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69.50KB ,
资源ID:50602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0602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2)中国近代政治 经济文明.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2)中国近代政治 经济文明.doc

1、专题二 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考情分析】本专题近三年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考查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局部侵华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等。考查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2考查抗日战争,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百团大战等中国近代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考查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2考查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3考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地位的形成。4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如:国民革命、“工农武装割据”、解放战争等,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如: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时间、原因、地步、特点;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时间、特点和基本史实;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和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

3、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影响。2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考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交汇】一、对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规律性认识1从原因来看,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列强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列强在发动战争之前总要寻找借口,但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当然,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

4、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3从发动者来看,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

5、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4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甲午中日战争又大大超过了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在国家、军队的数量上和赔款数目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历次战争。至于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5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

6、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二、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及特征表解战争条约影响侵华特征实质影响(对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

7、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1)政治上:中国主权遭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政府统治更加腐败,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加紧搜刮和镇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主革命不断发展。(2)经济上:中国经济被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境艰难,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出现,列强把西学带人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冲击了当时中国的旧制度和旧观念。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一部分开明地主主张“师夷长技”

8、;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外国资本涌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行商品输出,同时更注重资本输出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镇压了义和团;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经济上注重资本输出,政治上开始扶持代理人“以华治华”三、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影响和认识1列强侵华的实质: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2侵华的基本特征:(1)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变化,也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2)从战争

9、的影响来看,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一次比一次严重。3经济侵华方式的变化:(1)甲午中日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2)甲午中日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4列强侵华的影响: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其先进的政治制度、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侵略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1)主观上: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打断了中国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其实质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

10、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2)客观上:列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给中国旧制度、旧观念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角色,相对其破坏性而言,其建设性作用无疑是次要的。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及阶段特征线索梳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掀起了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心的反侵略运动,奋勇抵抗外国侵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1、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辛亥革命将卖国的清政府推翻,也为推翻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19世纪中期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线索:工业革命完成的英国,于18401842年为打开中国的市场,以禁烟运动侵害了英国人的生命财产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又于18561860年,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战争中,林则徐、关天培等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三元里人民的自发斗争,太平天国与洋枪队的殊死

12、搏斗,沉重地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活动。太平天国运动属于亚洲革命风暴的部分,它与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起,冲击了殖民主义侵略的罗网。(2)认识:这一阶段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主要手段包括发动战争、开辟商埠、控制海关等。侵华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时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国,而英国又是当中最主要的侵华国家。爱国官兵反侵略战斗英勇,但由于政府的腐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胜绩不多;广大老百姓的自发斗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侵略势力,但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再加上本身的局限性,最终失败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革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

13、的最高峰,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但是,无论从领导阶级来看,还是从他们的所作所为及其影响来看,它只不过是发生在新时期的旧式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仁玕写了资政新篇,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现代化方案”,但它只是洪仁玕个人香港经历的产物,而且,只是提出了思想和主张,缺乏实践性。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线索:19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在中国制造了严重的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助长了列强的贪欲,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使得

14、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西方八国以义和团运动损害其侨民的生命财产为借口,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并强迫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抗击外国侵略活动中,涌现出像左宝贵、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等英勇事迹。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造成了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这是一次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1898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20世纪初期的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专制,已经彻底成为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绊脚石。

15、辛亥革命将清政府推翻,这是中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所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与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一起,又一次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这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标志着亚洲的觉醒。(2)认识: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经济上,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变成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中国近代前期,发动侵略战争、迫使中国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形式。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和实行,中国的半殖民地秩序也随之确立。帝国主义列强

16、对中国的侵略扩张,19世纪以英、俄为主,20世纪以日、美为主,法、德、意、奥等国也参与了侵略的行动。在这些国家中,英、美等西方列强由于经济发达,且与中国不相毗邻,因此对华侵略以经济扩张为主;而俄、日帝国主义由于具有很大的封建性、军事性,且与中国相毗邻,因此其对华侵略以领土扩张为主,同时伴以经济掠夺。在这一时期的抗争中,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进行了一些斗争;清政府在这一时期的抵抗组织中,表现出更大的腐败和软弱,最终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农民阶级发动的以义和团运动为中心的抗击侵略者的活动,虽然具有盲目排外、愚昧迷信等落后性,但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当然,

