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前押题(二)一、选择题1后汉书卷四六邓禹传中记载:“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此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什么选官制度有关 ()A军功爵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2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3下表反映了在二战后的历次战争中,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战争朝鲜战争(1950195
2、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西欧(法国)参加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B苏联对西欧的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D西欧国家一贯坚持正义,反对美国侵略弱小国家4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直隶(含天津)江苏(含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福建湖北奉天其余省份58%19.82%5.37%4.22%3.96%2.56%2.43%2.43%1.02%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
3、国 ()A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C民族资本较之于外国资本仍处于劣势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51876年李圭作为第一个代表官方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的中国人,李圭在他的环游地球新录里,详细描绘了巨大的蒸汽机和精密的打字机,并忍不住在描绘的末尾加上“是可异也”的感叹。此外,他还在书里对西方“政治之善”进行探讨,介绍当地妇女地位的平等。从这段材料中我们不能够看出当时世界发展特点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主要国家生产力的巨大进步B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C中国也从工业革命的影响中获得发展的巨大动力D美国费城世博会
4、举办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6有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A B C D7下列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对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1956年1965年农业总产值610亿元590亿元工业总产值642亿元1 402亿元A.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成,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C“一五”计划大力推行,为社会
5、主义工业化奠定坚实基础D国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8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对此材料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列宁主张采用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B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C当时俄国存在着和平夺权的可能性 D苏维埃内部仍存在着尖锐地派系斗争9马丁路德指出,主教的权柄与政府的权
6、柄“两者都有上帝的命令,所以应当尽心尊敬、重视,看为上帝所赐世人最大的福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主教在宗教领域的地位 B强调世俗权力的优越性C论证教权与世俗权力的对等地位 D强调世俗权力对教权的遵从10观察下列四幅图,它们最能反映 () 上网用宽带的 电视看数字的 手机用拍照的 出门开节能的A科技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B国际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议C数字化模拟技术和通讯手段的飞速发展D环保和节能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
7、工业化。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 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
8、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三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改造自然”的宗旨深入人心,特别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人定胜天”同“改天换地”“愚公移山”等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响亮的口号。 对人定胜天的历史反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 践”主要是指什么?取得的具体成就有哪些?(2)材料二中“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此后中共八大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任务?(3)怎样评价材料三中“人定胜天”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
9、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它对我国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有哪些启示?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妇女服饰民国时期妇女服饰 当今妇女服饰材料二清朝满族妇女着长袍,宽袖口,镶有滚边,称为旗装;汉族女子上身穿袄、衫,下身着裙子。这些服饰,与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非常不和谐,更重要的是,已失去了赖以依存的清朝封建政权。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随着法令的推行,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旗袍是其代表服饰,是在清代满族妇女服装基础上改进后创造出的新样式。到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
10、加快,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开放观念,积极进取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了大多数中国人的行动指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饰也逐渐多样化,尤其是化纤工业发展以后,服装的花色,款式更趋于多样化。(1)民国初期妇女服饰相对于清朝妇女服饰有什么变化?分析出现此变化的因素。(2)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妇女服饰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3)服饰的变迁一定程度上折射着一个时代文明的演进趋向,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答案 1C2B3A4A5C6D7D8B9C10A11(1)原因:苏联工业化模式有许多成功之处;国防安全保障的需要;建国初期重工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实践:实施“一五”计划。成就:鞍钢、长春一汽、
11、“沈阳一床”等。(举出两例即可)(2)含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轻工业和农业。意义:标志着我国开始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忽视了客观规律;助长了“左”倾错误的发展。认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4)要从国情出发;要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12(1)变化:在继承的基础上,由封闭保守逐渐走向开放。因素:生活不便;清王朝的覆灭;民国政府的推广;外来文化的影响。(答出3点即可)(2)原因:改革开放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外来文化的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化纤工业的发展。(答出4点即可)(3)国家强盛,经济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答出2点即可)说明:主观试题学生所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