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583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揭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题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绘画,特别是山水画中的留白问题讨论已经很多。李霖灿先生曾以构图研究的方法来分析,认为

2、“十二世纪时的萧照、夏圭是半边画法虚实各半的代表人物,而十三世纪的马远,则是一隅一角构图法的创始人”。南宋显然是山水画留白产生的关键。以传统的说法,南宋的半壁江山,“残山剩水”,产生了心理上的留白意识。这种论点已被李霖灿先生批驳,而提出了地理环境改变的说法:“我们认为若说半边一角的构图和南宋残山剩水有密切关联,远不如说和地理环境的关联更有道理,北方干燥,江南水分充沛,山在烟雨空蒙之中,自然影响到画面上的虚的产生。”一个绘画史的演变,常常是对前代观念技法的调整,构图本身也有它发展的一定规律,从中轴线到边线运用,到一角的对角线利用,有它自然发展的轨迹。而外围客观变化自然也是不可少的助力。南宋山水画

3、中的留白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思考:一是政治变革引起的“残山剩水”意识;二是江南水乡的视觉影响;三是徽宗画院以文学性诗题取士的推波助澜。这几种因素混杂在一起,使南宋的绘画大量出现留白的效果。这留白是心理意识上的缺憾?是水乡泽国视觉的迷远?还是文学抒情诗意的弥漫?恐怕三者搅混在一起,并不容易细分。总之,留白出现了。作为构图一部分的留白,总是视觉的,它是水或天或云的延展。在米友仁的“云山”系列作品,马远的雪滩双鹭图中,那留白的部分,仍给人实体的感觉。作为文学性明显增强的南宋绘画,逐渐出现了由皇帝在画面题诗的习惯,如马远的踏歌图。这时,留白便逐渐由实体空间转为抽象空间了。由水或天或云延伸出去,这南宋的绘画

4、,必须大胆突破实体空白与抽象空白的观念障碍,中国绘画中真正的“空白”才于焉产生,而它的关键则在于何时画家把题跋印记正式置放到画面上去。从范宽把款押藏在树丛中(溪山行旅图),到郭熙正式以名款列于画面左侧不显要的地方(早春图),再到李唐把题款列在画面之重要位置(万壑松风图),名款的出现自然说明着画家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是,一直到南宋,我们还很难找到刻意把题跋与画面一起来思考的例子。到了元代,“四大家”的作品中,都明显看到题款与印记的重要性。一旦题款与印记侵入画面,这画面所保留的空白便不再是具体的,而如同戏剧中“检场人”侵入的舞台一样,立刻转成了抽象的空间与时间。文人画的正式成立,中国绘画空白的纯

5、粹性,都在元“四大家”手中完成,正是因为文人画所处理的山水已不再是具体的山水,而是一种心境,是人在纯粹时间与空间中或渺茫,或冲融,或孤寂,或饱满的各种心绪而已。直接引导“四大家”的关键人物自然是南宋末期到元初的钱选与赵孟颊、赵孟坚等人。钱选的浮玉山居图,赵孟颊的鹊华秋色图,郑思肖、赵孟坚的墨兰图都是最早画家在画面上留下长篇题跋的例子。高居翰先生看重钱选与赵孟频的历史地位,也提出了重要的论点,认为他们引导的“方向的特征可说是反装饰和反写实的”。是的,和其他类别的中国艺术一样,绘画中的空白也是为了降低感官本身的煽惑与刺激,而使绘画升高成为哲学。色彩消失,空白出现,都是为了使这视觉艺术更纯粹地成为一

6、种心境的沉思。它不仅“反装饰”“反写实”,在某一种意义上来看,它甚至是“反绘画”的,它不安于在绘画形与色甜媚诱人的感官刺激上,它亟亟要放弃色彩,出现空白,使自己成为哲学。中国艺术整体不强调技巧,不强调技巧的炫耀与卖弄,正是为了指向那空白,那空白是无限,也是未完成。(摘编自蒋勋美的沉思)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绘画中的留白之所以在南宋时期出现可能是因为南宋偏安一隅,“残山剩水”,滋生了山水画家们心理上的留白意识,或是移居江南之后,水乡滋润带来画家们的心理变化。B. 绘画中的真正的留白是在突破了实体空白与抽象空白的观念障碍之后,而突破障碍的关键在于画家何时把题跋

7、印记与画作融为一体。C. 元朝画家成就了文人画,同时他们也将人在各种空间与时间中的心境沉淀到了绘画中,此时山水不再是具象的实体,而带有了一种抽象的心绪。D. 留白是“反装饰”“反写实”“反绘画”的,它降低了感官带来的诱感与刺激,让绘画成为一种哲学,使有限的视觉艺术具有了一种无限延展的空间。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没有武断否定“残山剩水”说和李霖灿的“环境改变说”,而是结合了多个角度思考了南宋山水画的留白成因。B. 作者认为南宋时期的绘画虽然文学性明显增强,但此时画作中出现的留白还有实体的感觉,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留白。C. 文中举出范宽把款押藏在树丛中,以

8、及郭熙、李唐在画作上留下名款既是为了证明文人地位有所提升,也说明绘画留白在走向抽象留白。D. 作者借用高居翰的观点来证明留白是“反装饰”与“反写实”的抽象艺术,从而进一步上升到中国艺术整体上的一种留白。它不仅是玩弄技巧,更是一种待完成的艺术与哲学。3. 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马远雪滩双鹭图所描绘的景色虽已积雪,但溪水还在流淌,仿佛宁静中暗藏着声响,这就是留白带来的艺术想象。B. 赵孟频在鹊华秋色图留下的长篇题跋是为了用留白造成一种心境与山水的融合现象,将绘画提升到哲学的高度。C. 如果将诗句“去时雪满天山路,雪上空留马行处”绘成画作,运用留白的手法也能产生一种色彩