17、其性质仍然属于旧式的农民运动。320世纪初期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线索:列强干涉中国内政,扶植袁世凯,后又支持各派军阀;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霸中国;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列强多次损害中国的主权;北伐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制造了多场惨案。辛亥革命前后,“实业救国”“抵制日货”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北伐战争期间,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2)认识:这一时期,列强为了维护在华的利益,加紧寻找其在华的代理人,

18、实行“以华治华”。美、日是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侵华中的主角,争夺十分激烈。这一时期的抗争突出的特点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国共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基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北洋军阀。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线索:从1931年起,日本先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侵略魔爪从中国的东北地区向长城一线及华北地区延伸渗透。1937年,在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本帝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全国各阶层人民纷纷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

19、战线的主张。大敌当前,南京国民政府开始考虑改变对日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国共双方由对峙走向合作,由内战走向合作抗日。1937年起,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在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后,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下,终于在1945年赢得了胜利。(2)认识:日本为了实现其争霸世界、转嫁危机的目的,进行了侵华战争。并在战争中调整了侵华政策,把重点放在对付共产党方面,侵略手段多样化,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一面旗帜,即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出现了两条抗战路线(

20、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和两大战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推行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执行持久战、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这两个战场共同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战场。两个战场既相互依存,又有相对独立性。正面战场在第一阶段起主导作用,敌后战场在后两个阶段起主导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民族解放战争的首次胜利,这一胜利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范例,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树立了榜样。抗战的胜利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辟了中国进入世界大国地位的道路。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都

21、有着重大影响,为争取战争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也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至关重要阶段,它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5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线索:美国在抗战胜利后给予国民党以经济、军事援助,装备了国民党军队,帮助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使蒋介石迅速完成发动全面内战的部署,并千方百计地庇护国民党对解放区的进犯。全面内战爆发后,美蒋进步勾结,1946年,双方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是一个全面出卖中国主权的条约,把美国在中国取得的许多特权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中国人民又叫它“新二十一条”。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

22、进行了积极斗争。人民军队1947年6月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9月,战略决战开始,经过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最终打败国民党军队,赢得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2)认识: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优势,在二战后推行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扶助蒋介石政府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恢复其在中国的统治权,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亲美的统一局面,从而使中国成为美国对苏联战略包围圈中的一个环节。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结束了,中国人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局面,

23、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五、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民主革命运动的主要特点基本特点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背景和敌情等条件密切相关。具体而言:1反帝反封建相结合。有时以反侵略为主,有时以反封建为主,但这“两反”总是相结合的。2中国人民的敌人内外勾结,异常强大、凶残,尤其是日本法西斯主义。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五性: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曲折性和连续性。3反抗斗争的潜能巨大,爱国的凝聚力强,革命动力深广。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核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农民是主力军。4抗争的方式多种多样。人民武装的革命战争起决定性作用。5是相关历史时期

24、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最典型。6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创建了人民的新中国,清除了列强的侵华势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 能够自立自强,救亡图存,能够打败任何一个妄图灭亡中国的帝国主义。六、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过程、阶段特征及规律性认识1侵华过程和阶段特征:(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阶段特征: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2)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年)。阶段特征:侵华

25、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想资本输出为主过渡;文化侵略也日益加强。侵华的主要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期的德、日、意、奥匈帝国等国家,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美国占优势,后在一战期间日本独霸。(3)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81945年)。阶段特征: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独占中国。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它们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华的主要格局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到日本独霸。(4)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年)。阶段特征: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国。侵华的方式

26、主要是:政治上“以华治华”,奉行扶蒋反共的政策;经济上凭借雄厚的实力,打着平等的旗号,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军事上以援助为名,加紧控制中国;文化上输出美国价值观,扶持亲美势力。2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的认识这些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从原因来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政府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由资本主义开

27、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此外,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其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政府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3)从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

28、。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趋势。(4)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更大。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侵华战争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5)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外,其余都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其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政治腐败。这些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是造成中国落后的主要根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6)在复习中加强比较。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比较,近代史上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以往历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29、。七、天朝田亩制度产生根源、评价及未能实施的原因1产生根源:(1)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身受双重压迫,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2)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明末农民起义“均田免粮”的口号开始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3)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2评价认识(特点):(1)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

