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7、海中救援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教时第 1 教时教师 徐洁教学目标(2) 认识11个生字;描写5个汉字;重点理解“气喘吁吁、精疲力竭”等词语的意思。(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救援队长、汉斯、汉斯母亲的不同语气。(4) 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救援队长、汉斯、汉斯母亲的不同语气。教学难点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多媒体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讲)学生活动(练)调整意见引入(1) 媒体导入,揭示课题。1、 播放海难录像。媒体出示:海难图片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2、?感受到什么?2、 师引读第一节:也是这样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海上的暴风掀翻了一条渔船。在紧急关头船员们发出了求救信号。3、 师:于是,一场感人至深的海上救援开始了。媒体出示课题。学生观看后谈感受。齐读课题。过程(2) 自学字词,整体感知。1、 过渡:当人们收到了警报,是怎样开展营救的,又发生了什么故事?请你们按照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媒体出示自学要求:(2)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3) 同桌互读生字组成的词语。(4) 轻声说一说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媒体出示:营救 搏斗 抵达 懈怠 警报 依靠 精疲力竭 气喘吁吁 板书:汉斯 汉斯母亲 村民们(3) 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3、(一)重点学习课文4、5小节。1、 师:在救援中,16岁的汉斯挺身而出,给许多小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先来学习这两节。媒体出示:4、5小节。新- 课 -标- 第 -一- 网2、 生自读4、5节,媒体出示:要求:(1)圈圈划划印象深刻的词、句。(2)读出汉斯和汉斯母亲的不同语气。媒体出示: “求求你不要去!你父亲十年前在海难中丧身,你哥哥三个星期前出海,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哇”!媒体出示:“ 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板书:挺身而出想象说话。(1)师述:母亲望着汉斯消失在黑暗中的坚定的背影,进入
4、漫长的等待。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这一个小时,比永久还永久。(2)一个小时怎么会比永久还永久呢?(因为母亲分分秒秒都在受煎熬,感到时间过的特别慢。)师小结: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汉斯要去的地方又是那样危险,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母亲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祝福。板书:默默祝福 (二)学习课文2、3节。一、 师过渡:在这次海上的救援中,还有许多的村民和汉斯一样带着亲人的牵挂和祝福,与大海搏斗,亲人们也都默默支持着他们,请大家来读一读2、3节。2、媒体出示: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两段话,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板书:齐心协力4、 总结:这些可爱可敬的人,在困难面前,舍己为人,齐
5、心协力终于让死神也退缩了。当母子团聚,亲人重逢时,那一番情景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4) 复习字词,指导写字。1、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举起灯笼,为勇士照亮回家的路好吗?2、所有遇难的人都得救了,他们顺利抵达沙滩。(5) 课外拓展,情感升华。师:这是发生在丹麦一个小渔村的真实故事他的作者克拉克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与大家一起分享:媒体出示:只有愿意付出关爱,你身边的世界就会明亮起来。师:是爱让他们战胜了困难,是爱让他们重逢,是爱让他们创造了奇迹。因为有爱,狂风大浪也会退去。因为有爱,艰难险阻也无法抵挡前进的步伐。因为有爱,死神也望而却步。因为有爱,一起迈向幸福的旅途。六、布置作业:1、生自
6、读课文,师巡视指导。2、学习字词。(1)读新词,要求读准字音。(2)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重点读音:营是后鼻音。懈读xi;吁吁读xx重点字形:抵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漏了。重点词义:精疲力竭(媒体出示:精疲力尽是它的近义词)、懈怠的意思。2、 交流:汉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汉斯母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村民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 。指名分节读。其余同学听一听,他们有没有做到字字音准,句句通顺。学习生字:哀媒体出示:“哀”的字形与笔顺。交流指导学生体母亲爱子,不忍心再一次失去亲人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汉斯的勇敢、坚定。分角色读4、5节,读出母子说话时不同的语气。她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小朋友展开想象来说一说。媒体出示:母亲望着汉斯消失在黑暗中的背影,她 。(说话练习,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齐读。营救( ) 抵达 ( )懈怠( ) 精疲力竭( )媒体出示:写着词语的灯笼,学生认读。指导书写“抵”。X k B 1 . c o m学生齐读。(1) 抄写生字新词。(2) 把故事有感情地讲给父母听。*写话:母亲盼儿归来的情景,或选文中最喜欢的一个词写话。课堂总结板书设计7、海上救援汉斯 挺身而出汉斯母亲 默默祝福 爱,无声 村民(救援队) 齐心协力教学札记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