9、淡化的巨大想象空间。D. 断臂的维纳斯在艺术上也是由于留白带来-种无限巨大的想象空间,但是与中国绘画不同的是,这是一种偶然造成,不是中国绘画中的艺术留白。【答案】1. C 2. C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因为南宋偏安一隅,残山剩水,滋生了山水画家们心理上的留白意识,或是移居江南之后,水乡滋润带来画家们的心理变化”错误,表述不严密。信息来源于文章前四段,作者关

10、于“留白”出现在南宋的原因做了三个方面的分析,认为三个方面密不可分,而不是哪一方面的原因。A错误。B项,“而突破障碍的关键在于画家何时把题跋印记与画作融为一体”错误,由原文“由水或天或云延伸出去,这南宋的绘画,必须大胆突破实体空白与抽象空白的观念障碍,中国绘画中真正的空白才于焉产生,而它的关键则在于何时画家把题跋印记正式置放到画面上去”可知,关键在于何时画家把题跋印记“正式置放到画面上去”,而不是“与画作融为一体”。B错误。C项,正确。D项,“留白是反装饰反写实反绘画的”错误。由原文“它不仅反装饰反写实,在某一种意义上来看,它甚至是反绘画的,它不安于在绘画形与色甜媚诱人的感官刺激上,它亟亟要放

11、弃色彩,出现空白,使自己成为哲学”可知,原文是“从某种意义上看来,它是反绘画的”,有限定条件,选项没有,以偏概全。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也说明绘画留白在走向抽象留白”错误,属于无中生有。由原文“从范宽把款押藏在树丛中(溪山行旅图),到郭熙正式以名款列于画面左侧不显要的地方(早春图),再到李唐把题款列在画面之重要位置(万壑松风图

12、),名款的出现自然说明着画家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可知,文中举出范宽把款押藏在树丛中,以及郭熙、李唐在画作上留下名款是为了证明“文人地位有所提升”,但是没有说明绘画留白在走向抽象留白。C错误。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项,“将绘画提升到哲学的高度”错误,由原文“正是因为文人画所处理的山水已不再是具体的山水,而是一种心境,是人在纯粹时间与空间中或渺茫,或冲融,或孤寂,或饱满的各种心绪而已”可知,作者举赵

13、孟频的鹊华秋色图是为了证明“画家在画面上留下长篇题跋来融入自己的心绪”,而不能证明他直接将绘画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B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

14、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数字化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经历了探索与发展,产业和行业下沉成为时代的趋势。利用这些技术,将缤纷的现实世界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化世界里全息重建,将有力地推动社会整体向数字化不断地迈进。日前,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市众多企业就数字时代下的国资国企创新转型展开讨论,上海市众多知名企业分享了数字化转型经验。上海仪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蔡小庆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在传统IT技术的基础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15、也应运而生,发展创新已经发生显而易见的变化,企业数字化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最关键的要素,这也是首期创新发展沙龙的主题聚焦数字转型的原因。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潘天佑从社会分工细化的角度引出单个人难以全面地解决所有问题,今天强大的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每个人如虎添翼。数字化转型不是终点,而是旅程,利用好数字技术,补足人类能力的限制,这将会全方位推动社会的发展。(摘编自人民网)材料二:近日,由鑫蜂维创始人史楠等编著的新书数字化组织打造问世,本书是“钉钉”企业用户的一本必备工具书,书中全面介绍了数字化协同办公管理平台“钉钉”的各类功能场景应用,为企业实现

16、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与操作步骤。数字经济的发展虽然背后靠的是数字化的产业推动,但归根结底还是由数字化的企业组织来推动。企业组织的在线化、数字化是工作方式和管理思想的变革,把员工从流程中解放出来,自我驱动激发出创造创新力。这是一本数字化组织管理的入门书,从基础管理模块到个性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块,内容包含对组织架构数字化、沟通数字化、协同数字化、业务数字化多个方面开展数字化工作的最佳实践。以每个企业最基础的人事工作数字化管理为始,以项目和知识管理为创建稳步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以与客户管理、售后管理和合同管理为生态合作伙伴的共赢作为愿景,以BPM(业务流程管理)个性化、系统化的管理为升华。用沟通与协同

17、的数字化,以及安全的工作方式贯穿始终,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重构。(摘编自发布助力企业数字化组织转型)材料三: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数字化的根基所在,决定数字化的功能水平和应用前景。首先,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及时传送、数字实时处理的基础保障能力。特别是要推进“5C+工业互联网”建设,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供给能力,努力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保障。其次,要强化企业网络联通。面向企业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需求,大力推进工业

18、互联网建设,推动实现“智能感知、网络协同、敏捷响应、高效决策、动态优化”。破除“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推动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数据实时流动与共享,在企业整个业务流程中实现跨部门的系统互通、数据互联,促进基于数据的跨区域、分布式生产、运营,提升全产业链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万物互联时代,企业的联通能力也是企业的竞争力,数字化转型就是要从互联互通起始,并通过互联互通不断来提升数字化水平。数字化不仅仅是一个新兴技术概念,更是一个商业概念,它在推进技术演进的同时,更加深化经济社会变革。(摘编自经济参考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今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驱动企

19、业创新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且将带来社会全方位的变革。B. 数字化的企业组织将会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这要求企业组织在工作方式和管理思想进行大的变革。C.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化的根基,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又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一步。D. 只要破除“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就能全方位地推动数据的实时流动与共享,实现数据互联。5. 下列对数字化问题的分析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社会分工的细化会让单个人面临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利用数字技术就可以让个人轻松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B. 数字化新兴技术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各个领域经历了探索发展,说明已经实现了社会整体向数字化的迈进。C.