30、教和纲纪。(2)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 (3)落后性:此纲领是指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4)从革命纲领上可以得出结论: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的牢固基础,不可能提出彻底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更不能阻止自身政权的封建化,革命的高潮中隐含着危机。3未能实施的原因(1)客观: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2)主观: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

31、统归国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八、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农民阶级的地位和局限性1地位:(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在近代,农民由于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2)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3)农民阶级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是小生产者的代表。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受灾最重的是农民阶级,但是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缓慢又无法吸收这些破产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农民阶级的地位和庞大的队伍决定了农民阶级始终是近代中国的动力。2局限性:农民阶级的

32、局限性包含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两个方面(1)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而是多用迷信的思想鼓动和组织群众。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并保持领导集团内部的团结。(2)时代局限性的表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中未曾遇到的新情况。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较晚,发展不充分,当时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未成熟到领导农民运动的程度

33、,而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九、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区别(1)产生的背景不同。制度是为巩固太平天国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新篇是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此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2)有关社会经济的主张不同。制度以改变土地制度为中心,要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建立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王国。新篇则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即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3)群众基础不同。制度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满足农民阶级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群众基础广泛。新篇没有反映农民迫切

34、的土地要求,不是农民战争的必然产物,缺乏群众基础。(4)作用不同:制度有利于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新篇未能实行,对太平天国的斗争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制度提出了均分地主土地、财产的要求,体现了农民反封建的主张。新篇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迫切愿望,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虽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但脱离了现实斗争实际的需要。十、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比较 1相同点:(1)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2)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3)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

35、平天国同清朝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4)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5)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2不同点:(1)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2)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革命的纲领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

36、田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与辛亥革命的“平均地权”也有质的区别,一是平均主义的,彻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4)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太平天国主要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5)斗争的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而辛亥革命则在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

37、。十一、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表现及教训 1失败原因(1)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革命。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失去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2)主观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

38、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革命党人最后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源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2失败表现:(1)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

39、变。(3)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3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十二、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比较1相同: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一次是为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二次是为解决民族矛盾;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并促成的,也是在国民党表达了合作态度后完成的。共产国际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都对中国革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不同:(1)背景:前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帝国主义的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全国人民要求打倒列强除军阀。后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灭亡中国为目

40、的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2)范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比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广泛,它具有空前广泛的民族性。它不仅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还包括其他的爱国反日人士。(3)形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一个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统一政治纲领;而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府机构,有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4)合作方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外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是党内合作方式。(5)政权和军队的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双方各自拥有军队和政权;革命统一战线的军队和政权基本上都由国民党掌握。(6)内部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

41、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革命统一战线存在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7)结果: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而中途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尽管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共的努力维护下,坚持到抗战的全面胜利。任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法西斯日本,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的统。十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不同点1革命性质与范畴:辛亥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属于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

42、一部分。2革命领导阶级: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3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4革命的目的和前途: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前途是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前途是社会主义。5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统一的革命军队,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走了城市武装起义和各省宣布独立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的革命军队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走农村包

43、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6革命的彻底性和结果: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帝国主义扶植的袁世凯窃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经过28年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十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产生。(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3)19121919年:进一步发展。(4)19271949年:从较快发展到毁灭性打击。(5)19491956年:从合理调整到社会主义

44、改造。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相比,具有如下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中国近代化的领导权;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协调。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3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作

45、用的认识。(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和社会进步。(2)政治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上,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西学的传播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1)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随之兴起。(2)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是民族资产

46、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经济基础。(3)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阻碍寻求独立发展的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兴起。(4)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商业出现短暂春天,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首先要求在思想文化上展开反封建斗争,新文化运动兴起。同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现代化。从政治上看,它

47、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的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十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影响。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和经济成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

48、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改变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并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同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经济的侵略;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起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政治上看,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出现了新的阶级因素,影响和改变着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诞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进行“商战”,文化上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等,尽管这些主张并没

49、有付诸实践,但却为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时期,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进行维新变法,要求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对中国的政治和历史发展起了积极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迅速增强,在政治上出现了“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官僚资本急剧膨胀,再加上战后美国加紧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民族资产阶级公开地走上了与蒋介石集团决裂、与共产党合作的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

