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2.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二)能力目标1. 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2. 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三)情感目标1. 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 全的爱国主义精神。2.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 善辩的外交才能。重点、难点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2、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步骤:了解左传熟悉背景疏通课文掌握字词句了解结构美欣赏游说艺术人物形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英雄, 就是那些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力挽狂澜的人物,我们敬佩英雄,我们赞美英雄,英雄,今有之,古亦有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向一位英雄人 物举起赞美的大旗,他就是烛之武。二、关于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 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 722 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467 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 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
3、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9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 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 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 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 称“春秋三传”。三、相关资料史书体例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4、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四、背景资料(1) 秦立晋君公元前 651 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 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2) 惠公背约公元前 650 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3) 重耳过郑公元前 637 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
5、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 劝告,对重耳不礼(4) 郑楚结盟公元前 632 年 4 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 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 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
6、630 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五、疏通课文,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课文情节1、录音朗读,学生听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 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情节及烛之武的说辞艺术。2、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先自己疏通文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 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归纳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六.总结字词句一、字1、字音:汜,f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缒
7、,zhu,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 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 就是根据“追”而来。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 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 g ng。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 qu,意即门户受损。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 png。 2、通假字:(1)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2)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 gng)(3) 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4) 秦伯说,与郑人盟
8、(说,通“悦”,高兴。读 yu。)(5)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 zh)二、词1、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
9、今异义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 厌”)4、状语后置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第二课时理清层次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0、。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 25 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 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 行文的缜密。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 现了烛之武的才能。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
11、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 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 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第三段:说退秦师“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 可分四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
12、秦、晋目前尚是 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 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 能不让秦伯动心。“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 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 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 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
13、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 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 了解大意。第三课时一、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烛之武的游说艺术。1、让学生先挑出烛之武的语言,并说明他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何话。2、分组讨论,每组各出一人,总结他们的看法。3、教师归纳,并补充。“晋侯、秦伯围郑”,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
14、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用了短短的 125 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巧妙的游说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以“利”巧攻心理。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 632 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 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
15、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 “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 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 到了郑国的
16、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 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 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 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3)、以“史”巧施离间。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 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
17、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 125 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 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二、人物形象分析1、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内容。烛之武退秦师记叙的是秦、晋
18、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 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 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本文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为此前郑文公有眼不识泰山埋没人才而满腹的委屈和牢骚, 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不记前嫌。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毅然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结盟,消除了郑国的危机。2、人物形象归纳(1) 、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 的辩士。(2) 、郑伯:善于纳谏。勇
19、于自责。善于言辩。(3) 、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4) 、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三、探究学习。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伯乐还是狐狸)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 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 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 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请学生思考
20、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 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教师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 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 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四、课堂小结: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凸 现了主人公烛之武的超群才干和惊世智慧。板书设计:文章脉络:(第一课时)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烛之武退秦师晋师撤离劝说艺术: (第二课时)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巧设伏笔,首尾呼应”“波澜起伏,跌宕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