20、数字化组织管理已经进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管理模块中,开始在一些大型的企业中实践操作,并得到推广。D. “数字化”既是一个技术概念,又是一个商业概念,因此推进数字技术改革就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6. 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当今社会发展有哪些意义。【答案】4. D 5. C 6. 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现实世界在数字化世界里全息重建,能够突破人类能力的限制,全方位推动社会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可运用于企业管理,推动数字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从工作方式与管理思想等各方面解放人力,激发人的创新能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既能推进科技方面的技术演进,更能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的变革与进步

21、。【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D项“只要破除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就能全方位地推动数据的实时流动与共享,实现数据互联”错误,表述太绝对,“只要就”在文章表述中不存在。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22、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A项,“利用数字技术就可以让个人轻松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错误,表述绝对化,材料一“利用好数字技术,补足人类能力的限制,这将会全方位推动社会的发展”,可知条件是“利用好数字技术”,选项抛弃了此条件。B项,“说明已经实现了社会整体向数字化的迈进”错误,材料一“利用这些技术,将缤纷的现实世界在一个虚拟的数字化世界里全息重建,将有力地推动社会整体向数字化不断地迈进”,可知“已经”一词错误。D项,“因此推进数字技术改革就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错误,强加因果。相关

23、信息最后一段“数字化不仅仅是一个新兴技术概念,更是一个商业概念,它在推进技术演进的同时,更加深化经济社会变革”。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潘天佑从社会分工细化的角度引出单个人难以全面地解决所有问题,今天强大的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每个人如虎添翼。数字化转型不是终点,而是旅程,利用好数字技术,补足人类能力的限制,这将会全方位推动社会的发展”,即

24、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将现实世界在数字化世界里全息重建,能够突破人类能力的限制,全方位推动社会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虽然背后靠的是数字化的产业推动,但归根结底还是由数字化的企业组织来推动。企业组织的在线化、数字化是工作方式和管理思想的变革,把员工从流程中解放出来,自我驱动激发出创造创新力”,即数字化技术可运用于企业管理,推动数字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从工作方式与管理思想等各方面解放人力,激发人的创新能力。“数字化不仅仅是一个新兴技术概念,更是一个商业概念,它在推进技术演进的同时,更加深化经济社会变革”,即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既能推进科技方面的技术演进,更能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的变革与

25、进步。【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26、(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水涧不能干袁省梅油锅说支就支起来了,火苗腾腾地舔着锅底,清亮亮的半锅油转眼也烧开了,冒着拳头大的泡泡,黄灿灿的,一朵挤着一朵,旋灭旋生,旋生旋灭,咕嘟咕嘟响。油锅架在史家庄和张家堡中间的涧边一块空地,涧两边挤满了两个村子的人,东涧台上是史家庄的人,西涧台上是张家堡的人。人们张着干燥的起皮的嘴,挤在一起,慌乱地瞪着油锅。史家庄和张家堡隔涧而望,涧里有一股从北山筛子崖流下的清泉,天旱天涝,泉水都不会断流。两个村子缺水,常为争这股水打得头破血流。眼下又是一个大旱年,入暑以来,三十五天没有下一滴雨,地里玉米苗宽宽的叶子都卷成了烟

27、筒般,豆棵子也蔫了,花生秧、红薯蔓也都软软地趴到了地上,只有树上的知了精神头儿足,吱吱地没明没黑地嘶鸣。两个村子的人们都不想像以往那样,争水打得往家抬死人。可怎么分这点几水呢?谁都想多分一成。争来争去,两村的族长说得嘴上都起了水泡,才达成一致。油锅捞铜钱!十个铜钱,同时捞,捞几个分几成,一个不捞,一滴水也不能有。两个村子的族长各悬赏一百个银圆,捞一个铜钱奖励十个银圆。史雷子要上去,没有奖励史雷子也会上去。老娘嗷嗷地号哭着死死拽住雷子的后背,我的娃啊,油锅出来你还有手啊。雷子老爹眼睛瞪得比铜钱还要大,大声地呵斥雷子老娘,不争馒头争口气,别说一只手一条胳膊,就是搭上命,能挣来水,也值!史雷子不理会

28、老爹,抓着老娘干枯的手拍拍,头也不回地走向油锅。阳光如榔头般嘭嘭地敲打着每个人,两边的人静默着,担心和恐慌在眼里流淌。史雷子站在油锅边,转脸向涧西的台子上找寻。史雷子看见了张家堡人群中的桑桑,史雷子的眼睛一下子比太阳还要亮,比油锅还要烫。史雷子的嘴角牵了牵,微笑如油锅上的热气,带着香甜的气息,淌向桑桑。张家堡的人不知道史雷子的笑是给桑桑的,他们都大骂史雷子,说史雷子你张狂个啥,我们栓子肯定比你捞得多。张栓子代表张家堡捞铜钱。张栓子是桑桑的哥哥。桑桑听着人们的骂,不吭气,担心和惊恐如乌云般渐渐笼住了眼睛。史雷子看着油锅,槽牙咬得咔吧咔吧响。张栓子看看史雷子,恨恨的眼睛噌噌地冒着火花。嗵嗵嗵,十个

