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念刘和珍君一、导入二、探究文章关键语句。1、文章写于 1926 年 4 月 1 日,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中华民国”来纪年?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 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 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
2、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3、24 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后,作者 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 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阵阵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 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3、作者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
3、流卑劣。- 4 -4、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 极大的鄙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的下劣, 令人说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 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 出例子:“流言,尤使我” 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
4、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 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 腾交织。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单因为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 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 恶意的闲
5、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 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 看。1926 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 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
6、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 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 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7、第 5 节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 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
7、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 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 书上注释)。9、第 6 节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 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 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 “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
8、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词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10、引用陶诗的作用。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 书)11、第 7 节第 2 段句子结构的分析(略)。二、小结文章感情脉络。第 1、2 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第 3、4、5 节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第 6、7 节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 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一 方面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残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卑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 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另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 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 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