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历史课件:1.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823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46页
2012历史课件:1.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阅读教材P17第1、2自然段、知识链接,并结合以下材料:那时,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探究分析:(1)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存在哪些危害?提示:是秦速亡的原因。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妨碍皇帝行使权力(强化皇权)。(2)明太祖“罢相”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3)丞相的废除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2.阅读教材P17第4

2、自然段及下列材料: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神宗实录卷511页 探究分析:(1)内阁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始终不是明朝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它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2)内阁的设立有何影响?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发展趋势?提示:影响:明朝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明代政治日益黑暗。趋势:封建制度渐趋衰落。1.阅读教材P18第3、4自然段及P18插图清代军机处值房,结合以下材料: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这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3、。”探究分析:(1)军机处的职权如何?说明了什么?提示:职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说明:军机处不是“决策”机构,它只是将皇帝的旨意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2)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提示: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3)军机处有何特点?提示: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精:军机大臣均为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更为明显;速:办事效率高

4、。2.阅读教材P18第4自然段及“知识链接”。探究分析:清朝除设军机处外,还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皇权?提示:密折制;大兴“文字狱”。知识点1:内阁制度的形成 1.(2010江苏学业水平检测)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之所以废除丞相是因为相

5、权严重威胁皇权,废丞相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B项与史实不符,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出现。2.(2010广州高一检测)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描述了明太祖的“辛苦”,因为废丞相后,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出现,致使皇帝自感“不如江南富足翁”。C项主要是围绕“担忧”而采取的措施,与题目

6、无关。B项是清代设立,D项六部也是前朝已有,故排除B、D两项。知识点2:军机处 3.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的推行 B.丞相制度的废除 C.内阁地位的上升 D.军机处的设立【解析】选D。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信息“清”、“乾纲独揽”等信息可知是指清朝雍正帝时期设立的军机处。4.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这是说军机处()A.效率高 B.机构

7、干练 C.保密性强 D.决策权有限【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只准”、“不准”、“不许”等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军机处的一个特点是保密性强。5.(2010厦门高一检测)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专题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丞相早在明太祖时就已经废除,所以清代不会出现丞相与军机大臣权力

8、制衡的情形。知识点3:清朝的边疆政策 6.清朝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其中“改土归流”是指()A.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理 B.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C.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 D.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统治【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改土归流”是指政府收缴土司印信,委派有任期的朝廷官员进行地方管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

9、政体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 材料三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备)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2)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3)据材料三,写出明朝中期内

10、阁大臣的地位和职权。(4)结合上述材料,比较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解析】材料解析题解答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对唐朝、明朝丞相的使用、存废进行考查。第(1)题考查对丞相作用的看法,材料一中“宰相筹划,于事稳便”和材料二中“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专权乱政”可以看出态度是截然不同的。第(2)题唐太宗的办事程序是先“宰相筹划”然后“奏行”。明太祖是“罢相稳当”。第(3)题注意材料三中“拟旨”帝必“审定更易以示明断谯让(责备)”,而“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第(4)题紧扣中央集权统治的中心是皇权,一切都以属于皇权来回答。答案:(1)唐太宗认为宰相可提高行政效率,

11、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则认为丞相是动乱的根源。(2)唐太宗是由宰相等先集体议政,然后皇帝决断。明太祖是废丞相,中央各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由皇帝直接管理。(3)协助皇帝草拟政令,表面上官位相当于宰相,实际上完全依照皇帝的旨意行事。(4)相同点是皇权至高无上,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不同点是唐太宗注意协调,发挥相权的辅佐作用;明太祖把君主制与宰相制对立起来,为维护皇权的绝对权威,废除丞相。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0泰安高一检测)右图为一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请问这位老师正在介绍哪一朝代中央政制的特色()A.汉代的三公制 B.唐代的

12、三省制 C.宋代的三司制 D.明代的内阁制【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 材料中“内阁”这一关键信息,反映了当时已废除丞相,实行内阁制。故选D项。2.(2010扬州模拟)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了专制皇权的强化 B.规范了内阁机构的运作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

13、材料中“十恶”重罪都是反对君主的。由此可知,其不允许背叛君主,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强化。3.(2010泉州模拟)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朱元璋设殿阁大学士帮助自己,但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4.自秦汉以来就采取了集权于上而分析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

14、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 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这一信息。5.(2010苏北四市模拟)“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 参与国事决策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B.C.D.【解

15、析】选C。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因青海战事,雍正选取亲信参与国家大事,但军机大臣只是备受笔录,并无实权。均是对材料的正确表述,表述错误。6.(2010西安模拟)乾隆皇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这表明当时清政府()A.听任西藏落后 B.对西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C.对西藏实行改土归流 D.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相沿旧习”可知。7.下列古代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出现与清朝“改土归流”政策的作用相类似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解析】

16、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改土归流”把地方管辖权从世袭的土司手中收归中央。郡县制的实行实现了由地方分权(分封制)到中央集权的变化。8.明朝人张岱在夜航船文官补服中写道:“一二仙鹤与锦鸡,三四孔雀云雁飞,五品白鹇惟一样”这主要反映了()A.中央集权强化 B.等级制度森严 C.宗法色彩浓厚 D.皇权至高无上【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材料主要体现不同级别的官员其补服图案有严格的规定,绝对不能僭越,这反映了等级制度的森严;A、C、D均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选B。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宰相作为皇

17、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 明太祖以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的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请回答:(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点?(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8分)(4)你怎样理解

18、材料四中的观点?(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中君权与相权这对矛盾的发展历程,涉及了秦、汉、唐、宋、明、清几个主要朝代。题目难度不大,掌握相关史实回答即可,但是必须对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较好地解决第(3)、(4)题。答案:(1)相权受到限制和削弱,皇权得到加强。(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3)没有实质意义。原因:内阁属皇帝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不是一级行政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所以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4)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宰相废除后,形成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