29、钢钱在阳光下一闪,就像鸟儿般扑向油锅。人们唏嘘的声息还没缓过,史雷子的手“嗵”地插进了油锅,哧一股淡淡的青烟缭绕开来,随即,肉糊的臭味直直地撞向每个人。人们心悸地瞪着眼等待。阳光如炸裂的豆荚噼噼啪啪炸响在人们的头顶。时光停止了。倏地,史雷子的手从油锅里钻了出来。张栓子看着雷子吱吱地冒着气已焦黄的手,龇着牙,脸上的肌肉惊恐地哆嗦,汗珠子一嘟噜一嘟噜騰腾地流滿,身子像风中的树叶一样抖个不停。史雷子咬着槽牙,砰砰砰,十个铜钱带着长而白的哨音咕噜噜飞落地上。史雷子老爹秃鹫般嘎嘎地笑,正要检拾起地上的铜钱,雷子闪前一步,捡起五枚,扔在张栓子的脚下,抬头看见满脸泪水的桑桑,热切切地望着他,史雷子的心甜得像

30、灌了蜜糖,手上灼烧的疼痛也似乎减轻了许多。族长恼火地看着史雷子:“你这是干啥啊,你这是干啥啊。”史雷子定定地说,坏我一个人的手就行了,我不想瞅着还有人受罪。水是老天给大家伙的,不能只流给西边的地,也不能只往东边的地里流。咱们两村千年邻居,地挨地沟连沟,就不能坐下来好好商量分水吗?非得要这样流血丧命地闹腾吗?雷子说着,脸上病苦地抽搐着,举着烫伤的手,说:“若再这样下去,老天也会断了水,咱这条水涧也会成干涧的!银圆,我一个也不要。用这些银子修两条水渠,史家庄一条,张家堡一条,我们分开日子浇灌,你们说好吗?”人们“哔哗”地拍着手。桑桑看着雷子,笑得满脸都是亮亮的泪珠子。(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

31、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多次提到桑桑,史雷子望着桑桑笑,冒着危险油锅里捞钱,捞出之后把钱扔给了桑桑的哥哥张栓子,可以看出史雷子是为了爱情才这样做的。B. 小说开头用诗化的语言描摹了油锅里油花滚开的景象,并描绘了两村村民在油锅前的对峙,既为后文主人公把手伸进油锅里捞钱埋下了伏笔,也渲染了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C. 小说作者在环境描写时擅长用细腻的比喻来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叶子都卷成了烟筒般”“阳光如榔头般嘭嘭地敲打着每个人”“阳光如炸裂的豆荚噼噼啪啪炸响在人们的头顶”。D. 小说的语言朴实生动,使用了很多极富乡土味的拟声方言,如“嗷嗷地号哭”“咬得咔吧咔吧响

32、”“哨音咕噜噜”等,读来既亲切又形象。8. 小说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构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9. 小说的时代背景设置在民国时期,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史雷子这个人物形象,并谈一谈这个人物的对于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答案】7. A 8. (1)线索:明线是史雷子面对两个村子的人,伸手去油锅里捞钱的前因后果。暗线是史雷子与桑桑的爱情。(2)作用:明暗线交织更能丰富小说主人公的形象,让史雷子勇敢善良、深明大义、忠于爱情的美好品质更加凸显。深化小说主题,村民们世代抢水,但史雷子牺牲自已化解了矛盾,展现了人性的善良。 9. (1)人物形象:史雷子沉着冷静,勇敢无畏,在油锅前毅然决然牺牲自己

33、捞出铜钱。他深明大义,他的举动不仅仅为了个人的爱情,更是为了化解两村世代的矛盾。(2)现实意义:史雷子的精神在当今时代是一种亟需弘扬的正能量,他用个人的牺牲去感化周围的人,化解两族人的矛盾与恩怨,反照了当下为蝇头小利互不相让的一些人或现象。【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可以看出史雷子是为了爱情才这样做的”错误,由原文“史雷子定定地说,坏我一个人的手就行了,我不想瞅着还有人受罪。水是老天给大

34、家伙的,不能只流给西边的地,也不能只往东边的地里流。咱们两村千年邻居,地挨地沟连沟,就不能坐下来好好商量分水吗?非得要这样流血丧命地闹腾吗”可知,雷子是为了两村人民都能分得水,为了化解两村世代的矛盾才这样做的。A错误。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小说线索和作用的能力。小说的线索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而暗线则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小说

35、的线索,一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二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小说叙述了史家庄和张家堡两村人在大旱的情况下,为了争泉水,而架起油锅捞铜钱的故事,雷子不顾爹娘的反对,伸手去油锅里捞铜钱,捞起十个铜钱后又分给张栓子五枚,并且用挣的银子修两条水渠,史家庄一条,张家堡一条。所以文章的明线是史雷子面对两个村子的人,伸手去油锅里捞钱的前因后果。在雷子捞铜钱的整个过程中都有一双含泪眼睛看着他,而且当史雷子看见人群中的桑桑时,史雷子的眼睛一下子比太阳还要亮,比油锅还要烫,由此可知暗线是史雷子与桑桑的爱情。史雷子为了两村人民都能分的水,宁愿牺牲自己的手,也不想瞅着还有人受罪,桑桑看着雷子,笑得满脸都

36、是亮亮的泪珠子,既心疼雷子又为他而感到自豪。明暗线交织丰富小说主人公的形象,让史雷子勇敢善良、深明大义、忠于爱情的美好品质更加凸显。在主题方面,雷子最后用挣得银子修两条水渠,史家庄一条,张家堡一条,分开日子浇灌,史雷子牺牲自已化解了两村人世代的矛盾,展现了人性的善良,深化了小说主题。【9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和理解人物现实意义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然

