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一、选择题1(2020.7浙江高考8)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术(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前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 避暑 练兵 围猎 处理民族事务A B C D2(2013上海高考6)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吐蕃 C鲜卑 D女真3(2011北京高考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
2、出的正确认识有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 B. C. D.4(2011上海高考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5.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A. 西汉政
3、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B. 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C. 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 D. 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6.在吐鲁番地区考古中发现大量唐代文书,其中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等;此外还发现千字文等蒙书。这反映了当时A. 西域地区全面接受中原文化 B. 唐朝有效加强对西域的管理C. 唐朝实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 D. 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7.“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明朝时期,朝贡制度以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
4、系模式之一。”上述材料表明了明朝A. 通过朝贡贸易发展对外关系 B. 朝贡贸易以经济效益为核心C. 朝贡制度使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D. 朝贡制度体现出双方地位的平等8.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封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活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 社会变革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 国家的产生和发展9.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
5、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开通A. 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B. 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C. 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D. 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二、材料题8(2018全国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
6、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答案1.【答案】D【解析】围场处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在地理纬度上偏北,气候温凉,适宜避暑,故正确;据材料“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可知,围场有
7、练兵的功能,故正确;据材料“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可知,围场具备围猎功能,故正确;围场地点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接壤地区,因此可以处理民族事务,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唐朝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与少数民族吐蕃实行和亲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战国时期的北京地区属于燕国统治。从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北方的燕国与韩、赵、魏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各诸侯国的
8、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出土燕国货币说明北方游牧地区有与燕国贸易往来。而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商业中心。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B正确。5.【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中屯田、官署遗址群等信息可知,西汉时期政府已经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的管辖,故D项正确;材料显示在新疆地区发现西汉屯田及官署遗址群,结合所学可知,屯田是汉朝加强边疆管理的重要举措,其目的不仅仅是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汉朝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9、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故C项错误。6.【答案】D【解析】题干中涉及到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吐鲁番地区发现了唐代大量文书,由公文书内容可知当时唐朝政府对这个地方管辖有效,由私文书可知当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一个是吐鲁番发现了千字文等蒙书,说明当时该地文化有了一定发展;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故选D;A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属于以偏概全,没法反映题干的全部内容,故排除。7.【答案】A【解析】“朝贡贸易”的形式出现。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说明明朝对外关系是依靠朝贡贸易进行,故A项正确;朝贡贸易是以政治目的为主
10、,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故B项错误;C项“外贸易空前繁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信息亦无从体现,排除;D项“双方地位的平等”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8.【答案】C【解析】【详解】秦汉时期,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得以确立并巩固,因此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故选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社会危机,排除A;B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和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夏朝的建立标志国家的产生,D不符合题意,排除。、9.【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传播了东西方的物质文明和技术文明,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选项B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丝绸之路是商路,并未拓展汉
11、朝的统治区域,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10.【答案】(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2)评价: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解析】(1)由材料“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得出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由材料“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由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得出个人能力与威望。(2)由材料“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材料“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得出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由材料“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沿边旷土皆得耕牧”得出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