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测评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760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测评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测评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测评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小卷(九)1.B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传统手工纺织业衰落,故选B。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政府政策的变化,C项错误;材料反映传统小农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D项错误。2.A解析 根据题目中“随着五口通商的开始,清朝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得出,近代中国人抓住五口通商的机会进行了商业贸易,故选A。近代最早的民营企业出现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B项错误;题目的设问是促进中国商业发展的原因,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贸易中心转移的问题,D项错误。3.B解析 注重吸引民间资本与材料中“不得不适应时势,改为招商轮船”相符,故选B。无视华

2、资流向与材料中“不得不适应时势”“招商”不符,A项错误;竭力防范官僚和商人沟通与材料中“初创之意在轮船招商”不符,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无商船可领”“遂不得不适应时势”不符,没有涉及加强对民族资本的控制,错误。4.A解析 “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说明只许官商合办,不允许私人办企业,这显然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此举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材料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符,B项错误;此举抵制了外商在华势力的扩大与材料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符,C项错误;此举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与材料限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符,D项错误。5.C解析 材料“推崇通过商战来维护利权”和“实现富

3、国、强国”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故选C。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传统的重义轻利观改变为义利并重,而不是学习西方,A项错误;材料仅仅描述洋务派的义利观,并没有说明这种义利观带来的结果,B项错误;传统的观念是重义轻利,而材料中“同时倡导求利”“兴办实业来求利”,都不同于传统观念,D项错误。6.C解析 题干材料说明民族工业发展一是缺乏社会环境支持,二是面临封建势力的打压,故选C。由材料不能推断出近代工业与传统行业难以共存,且A项与史实不符,错误;材料分两层意思,一层体现了传统手工业者对机器缫丝厂的破坏,另一层说明封建官员对机器缫丝厂的打压,B项仅反映了第二层信息,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错误。7.D解

4、析 由“从18951913年,全国有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企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可见,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很快,故选D。根据“从18951913年,全国有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企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无法得知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情况,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得知自然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贸易中心的变化,C项错误。8.C解析 据材料“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改变了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的传统;清政府还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商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出这

5、一措施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选C。材料只是说设立了商部,并没有涉及其他国家机构的变革,不能说出现根本变化,A项错误;“实业救国”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展的挽救民族危机,创办实业的活动,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设立商部和政府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商法,D项只提到法律,D项错误。9.B解析 材料中学生纷纷表示要使用国货的场景,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提倡国货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爱国运动,故选B。材料是女鞋广告,它借用了课堂的场景,不是民国教育中商业色彩浓厚的表现,A项错误;从材料可知群众对国货的支持,但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不是社会共识,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人用一个课堂的场景来做广告,不能反映民族资本

6、家对教育的支持,D项错误。10.A解析 由题干中“开始使用非人力驱动的机器设备”“中国现代工厂数量达3167家”推知,近代中国工业机器化程度提高,符合近代化因素增加的特点,故选A。题干未提及中国工业发展严重依赖列强资本,B项错误;题干未提及中国是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资本输出市场,C项错误;1911年和1933年都不属于北洋政府时期,D项错误。11.A解析 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华,与材料中“1935年”“1937年”“建设一个重工业区,以充实国防力量”相符,故选A。1934年10月,中共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与材料中“1935年”“1937年”不符,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

7、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中“1935年”“1937年”不符,C项错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与材料中“1935年,国民政府成立”不符,D项错误。12.C解析 解放战争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严重,出现材料中盲目抢购的现象,故选C。材料只是反映西药药房门前挤购人数多,看不出得病者人数的多少,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政府对药品的态度,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商品是哪国的,D项错误。13.(1)商业活动范围广,存在长途贩运;商品种类多;有贩卖人口现象;长安是全国性商业中心;商业环境差,商人缺乏安全感;商人逐利,能够苦中作乐。(2)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教育的进步;对外联系加

8、强。(3)经济制度、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劳动者地位、生产收益、个人情怀等。解析 第(1)问,从商业活动的范围、类型、商品种类、社会环境、商人思想等方面总结。第(2)问,从内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教育的进步)和外部(对外联系加强)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3)问,从国家(经济制度、国家政策)、社会(社会环境)、个人(劳动者地位、生产收益、个人情怀)等角度进行分析。14.示例一:主题:外来入侵和民族危机加深丰富了“富强”一词的内涵。论证:鸦片战争后,中国战败,一小部分的有识之士见识到英国的强大,开始开眼看世界,从而将“富强”的适用范围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部分有识之士

9、意识到中国的“器物”不如西方,掀起了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富强”的含义从经济领域拓展到军事领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意识到除了学习西方的技术之外,还应学习西方的制度,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赋予“富强”政治性的含义。总结:综上所述,“富强”的适用范围从国内拓展到国外,其内涵从经济领域延伸到军事、政治领域,反映出外来入侵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冲击不断加强,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示例二:主题:“富强”一词使用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近代国人救亡图存的路径。论证:19世纪6080年代,“富强”在工商和国防两方面的积极内涵反映出部分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的诉求

10、,他们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在器物层面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中国近代化。19世纪90年代,“富强”含义开始拓展到政治领域,反映出国人在甲午中日战争惨败后,意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20世纪初,“富强”一词政治含义的拓展,反映清政府在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后的奋发图强,希望通过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等改革来维持统治。但另一方面,“富强”一词使用次数的减少也反映出革命派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从改革转向革命,试图推翻清王朝,建立平等的社会。总结:综合以上所述“富强”内涵的变化,洋务派、维新派、清政府及革命派试图通过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在器物、

11、制度层面逐步深入地向西方学习,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示例三:主题:社会思潮的演变影响了人们对“富强”的评价。论证: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提倡重义轻利的观念,所以重利的“富强”观念遭到世人的贬低。明末清初,针对明末空谈心性的弊端,部分思想家冲破理学的束缚,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富强”观念得到部分人的认可。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马克思主义者要求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维新运动因为维护封建政权清王朝,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对象,这导致“富强”一词迅速贬义化。总结:综上所述,受不同时期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对“富强”的评价或褒或贬,客观上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解析 首先,解读材料信息,提取具有相同主题的不同信息;其次,围绕主题,结合时代背景(史实)对每条信息进行逐一解读;再次,对信息与主题的线索串联总结;最后,组织成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