37、后结合文章的主旨来理解人物的现实意义。人物形象:由原文“史雷子看着油锅,槽牙咬得咔吧咔吧响。张栓子看看史雷子,恨恨的眼睛噌噌地冒着火花。嗵嗵嗵,十个钢钱在阳光下一闪,就像鸟儿般扑向油锅。人们唏嘘的声息还没缓过,史雷子的手嗵地插进了油锅”可知,史雷子沉着冷静,勇敢无畏,在油锅前毅然决然牺牲自己捞出铜钱;由原文“雷子说着,脸上病苦地抽搐着,举着烫伤的手,说:若再这样下去,老天也会断了水,咱这条水涧也会成干涧的!银圆,我一个也不要。用这些银子修两条水渠,史家庄一条,张家堡一条,我们分开日子浇灌,你们说好吗?人们哔哗地拍着手。桑桑看着雷子,笑得满脸都是亮亮的泪珠子”可知,他深明大义,他的举动不仅仅为了

38、个人的爱情,更是为了化解两村世代的矛盾。现实意义:雷子最后用挣得银子修两条水渠,史家庄一条,张家堡一条,分开日子浇灌,史雷子牺牲自已化解了两村人世代的矛盾,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史雷子这种牺牲自我的精神在当今时代是一种亟需弘扬的正能量,反照了当下为蝇头小利互不相让的一些人或现象。【点睛】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

39、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良日:“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日:“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日:“客何为者?”张良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日:“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日:“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日:“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

40、之。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候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日:“坐。”樊哙从良坐。(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乙)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从高帝攻反燕王臧茶,虏茶,定燕地。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除前所食。从,斩首百七十六级,虏二百八十八人。别,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已下至三百石十一人。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

41、,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日:“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除前所食B. 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

42、/除前所食C. 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除前所食D. 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除前所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跽,又叫“长跪”,文中是说项羽由于警惕,单膝着地,上身挺直,准备应变。B. 彘肩,猪的前腿,孟子所说“鸡豚狗彘之畜”中的“豚”和“彘”都是指猪。C. 二千石,汉官秩,郡守体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称郡守为“二千石”。D. 禁中,禁令所及范围之内,指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不许人随便进出,也称“禁内”。12. 下列对甲

43、、乙两段文言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哙忠心护主,甲文中,刘邦在鸿门宴上遭遇项庄舞剑袭击,得到张良通知后,樊哙反应很大,“臣请人,与之同命”表现出其忠心大义。B. 樊哙直率勇猛,甲文中,樊哙勇闯军帐,丝毫不顾及项羽的身份,“瞋目视项王”,其后饮酒、啖生彘肩,也反映出面对项羽,他丝毫不胆怯。C. 项羽有英雄气概,甲文中,樊哙的勇猛、大胆、忠义、豪爽、磊落深得项羽欣赏,所以项羽对樊哙无礼闯帐的行为表现出了格外宽容的态度。D. 樊哙粗中有细。甲文中,他随机应变,面斥项王,不卑不亢却又一针见血;乙文中,他直言进谏而入人理,刘邦最终纳谏,破涕为笑。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44、成现代汉语。(1)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2)哙以吕后女弟吕须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樊哙)拨开帐幕向西站立,怒目看着项王,头发向上竖起,眼眶都瞪裂了。(2)樊哙将吕后的妹妹吕须娶为妻,生了儿子樊伉,因此(樊哙)与其他将领相比与皇室关系最亲近。【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反”是造反之意,其主语是“楚王韩信”,“反”的后面不应

45、接宾语,“哙”做“从至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反”后断句,排除选项AD;“世世勿绝”是“世世代代相传不绝”之意,“食舞阳”意思是把舞阳作为食邑,句意完整,中间不应断开,所以“绝”后断句,排除选项C。故选B。句子翻译:楚王韩信谋反,樊哙跟随高帝到陈县,逮捕了韩信,平定了楚地。皇帝改赐樊哙爵位为列侯,和其他诸候一起受封,爵位世代相传不绝,把舞阳作为他的食邑,称为舞阳候,废除以前的封邑。【11题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

46、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单膝着地”错误,跽,又叫“长跪”,双膝着地,上身挺直,文中是说项羽由于警惕,挺身跪起,准备应变,应该是“双膝着地”。A错误。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D项,“刘邦最终纳谏,破涕为笑”错误,原文是“哙等见上流涕日”,意为“樊哙等人见到皇上就流着眼泪说”,可见“流涕”的是樊哙等人而非刘邦。D错误。故选D

47、。【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披帷:拨开帐幕西向:面朝西。瞋目:怒目。上:名词做状语,向上。指:竖起。目眦:眼眶。(2)以为:把作为。女弟:妹妹。子:儿子。故:因此。亲:亲近。【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

48、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翻译:(甲)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

49、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拨开帐幕向西站立,怒目看着项王,头发向上竖起,眼眶都瞪裂了。项王按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于是给了他一条生的猪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前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

50、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賊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候的赏赐,(大王)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是灭亡了的秦朝的后续者罢了。我私下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乙)项羽死后,汉王做了皇帝,由于樊哙坚守作战有功,增加食邑八百户。跟随高帝征讨反叛的燕王臧茶,活捉了臧茶,平定了燕地。楚

51、王韩信谋反,樊哙跟随高帝到陈县,逮捕了韩信,平定了楚地。皇帝改赐樊哙爵位为列侯,和其他诸候一起受封,爵位世代相传不绝,把舞阳作为他的食邑,称为舞阳候,废除以前的封邑。樊哙前后跟随高祖出征,共计斩敌首一百七十六级,俘获二百八十八人。单独率军征战,共击败七支军队,攻占城池五座,平定了六个郡,五十二个县,俘获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以下至三百石的官员十一人。樊哙将吕后的妹妹吕须娶为妻,生了儿子樊伉,因此(樊哙)与其他将领相比与皇室关系最亲近。起初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曾患重病,讨厌见人,躺在宫中,命令门卫不许放群臣进来。群臣之中像周勃、灌婴等人没有人敢进宫。过了十几天,樊哙便推门闯入宫中,其他大臣

