透了佛教思想,宋明理学则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这主要说明了()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B.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C.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改造D.我国的各种文化流派最终会融为一体【解析】选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排除; D中“最终会融为一体”的说法不符合现实,不选;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够做到兼收并蓄,A正确。【补偿训练】回文诗是中国文苑的一朵

2、奇葩,如春正读: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逆读: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A. B. C. D.【解析】选C。汉字独具特色,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故选;中“难以逾越”说法错误;中“兼收并蓄”材料中未体现。2.对如何传承、发展、用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一套方法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

3、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告诉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它既是社会财富也是社会包袱运用其去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利用其精华同时也要克服其糟粕A. B. C. D.【解析】选B。由材料中“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可知符合题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财富,落后的消极的传统文化是社会包袱,不能笼统地说传统文化既是社会财富也是社会包袱,更不能笼统地说运用它去促进社会发展,表述不科学,排除。二、非选择题(共10分)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智慧一路走来,款款而行。“礼之用,和为贵。”和平是中国展现给世界的第一印象,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法则。中华

4、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有着5 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精神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本着和平、和睦、和谐的精神追求,困扰西方世界上百年的一个个命题,被中国智慧一举廓清。中华文明古国,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卓越的东方智慧,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元素。【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里找出关键信息。“有着5 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

5、”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精神追求”“秉承包容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困扰西方世界上百年的一个个命题,被中国智慧一举廓清。中华文明古国,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卓越的东方智慧,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答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类情怀,又秉承了中国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智慧。(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其中的一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

6、运共同体。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4.绍兴市有茴香豆、嵊州小笼包等民间特色食品。假如应邀到友好城市日本福光町(现为南砺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尊重差异,文化共建,文明共享C.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D.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解析】选C。绍兴市的民间特色食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到日本举办传统美食节,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各民族文化求同存异,相互尊重,C符合题意。题干主要说明绍兴的传统美食,弘扬传统,但没有涉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A不符合题意。题干主要强调的是文化交流,并没有体

7、现文化共建和文明共享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文化交流,并未体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内容,D不符合题意。5.(2020天津等级考)徜徉古镇杨柳青,声声古琴音从青砖灰瓦间溢出,沿运河两岸流淌,一幅隽永的文化长卷就此舒展。石家大院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孕育了大院文化;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声名远扬的木版年画,滋养着吉祥文化。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借助传统建筑和传统工艺得以传承在世代相传中从未改变A. B. C. D.【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文化载体、文化传承。徜徉古镇杨柳青,声声古琴音从青砖灰瓦间溢出,沿运河两岸流淌,一幅隽永的文化

8、长卷就此舒展。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借助传统建筑和传统工艺得以传承,正确;说法错误,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中的“从未改变”说法错误。【补偿训练】南方某大学让入学新生写弟子规读后感引起社会热议。赞成者认为弟子规中讲述的守则与规范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礼仪之举,是当下已经缺失并且亟须传承的文化传统。而反对者认为这是摧残孩子的心灵,是利用传统文化否定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对待传统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全面改造传统文化,创建新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应坚持创新是主要的,而继承是次要的原则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发

9、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A. B. C. D.【解析】选D。说法错误,排除;符合题意,对待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非选择题(共10分)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安徽泾县的宣纸颇负盛名,宣纸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材料二宣纸从原料制作到成纸历时两年多、100多道工序。宣纸按加工方法分为原纸和加工纸。按纸张洇墨程度分为生宣、半熟

10、宣和熟宣。熟宣是采用特种再加工技术形成更多花色品种的加工宣纸,分蜡宣、矾宣、色宣、色矾宣等百余种。书法和写意画用生宣,工笔画用熟宣。(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4分)(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安徽泾县宣纸的文化价值。(6分)【解析】第(1)问需要审读材料,根据关键信息“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可以得出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第(2)问可以从宣纸制作工艺对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宣纸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作用等方面组织答案。答案:(1)“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2)宣纸制作工艺复杂,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因此对传承中华文明,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重大意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