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 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2. 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 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二、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优秀的性格、气质和修养,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难点: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学生活动设计本文虽说语言风趣而又带情感地刻画出了梁任公的个性,但
2、要让学生有深切体会必须细细品读,抓住细节分析文章。所以应先让学生默读感知人物形象,再圈点筛选主要段落语句,进行讨论评析,了解梁启超的讲演特点及其性格特征。最后让学生表演性范读, 以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性情。讲授结束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所找的材料,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 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2. 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 性格。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整体感知1. 作者简介。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
3、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 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 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 月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 9 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2. 通读全文,掌握内容要点。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 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
4、的崇敬之情。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第二部分(第 2 段到倒数第 2 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一)导入新课1. 从政治革命角度谈起,设问:同学们学过历史,对梁启超肯定不陌生了,谁为大家介 绍一下他政坛上的功绩?学生查到的资料: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2. 同学们大多了解的他是政界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那你们知道他在
5、文学界也是一位难得的才子。同学们找到的大多是转述或评论,要想看到一个真实而又活生生的梁任公, 就要读读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二)探究新课1. 默读,解决生字词问题。了解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即:梁任公演讲时的音容笑貌、 学者风度。可设如下问题:文章主要记叙了梁启超讲演时的哪些情况?2. 梁启超的这次讲演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回答:深刻的印象。感染影响了读者。追问:何以见得?依据:第一段和第八、九段。让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并用线划出。(“过去也有不少显官,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不少人从此
6、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3. 接着的一个问题是抓梁启超讲演的特点。要求细读课文。过渡语及提问:可以说,到 清华大学这所名校讲演做报告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却没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的一次讲演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使之常常想起,并笔而记之?(提示:梁任公演讲时有什么特点?或问梁任公这个人怎么样?)这是需要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整理板书。如下:演讲特点:开场白独特声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内容丰富而有趣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人物特点: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自负、谦逊、博
7、闻强识、自由洒脱)总之,他是个有文采有学问的学者。总结、扩展如何看待本文的简练文风?简练是一种很好的文风,用较少的文字表达丰富深刻的内容,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并值得称赞的事。梁实秋是自觉追求文体简洁美的作家,他主张散文“篇幅不一定要长”,主张简单,“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状态”,力求全文无无用的材料,无多余的话,可以说他是一位有理念追求、有创作特点的散文大家,本文确实做到了简练、传神,将二者统一起来,非高手难能为之。像他这样追求文体简洁美的作家不多,尤其是在当代文坛更加少了。但是散文创作,尤其是当代散文创作,不能把简洁美当做惟一的或最高的文体美的追求。任何追求有好的一面,同时也难免产生意想不
8、到的缺漏、缺陷。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之好,上面已经详述,至于本文由于追求简洁美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不足之处,也可稍稍指点一二。本文给人一种感觉,好像没有充分展开,一是材料不够充分、丰富,或者说辅料不多,其实除了直接写演讲,还可以写梁任公的其他的事,或与梁任公的演讲有关的事,如作者写自己后来在茅津渡候船渡河的情景就是一种延伸,可是全文仅此一处,别无他述;二是语言简省,固然是好,但也略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过于简、过于省,如此精彩的人物形象和场景的描绘本该描写得充分一些, 用语可多一些,可惜简省了、紧缩了,如结尾一段:“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简则简矣,只是读起来感觉有点“紧”,不够舒展。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