52、随之而入。这时高帝正独自头枕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上就流着眼泪说:“当初陛下率领我们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您是多么健壮啊!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多么疲惫!况且陛下病重,大臣们都很惶恐,陛下不接见群臣商议国家大事,难道就和一个宦官在一起与世隔绝吗?再说陛下难道没有看到赵高的事吗?”于是高祖笑着起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临发崇让宅紫薇李商隐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別离休更开。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裁。注此诗乃诗人离开洛阳崇让宅前夕,于秋雨之中观紫薇有感而作。轻埃:细小

53、的灰尘,比喻蒙蒙细雨。桃绶:桃花,绶是丝带,以系官印。章台:战国秦官名。上苑:指京师。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独看”二字,既写出诗人的孤独无人相伴,也写出紫薇的寂寥无人欣赏。B. 颔联写出作为欣赏客体的紫微与作为欣赏主体的诗人间似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情。C. 颈联写含情的桃花、绵绵的柳枝,与紫薇相映生辉,传递出诗人依依不舍之情。D. 本诗感事抒怀,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同时借物喻人,显得含蓄蘊藉,情意深沉。15. 本诗尾联有何含义?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与哲理? 【答案】14. C 15. 含义:无论花开在天涯地角,同样有荣有谢,又何必定要移植到皇家林苑。情感:既体现

54、了诗人酒脱旷达,又是无奈的自我解嘲,暗含愤激不平之气。哲理:人生境遇的变化犹如花朵枯荣,自然规律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与紫薇相映生辉,传递出诗人依依不舍之情”错误,颈联引入两种花与紫薇形成对比,生于露井之上的桃树和长于章台街旁的柳树,与空庭暮雨中的紫薇相比,是逢时而得意者。“桃绶

55、”佩于贵官之身,此处隐以拟人,也许指与诗人同年登第而仕途得意者;“柳绵”飘于繁华街市,也许是比喻在京城为官的同年。露井之桃,章台之柳,皆逢时得地,更反衬出紫薇的落寞无主之状。因此,并不是与紫薇“相映生辉”,而是通过对比反衬出紫薇的孤寂落寞。C错误。故选C。【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此诗是诗人离开洛阳崇让宅前夕,于秋雨之中观紫薇有感而作。尾联写种植于帝京上苑的桃柳与沦落“天涯地角”的

56、紫薇既然同一荣谢,又何必非要以“移根上苑”为幸运?“天涯地角”比喻自己将要离开东都洛阳崇让宅而远适他方;“移根上苑”则是比喻担任京城中的清要美职。此处作者明显以紫薇自喻,“岂要”之语,既体现了诗人的酒脱旷达,又是无奈之中的自我解嘲,而解嘲之中也隐约有愤激不平之气。从另一方面说,推想到作者的内心深处,仍然忘不了置身朝廷的“梦”。这个梦,折磨了他一辈子,几乎令他在不同的时地,不论接触到任何外物,都会有意无意地要拉扯到这个梦境中去。可惜,梦境永难化为现实,李商隐也就成为一个感伤的追梦者。在此种情况之下,一笔推开,另觅同伴,再结合主题,以引伸出某一种足以说明生死荣谢的道理,自然是最好不过的笔调。所以,

57、第七句紧接着提出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天涯地角同荣谢”,人生境遇的变化犹如花朵枯荣,自然规律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这句话用在这里,也实在足以撼人心弦。【点睛】鉴赏诗歌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知道每一句具体在讲什么;第二步是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的,即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第三步是掌握诗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其中第一步是基础。诗歌鉴赏题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侧重对诗歌内容的考查。要想在诗歌鉴赏题中取得高分,必须学会读懂诗歌。诗歌鉴赏选择题要想做对,也必须要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必须转变“轻读诗、重做题”的观念,沉下心去,反复咀嚼,多加品析,做到真正理解诗歌的内容。(三)名篇名句

58、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陶渊明“_,_”两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在滕王阁序中,王勃表达自己身处困境仍能保持开朗乐观的句子是:“_,_。”(3)荀子在劝学中用“_,_”来论述成日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答案】 (1). 悟已往之不谏 (2). 知来者之可追 (3). 酌贪泉而觉爽 (4). 处涸辙以犹欢 (5). 吾尝终日而思矣 (6).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

59、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悟”“谏”“酌”“涸辙”“臾”。【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国时期,上承两汉钢铁冶炼

60、技术之遗产并加以发展,形成“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的景象。近日,中华世纪坛重新开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在中华世纪坛推出的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展览也重新开放。展览以10余省市发掘的三国文物为主体,时代上至两汉,下讫西晋,通过170余件珍贵文物,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日常生活等多个维度再现了那个 的时代。三国时期,军事和相关领城中涌现了 的发明创新。比如被誉为“智绝”的诸葛亮。仅从史料记载来看,诸葛亮在军事方面也有不小成就。他对秦汉时期业已存在的连弩加以改进,发明出更先进的“元戎弩”。不只有武器装备和军事发明,都不能不离开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战乱导致两汉时期的征兵制、募兵制逐渐走向消亡,能够保证