50、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和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产阶级逐渐转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并积极完善、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3从思想上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9世纪609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逐渐发展,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也不断走向成熟,并最终在19世纪末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戊戌变法运动)。继而,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初期维新思想又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并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51、的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发动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同时成为当时社会的两大思潮;此后,新文化运动兴起,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严重地冲击了封建的正统思想,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些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根源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十六、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成因及趋势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和掌握其阶段特征、成因及趋势,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全面认识。(一)阶段特征、成因及趋势分析第一阶段(鸦片战争爆发至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半殖民地特征。1形式与关系

52、:封建自然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前者对后者起防洪堤坝的作用,后者对前者有瓦解作用。2成因: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发展趋势及政治走向: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得满清王朝日益腐败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二)第二阶段(洋务运动兴起至国民大革命失败):封建经济为主体,四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愈来愈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1形式与关系: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然经济压制后三者,而后三者瓦解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瓦解

53、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又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2成因:19世纪60年代,因洋务运动的开展而出现了洋务经济;稍后,在外商刺激和洋务运动透导下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但是外国列强、晚清王朝、北洋军阀无论怀着怎样的动机,它们都要保护自然经济。3发展趋势及政治走向: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统治走向历史尽头;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并逐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立和深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前进,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运动遭受挫折;洋务经济走向衰落,地主自救道路破产。(三)第三阶段(土地革命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官僚资本主

54、义经济占支配地位、五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1形式与关系: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而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都对其有瓦解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但具有革命性与依赖性;新民主主义经济受中外反动经济的重大阻碍,但却是最革命、最进步的经济,它日益改变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2成因:中共在苏区、敌后区、解放区采取措施,发展经济而出现了新

55、民主主义经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始终控制着全国的政权,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又是它的经济基础。3发展趋势及政治走向: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萎缩,旧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完全走向末路;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外国列强和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四)基本认识: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成因及趋势来看,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根本保证。我们可以有如下基本认识:第一,中国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到近代化,是与资本主义分不开的。因受外国入侵,中国近代化由此陷入困境。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给中

56、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某些条件和可能,但它入侵的本来目的是要变中国为殖民地,是要阻止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和实现工业化。所以,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第二,民族独立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从根本上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近代中国有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物质救国等主张,都从发展资本主义入手实现近代化,结果行不通。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因此近代中国面临的民族独立和近代化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事实证明,近代中国不可能首先解决近代化问题,只有首先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才能谈得上近代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 【思想方

57、法】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本专题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自主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企图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二是中国社会各个不同的阶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维护国家主权,使中国重新获得独立所进行的前赴后继的抗争。2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历史条件不同:中国面临内部强大的封建专制制度,又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所以艰难曲折尤为明显。3要注意把中国放在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中去分析,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对殖民地和市场有强烈的追求,使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近乎疯

58、狂的侵略扩张性,而中国又是一个落后的大国,这就使一场又一场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变得不可避免。4要理解中华民族的觉醒也不是一场鸦片战争所能奏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为缓慢的,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才开始觉醒,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抵抗外来侵略,则是抗日战争。5易错知识点:(1)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出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平均分配产品的圣库制度学生容易误认为是平均分配土地。(2)北伐战争的历史功绩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学生误认为是完全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3)遵义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学生误认为是彻底 清算了“左”倾错误。(4)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的名称辨析:“农村革命

59、根据地”,特指19271937年,中共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称作“苏区”。“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统区”。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复习本专题要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因素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原因,要结合各个阶段的特征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中国近代经济史演变的表现和影响。2本专题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曲折

60、发展的原因、历程及对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在自强不息爱国精神的支撑下奋力拼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但不断遭到挫折。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3误区提醒(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列强侵华双重性影响中的客观进步性。即西方侵华过程中西方文明的涌入和对中国传统观念、生活方式的冲击。(2)在记忆民资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原因时,总体把握两方面:内因和外因。重点则要把握几个关键词:产生的原因,把握“小农”、“外资”、“洋务”。初步发展的原因,把握“放宽限制”、“实业救国”、“收回利权”。黄金时期的原因,把握“列强的放松”、“国民政府的引导”、“人民的反帝”。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