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基限时练(三)人类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对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抵御能力。人类破坏能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越强B由于环境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C环境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过量排放污染物、有害物时,环境会永久丧失容纳和清除能力而发生环境问题D环境自净能力是环境的自然功能之一,当其中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和清除能力小于排放数量时,就会发生环境问题解析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生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这种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容纳和清除的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但是
2、环境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过量排放污染物、有害物时,环境会暂时或永久丧失容纳和清除能力而发生环境问题。答案D2原始社会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改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威胁B人类产生的环境污染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D加剧水土流失等解析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主要的经济活动是采集与狩猎,故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生物资源的破坏。答案C3按照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环境按自身规律发生和发展,人类无法改变B人与自然环境客观属性上是矛盾的,且是无法解决的C环境应完全按照人类主观要求发展D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人也是环境的塑造者解析人与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是环境的
3、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答案D4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A原始社会开始的B农业社会开始的C工业社会开始的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解析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大量进入环境,全球变暖、酸雨危害和臭氧层破坏等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答案C5以下人类的社会形态与人类的环境观念及环境问题的对应关系组合正确的是()A古代文明崇拜自然没有环境问题B农业文明改造自然环境问题已显露出来C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环境问题只发生在局部地区D当代文明善待自然环境问题已经解决解析原始社会已经出现环境问题,只是不明显而已;在农业社会,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环境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到
4、了工业社会,环境问题已非常普遍,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当代社会,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但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答案B6下列现象中,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结果的是()某工厂把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附近湖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人们在火山山麓垦荒植树,火山爆发,火山喷发物毁坏了农田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辛勤劳作,培育出肥沃的水稻土,建成著名的“鱼米之乡”珠江三角洲农民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泥成塘,堆泥成基,形成著名的基塘生产环境ABC D解析环境的反馈作用,主要取决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虽能影响环境,但不属于环境的反馈作用。答案B7人类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是()A停止或减缓人
5、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C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可以不断扩大和提高,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D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解析人类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答案D下图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89题。8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9下列地理事象属于该地自然环境对当前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的是()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臭氧层破坏A BC D89.解析第8题,根据当地地形结构图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可知,当地平原比重较低,但耕地比重过大,林地和草地
6、比重小,说明当地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围垦”指围湖造田。第9题,题干中的“江南丘陵”是题眼,严重的植被破坏将导致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但不会出现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土地沙化;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氟氯烃等破坏臭氧的物质大量排放造成的,与当地过度开垦无关。答案8.A9.D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12题。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第3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地球上各个荒无人烟的角落几乎都有了捕鲸船的“足迹”,他发现了大量不为外人所知的洋面和岛屿。如今欧美的兵舰在那些地方纵横驰骋,他们大约应该为早期的开发者捕鲸者鸣炮致敬吧!(椎尔威尔白鲸)打死虎,打死豹。分肠肚,分骨头,饱饱吃,啾!
7、啾!啾!(傣族古歌谣欢乐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10四段文字中,描述了采猎文明时期生活场景的是()A BC D11材料描述生产场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_态度。()A依赖自然 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 D善待自然12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材料_描述的文明类型。()A BC D1012.解析第10题,四则文字依次描述了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采猎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生产、生活场景。第11题,在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第12题,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在后工业文明时期。答案10.C11.C12.A阅读藏羚羊的跪拜文中的片段,回答1314题。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
8、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13如果文中“他”的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将违背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中的()尊重与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A BC D14文中“他”的行为是为了获取自然环境中的_价值。()A维持生命 B经济C娱乐和美感 D科学研究1314.解析第13题,如果文中“他”的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仅会导致藏羚羊的灭绝(违背了尊重与善待自然),还剥夺了他人和子孙后代合理利用藏羚羊的机会,而且所有人类都要承受藏羚羊灭绝的后果(违背了关爱人类和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人类与环境
9、关系和谐原则中没有可持续发展。第14题,文中“他”猎杀藏羚羊,是为了获取其皮毛,获得经济利益。答案13.D14.B15读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示意图,数据表示的含义依次是()A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B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C人口增长速度适中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D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口增长速度适中解析认真审题,仔细读图,分析各项之间的相互联系,只有适中的人口增长速度才能达到适当生产规模,继而使人类发展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答案B二、综合题16.读人类社会
10、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圈层代表_;圈层代表_。(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和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3)C表示_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_作用于人类。(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速度,或者向环境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5)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可用图中的箭头_表示;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可用图中箭头_表示;植树种草可用图中箭头_表示。答案(1)人类社会环境(2)物质能量废弃物(3)人类反(4)索取资源再生排放废弃物(5)CBC17阅读下列资
11、料,回答问题。“可是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却意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恩格斯(1876)自然辩证法(1)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成为“不毛之地”是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会造成怎样的后果?(2)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成为“不毛之地”的过程是人类在怎样的环境观指导下行为的必然结果?这种发展观为什么容易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12、3)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说明人与环境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4)通过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环境的变迁,你认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怎样做?答案(1)土地荒漠化后果:可利用的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2)传统的发展观(或征服论发展观)。原因: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的资源和能源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3)一方面,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4)尊重与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18在下面三幅图中,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的周围环境,4个箭头表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仔细阅读图中内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观点中的共同之处有哪些?(2)三种观点分别代表哪种人地关系思想?它们分别反映了哪种对自然的态度?(3)在哪种观点指导下的人类行为会使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答案(1)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生存的空间;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量、消纳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2)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善待自然。(3)观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