61、兵源的新制度 ,这便是世兵制。世兵制可以吸纳相当一部分流民,使其免于流徙和死亡;兵民分离、世代当兵的办法既增强了士兵的专业性,又减少了军事对农业生产的干扰,可谓 。当我们将史料与考古文物相结合,还能够产生不少发现与感悟。其实在历史的天空中,除了谋臣策士外,支撑起三国时代的,还有那些在钢铁制造、农业生产等领域贡献着辛劳和智慧的平凡劳动者,(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波澜壮阔 层出不穷 呼之欲出 一举多得B. 波谲云诡 层出不穷 有条不紊 两全其美C. 波澜壮阔 层出叠见 有条不紊 一举多得D. 波谲云诡 层出叠见 呼之欲出 两全其美18. 文中画横线的句

62、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无论武器装备还是军事发明,无不是离不开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B. 不只有武器装备还有军事发明,无不是离不开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C. 无论武器装备还是军事发明,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D. 不只有武器装备还有军事发明,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历史实物中有他们的“留名”B. 他们“留名”于历史实物中C. 他们被历史实物“留名”其中D. 历史实物为他们“留名”【答案】17. A 18. C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

63、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第一组,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波谲云诡:原形容房屋构造就像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修饰“时代”,填入“波澜壮阔”。第二组,层出不穷:比喻事物或言论

64、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层出叠见:接连不断多次出现。修饰“发明创新”,填入“层出不穷”。第三组,呼之欲出:取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的义项。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根据语境“能够保证兵源的新制度”,填入“呼之欲出”。第四组,一举多得:做一件事得到多方面的好处。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根据语境“又减少了军事对农业生产的干扰,可谓”,填入“一举多得”。故选A。【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

65、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不只有武器装备和军事发明,都不能不离开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只都”改为“无论都”;“武器装备和军事发明”,语序不当,改为“武器装备还是军事发明”。故选C。【19题详解】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根据括号前句子“还有那些在钢铁制造、农业生产等领域贡献着辛劳和智慧的平凡劳动者”,可知主语是“平凡劳动者”,括号内

66、应该接代词“他们”,排除AD;为了突出平凡劳动者的贡献,突出“留名”,不接被动句,排除C。故选B。【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今天的快餐文化与数十年前的快餐文化相比,一个重要的特征是_。视频的直观、形象和快速,是文字和图片都不能比拟的。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由文字到图片,由图片转到视频,的确是便捷了,_。人

67、类通过阅读文字来传承思想文化的历史已数千年,而视频成为媒介主流的历史不过数十年而已,不论是从人类的认知习惯,还是就历史积累而言,_。如果仅仅用视频作为媒介而远离文字,那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座宝库,这对于我们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是极为不利的。【答案】 (1). 逐渐远离文字而趋向视频。 (2). 但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却越来越少。 (3). 视频都是不能与文字相提并论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准确把握语段的话题,全面理解语段的整体意思;二是仔细分析判断各句的语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权衡上下文内容的逻辑关系与语意衔接。第一空处,根据横线前

68、的对比与横线后提到的视频优于文字、图片的特点可知,视频比文字更受欢迎,所以此处应该填写“逐渐远离文字而趋向视频”。第二空处,要注意与前句的转折关系,通过后句确定具体内容,可根据“传承思想文化”想到“想象力”“思考力”,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但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却越来越少”。第三空处,应注意前文“不论”条件关系的句子,确定补写的应该是下定论的语句,再由后句“如果仅仅用视频作为媒介而远离文字,那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座宝库,这对于我们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是极为不利的”内容可知“文字的重要意义”,据此可填写此处为“视频都是不能与文字相提并论的”。【点睛】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补写

69、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同时有字数限制。补写的语句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21. 下面是某中学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60字。【答案】学校若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负责人应第-时间做好临时应急防护工作,同时迅速上报给学校领导并请求医疗救援,要求相关班级班主任老师联系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应马上向疾控中心报告,并赶赴现场指挥,协调医

70、疗教援,与家长联系等工作。应急处理完毕,等待疾控中心派专家评估处理结果后,学校领导需进行善后处理,安抚学生情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此题是流程图转化题。流程图是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的内容表述出来。框架示意图转换思路:整体把握图片,结合题干要求确定叙述对象及叙述中心。读懂框架关系,理解每层点的具体内容。特别注意箭头横线或框线,它们提示着发展的趋势、走向或范围;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确定叙述顺序,注意箭头横线的箭头或框线以及横线上的词语。适当增补字词,

71、组织语言叙述。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不能被遗漏。具体分析,此图是某中学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流程图,可以按先从“框架”最左端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开始,按照箭头指示的先后顺序说起。比如假如在“学校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了,应急工作负责人应第一时间做好临时应急防护工作,然后从四个方面进行处理,首先是应急防护处理,同时上报学校领导,准备医疗救援,要求相关班级班主任老师联系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要上报疾控中心,到现场指挥,同时请求医疗救援,和联系家长;疾控中心应急处理完毕,等待疾控中心派专家评估处理结果后;学校领导需进行善后处理,安抚学生情绪。表述时一定要看清箭头指示的方向,同时要注意提分缕析,

72、注意涵盖框架图中的信息。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鲁迅道: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尼采说: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道:我将轻轻地叹息/叙述这一切/许多许多年以后:/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古往今来,关于“人生与道路”的探讨数不胜数,即将成年的你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你会选择怎样的路?请结合以上材料,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文体明确

7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无悔自己的选择亲爱的自己:你好!十年光阴就这样过去了。不知道你现在是如何?用一份什么心情读这封信,不知你历经多少苍桑岁月,不知你有没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不管怎样,希望此时的你没有后悔我十年前的选择。人的一生应该走一条很长的路,而有路便有让人选择的苦恼。如何选择才会让自己不后悔,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的大难题。其实,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古人那种一心一意的遵循本心,做了选择便不后悔的潇洒。苏武,一位令人钦佩的使者,在面对别人举剑欲杀时,他稳如泰山;在面对荣华富贵时,他不为所动;在面对单于对他赐号称王时,他毫不动摇。这是他的选择,他不为外界所干扰,毅然决

