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715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 ()A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 B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C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 D维护强化王权的需要2、钱穆评价三省六部制说:“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也即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唐代内廷官

2、一变而为政府外朝执政长官 ( )A导致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 B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C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D调整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3、有学者指出:“其时(罗马的)法律已失去狭隘和形式主义的特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得灵活、合理。”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A罗马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B文艺复兴的深远影响C罗马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D民主政治的相对完善4、“(希腊)在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的形成D商业上的自由和平等

3、影响了政治理念5、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当年的开封城,天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举目望去,开封城里,到处是“青楼画阁,綉户珠簾”,管弦之音与歌唱之声交响于酒店茶楼。四面八方的使者前来朝贡,世界各国商人互通有无。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A. 对外交往的空前兴盛 B. 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C. 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 D. 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6、有学者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成为中国社会上的普遍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重商已成为社会共识 B. 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C.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 商人地位普遍高于儒士7、面对战国时期社

4、会秩序的重建,某思想家把希望寄托在发自每个人内在心性的,具有善良、忍让、尊敬、畏惧的良知良能上。为此,该思想家主张()A.知行合一 B.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C.实行仁政 D.以“兼爱”消除亲疏、贵贱8、韩非子说:“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马服之患。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这一思想可概括为( )A“专职专任,定位管理” B“唯才是举,选贤任能”C“恩威并施,赏罚并重” D“知人善任,用人不疑”9、夏商周的学校都是政教合一的官办性质,旨在为统治集团培养后继人选。到了春秋时期,王权败落,官办的

5、学校难以为继,私人办学应运而生,从而开始了史官文化向诸子文化的转化。材料表明( )A社会变革推动教育模式变化 B知识普及到社会各阶层C社会变革促使贵族政治瓦解 D社会变革促使新思想出现10、东汉安帝下诏:“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养强熟,或穿掘萌芽,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大臣召信臣认为这反季节蔬菜是“不时之物,有伤于人”。这种看法的理论基础是( )A. 勤俭节约 B. 天人感应 C. 重农抑商 D. 格物致知11、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是指()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

6、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12、在汉代存在的400多年里,宫廷女性参政、议政、临朝之风不绝如缕,是中国历史上女性参与政治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反映出汉代()A儒家女性观与现实的差距B朝廷鼓励女性参与政权C女性突破了儒家纲常束缚D妇女民权运动开始兴起13、“桃园三结义”是罗贯中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名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涿郡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以后他们都忠实地坚守着这个承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罗贯中笔下的这种思想直接源于( )A“仁政”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14、“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

7、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段话意在强调()A.知行合一 B.致良知 C.格物致知D.心外无物15、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他也在一年零三个月平定南赣匪患,四十三天平定宁王叛乱,堪称军事天才。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心学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B心学强调内心强大力量C心学重视人的社会责任 D心学脱离儒学自成体系16、明代王艮在传承阳明心学的基础上,提出“百姓日用即是道”,认为“道”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这反映了心学()A.理论体系发生根本变化 B.进一步

8、得到民众的支持C.受到儒家民本思想影响 D.开始出现平民化的趋势17、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18、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两种思想( )A. 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 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C. 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D.

9、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19、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20、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

10、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21、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下列对此理解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B. 雅典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C. 城邦政治中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D. 神在雅典人心中的地位提高22、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有许多质朴而经典的名言:“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个世

11、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 )A.认识你自己 B.美德即知识C.追求真理,理性思考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23、文艺复兴运动中的许多巨人“不再集中他们的思想与他们的才干于来世天堂上的存在了。他们竭力想建设他们的天堂在这一个地球上,并且老实说,他们的成功是很多的。”这反映出“运动” ()A. 缺乏创造性与想象力 B. 重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C. 价值观缺乏坚实基础 D. 尝试构建理想社会蓝图2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

12、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B.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C.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25、据资料统计: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新教徒占70%,他们认为通过认识自然,人们能够认识上帝,发展科技是对人类有益的工作,能够荣耀上帝、有益于人类。这表明()A信仰宗教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B新教一度成为科研活动的精神动力C新教是科学家们的思想源泉 D新教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完全一致二、非选择题(26题26分,27题24分,共50分)26中国

13、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具有“仁、礼、孝”等品质,因为他相信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孔子认为,只有在道德高尚的人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才有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希望。材料二:在管理中汉武帝仍然依靠法家学派的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但他又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材料三:宋朝新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朱熹(11301200)。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朱子家训,其中对婚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作为一个优秀的儒家学者,朱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个人无论是在家还是

14、在更大的社会里都应当发挥其正当的作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勒格新全球史材料四: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 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3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法家对于建立“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构想有何明显的不同。(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武帝时期政治对思想提出

15、的根本要求。(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发展怎样适应了这一要求。(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认为人要发挥“正当的作用”,必须遵循什么原则。(3分)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6分)(4)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儒学不断发展,长期占据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地位的现象给我们以怎样的历史启示?(3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

16、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

17、,第一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之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14分) 答案1-5 DDCDC 6-10 CCAAB 11-15 BACCC 16-20 DADAC 21-25 ACBBB26、【答案】(1)特征: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原则遭到

18、破坏(礼崩乐坏)。(3分)不同:儒家希望通过道德重建来恢复秩序;(3分)法家希望通过改革,建立君主集权的中央国家。(3分)(2)根本要求: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2分)适应:董仲舒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各家的学说,对儒学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学说,这适应了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3分)(3)原则:“存天理,灭人欲”。 (3分) 影响:理学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和官方正统学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后期日益僵化,压制了思想进步。(1点2分,共6分)(4)任何一种思想只有不断根据时代需要,充实内涵,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

19、力。(3分)【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希望”和所学从礼崩乐坏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从儒家和法家关于社会治理思想主张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思想主张来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婚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以及所学从“存天理,灭人欲”回答;第二小问从理学思想服务于统治需要回答即可。 (4)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所学从思想只有不断根据时代需要,充实内涵,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角度思考回答。27、【答案】( 1) 文艺复兴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倡导世

20、俗教育,以培养合格市民为目标;体现了关注现实、现世、人性、享受为中心的价值观;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推动了人性的复苏和精神解放。( 2) 不同之处:中国:凸显现实情怀;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西方: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成因:中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君权神化,使中国缺乏宗教权威。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传统人文精神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兴起;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解析】(1)据材料“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即可。(2)第一问据材料“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可以得出中国的人文精神的含义,西方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结合材料“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并结合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第二问原因结合当时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加以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