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7 课 人教课标版 解放战争 Contents Page目 录 页知识点一 争取和平民主 知识点二 国共内战 知识点三 战争胜利 史实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结果: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全面内战爆发。双十协定重庆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中原阶段 时间 概况 战略防御 1946年6月1947年6月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1948年9月 刘伯承、邓小平率解放军主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 1948年9月1949年1月 发动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2、渡江战役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挺进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易错提醒(1)战略反攻是指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战略决战是指三大战役,最终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2)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但并不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意义(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迎来了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3、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3)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 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两党关系恶化直至破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的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两党就会走向对抗。国际环境的影响:有利的国际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而不利的国际环境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史料一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
4、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摘自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8月1日讲史料 导读 史料表明两党阶级利益不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决定了两党关系的变化。史料二 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 讲史料 导读 史料反映了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影响两党关系的变化。史料(2012海南高考,节选)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
5、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练史料(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6、的原因。答案(1)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2)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探究1(2014安徽高考)右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AB C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图中的战役地点和所处的时期进行判断。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属于战略决战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属于战略反攻时期;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按照历史进程顺序排列可知是。答案
7、 B 2(2012江苏高考)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解析 从“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等关键语句判断,此事件发生在1947年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前。当时还不具备战略决战的条件,故可排除B、C两项。D项是战略决战后的军事行动,排除。答案 A 3(2011
8、天津高考)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解析 从材料信息“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迫切要求。答案 B 4“福”字的原意为“人人有田耕,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这代表了农民阶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列政策或措施能够满足这一愿望
9、的是()A天朝田亩制度B孙中山的“平均地权”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虽然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但这些措施并没有真正实行;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也没有真正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制定的具体政策。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答案 D 5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战役结束后,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在给美国陆军部的报告中说:“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该战役应该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解析 抓住材料关键内容“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予以判断。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失去长江以北的统治,故B项正确。A项国民党失去东北,C项国民党失去华北,D项是国民党政权被推翻。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