74、然的选择了忠君爱国,即使汉武帝与他相隔万里,不知道他的付出,那有何妨呢。在他做出这个选择后,他被迫流放到北海去牧羊,这一放,便是十九年。十九年,大好的春光却只能呆在荒岛,与一群公羊相伴;十九年,每年每月甚至每日都在遭受着无人的孤独,饥饿的折磨,寒冷的拷打和思乡的悲切;十九年,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九年,苏武做出了这个选择,付出的哪里只是十九年!但他并未后悔,也正因为这样,两千年过去后,他的崇高气节成为中国人的榜样,更成为中华民族永恒不朽的丰碑。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先,牺牲自己的利益,奉献给国家。遵循本心的苏武因他的选择而留名青史,在当代社会,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位令人钦

75、佩的人。她就是刘丁宁,辽宁省的文科状元,那一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香港大学以全额的奖学金录取,可是她却毅然退学。在她做出这个决定后,许多人都很不理解,而我却明白,这是她在自己心中的“北大梦”与现实的“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中的一次选择。她放弃了香港大学意味着她必须面临复读,而复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但她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后悔。所以,天道酬勤,她再一次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文科状元,同时也圆了她的“北大梦”。徘徊于十字路口意味着自己面临着选择,而选择后,就意味着自己应该沿着这条路不后悔的大步向前走,即使你选的路是人迹罕至,它也会引着你通往成功。忠于本心,你会发现选择并不是那么困难;不悔于选择,你会发现前

76、途一片光明。此致敬礼!十年前的你X年X月X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新出现的题型,简单来说,就是带有材料的作文题,它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相比“阐释型作文”,具有更强的封闭性,会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虚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从三则材料中提炼思考,明确

77、任务之后才能进行立意写作。三则材料围绕一个中心,即“路”,它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人生旅途和未来的方向。因此把握三则材料对于“路”的不同观点和角度非常重要。材料一是鲁迅名言,“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此句指向明确,直言前途艰险迷茫,未来遥远未知,但是踏上人生旅途需要勇敢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去开拓、去创新,才能看到光明的未来。材料二是尼采的,“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有了一定的深度,需要学生进一步地思考人生之路的选择标准。“你”和“我”其实指我们这些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灵魂,那么自

78、己面前的道路也是独特而多彩的。在他人的眼中,可能有所谓“适当的”“正确的”“唯一的”选择,但是尼采认为这样的选择在个体精神面前,都是可被排除的。材料三节选自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理解诗歌内容可以展现学生在把握材料时候的思辨性。人生的道路与选择有很多种,归根到底,只有两条,那就是被选择的那一条与被舍弃的那一条。在这种人生分岔口的选择上,面对诱惑、面对未知、面对一切即将到来的或光明或黑暗的前途,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心境。也许选择时你心潮澎湃、无比坚定,但选择之后也可能会是遗憾与怀念。而诗歌告诉我们的是,不管你选择人多还是人少的那一条,它终将改变我们的一生。本题设置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明确写作

79、者现在的我,写作对象十年以后的我,写作形式信件。即将成年的我们应该对未来有更为清晰的规划,可以通过这个题目来更加审慎地思考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展望未来,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来。立意:(1)无悔于选择;(2)选择勇往直前;(3)遵从本心的选择;(4)有价值的选择。素材:(1)人生道路千万条,但我不能完全去涉足,我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而这条道路将会注定我一生的命运。当我站在人生道路的岔口时,我不知道我选择哪一条路。当我极目望去的时:有的是住着高楼,坐着奔腾汽车,可以去世界名胜古迹游玩;有的是住着简陋的小屋,每天去田地里做农活。这两条道路,每个人都会选择第一条。但是,要想获得如此的成功,不是一件简单

80、的事情,我们要克服许多的艰难困苦,做出自己慎重的选择。(2)在人生道路中,你有许多次可以选择的机会,但是你不珍惜的话,你就进入无底洞,永远无法逃出,如果在那时在机会面前你毫不珍惜无不在乎,在你想要那一条光明正道时,你就已经没有机会了只有失望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一些人在机会来到他身边时,他就会紧紧抓住,在自己进入无底洞时从中逃出来,重新走上光明正道走向自己欢乐而幸福的人生。(3)人生之中的岔道,只因你的快乐和高兴,那么人生中的欢乐和幸福就会慢慢减少。在正道上的人在一时改变了方向,那么你的人生也就会在这个时候慢慢的被改变了。你可以再次走向正道吗?这就在你面对机会时的选择方向了。人的光明正道有许多

81、困难,只要你能坚持不懈为之向上不会坚信放弃的话,你就可以在这光明正道上走到最后收获无尽的欢乐和快乐。(4)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去自己的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在一些意外事件发生之时,为了使自己能正确处理,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诗人裴多分在生命、爱情和自由三者中毅然选择了自由。因为他明白没有自由,生命和爱情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孟子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时选择了熊掌,因为熊掌更为稀罕。孟子又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大凡做出选择,一定要选择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东西。结构层次:文章开篇亮明自己的观点“希望此时的你没有后

82、悔我十年前的选择”。举苏武的例子,阐释了遵循了本心,做了选择便不后悔;举刘丁宁的例子,论证了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后悔。文章结尾点题:忠于本心,你会发现选择并不是那么困难;不悔于选择,你会发现前途一片光明。【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

83、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