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999年 8月 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排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下图为“十字连星”略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中心位于A. 太阳附近B. 地球附近C. 月球附近D. D点附近2. 图中表示火星的是A. A星B. B星C. C星D. D星3. 地球与木星相比A. 两者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圆形B. 两者都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木星大D. 地球表面的温度比木星低【答案】1. A 2. C 3. B【
2、解析】【1题详解】“十字连星”是太阳系中出现的天文现象,所以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中心位于太阳附近,故A项正确。【2题详解】九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火星是第四颗行星,并且在“十字”连线上,火星紧邻地球并在地球之外,所以应为C星,故C项正确。【3题详解】九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地球与木星相比两者都能自西向东绕日公转,故B项正确。4. 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下图是“北京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北京 4、5 月份的直接辐射高于 6、7月份,原因是A. 4、5月份太阳高度最大B. 4、5月份降水较少C. 4、5月份白昼最长D. 4、5月份多沙尘天气【答案】B
3、【解析】4-5月份是北京的春季,降水较少,而6-7月份为北京的夏季,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太阳辐射相对较少,选B。6月份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春多沙尘天气。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5.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岩浆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岩浆主要分布在( )A. 地壳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核6. 有关岩浆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 该界
4、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答案】5. B 6. D【解析】【分析】【5题详解】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火山喷发物岩浆的发源地,说明这些熔岩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置,其主要分布在上地幔中,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熔岩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题中“所在圈层”是指地幔,因为软流层与地壳不相邻,中间不是一个界面。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A错误。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面时,由于物质密度明显增加,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纵波与横波均能够穿过,B错误,D正确。地壳厚度陆地厚、海洋薄,因此莫霍面地下深度在海洋上
5、较小,C错误。故选D。【点睛】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界面时,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地震波向下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7. 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下图),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 地壳抬升作用B. 地壳下陷作用C. 长江的侵蚀作用D. 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河心岛的形成原因。【详解】八卦洲是长江南京段中的一个河心岛,地壳抬升不利于沉积作用,不会形成河心岛,A错误;地壳下陷作用会导致地势变低,也不会形成河心岛,B错误;长江的侵蚀作用也不会形成河心岛,C错误;河心岛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长江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八卦
6、洲,D正确。故选D。送别角(CapeFarewell)是位于4030S,17241E的一处似象鼻山造型的岩礁,这里是新西兰南岛的最北端。下图示意送别角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塑造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B. 物理风化C. 冻融风化D. 海浪侵蚀9. 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送别角地貌可能演变为( )A. 海蚀崖、海蚀柱B. 海滩、滩涂C. 渴湖、海积阶地D. 沙坝、沙嘴【答案】8. D 9. A【解析】【分析】【8题详解】海浪侵蚀作用是形成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选项D正确。仅凭物理风化作用不会形成象鼻地貌的,B错误。受风力侵蚀作用和冻融作用影响小,AC错误。故选D。【9
7、题详解】海滩、滩涂、渴湖、海积阶地、沙坝、沙嘴等都属于海积地貌,送别角主要为外力侵蚀地貌,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象鼻与沿岸岩层相连处会断裂塌陷,使象鼻变为海蚀柱,沿岸成为海蚀崖,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海岸地貌,从地貌的形态特征,分析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并根据海水作用,分析送别角可能演变的地貌。“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A. 核能B. 太阳风C.
8、 太阳能D. 风能11. 地球有表面适宜温度,是因为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大气中有紫外线和臭氧 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A. B. C. D. 【答案】10. C 11. B【解析】本题考查月球上的能量来源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0题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玉兔号”月球车装有太阳能发电装备,在月夜无光可用,转入休眠状态;月午采光充电,其活动时间与太阳光照即太阳能密切相关,C对。从材料可知,月球车并没有涉及到核能、风能,A和D错。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并非太阳风,B错。故选C。【11题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得益于其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而适宜的
9、温度一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则其温度不高也不低,对。二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白天时间不长也不短,这样地球上获得的热量适中,对。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是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的原因,并非温度的原因,错。大气中臭氧层能吸收有害的太阳紫外辐射,给地球提供防护紫外线的屏蔽,也并非是适宜温度的原因,错。故选B。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可能是太阳大气的( )A. 光球层和色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光球层13. 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A. 黑子B. 耀斑C. 日珥D. 太阳风14. 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
10、象为( )A. 莫斯科夜空出现极光B. 哈雷彗星回归地球C. 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 农业增产丰收【答案】12. D 13. A 14. C【解析】【12题详解】根据太阳大气层的分层,最里层是光球层,第二层是色球层,最外层是日冕层。日全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遮挡,但不能遮挡住色球层及日冕层,故D项正确。【13题详解】由地(1)题分析可知,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为光球层,则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故A项正确。【14题详解】当日全食时,月球挡住了光球层,只能看到色球层。因日冕层需要特殊仪器才能看到,肉眼看不到,故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即为耀斑强烈爆发的时刻。A.极光一般发生在高纬极圈以
11、内的极地,莫斯科位于极圈以外,夜空不会出现极光,A项错误;B.哈雷彗星回归地球的周期为76年,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误;C.耀斑爆发时,太阳大气会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C项正确;D.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关,所以可能导致农业歉收,D项错误。挪威山谷小镇留坎一年中有近半年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斥资在山坡上架设3面巨镜(下图),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使小镇居民聚在广场上可以享受冬日阳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 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大气成分D. 天气状
12、况16. 下列各项能量不是源于太阳辐射的是A. 风的形成B. 海水蒸发C. 生物生长D. 岩浆喷发【答案】15. A 16. D【解析】【分析】本题组以挪威山谷小镇留坎一年中有近半年无阳光照射现象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5题详解】材料信息显示,该地位于挪威,纬度较高,冬季白昼时间短,正午太阳高度低,很容易被南边的山地遮挡住阳光,导致半年无阳光照射现象,因此,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选项A符合题意。海陆位置对当地太阳辐射影响不大,排除B。大气成分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排除C。题中
13、信息表明,山坡上有阳光照射,说明天气晴朗,天气状况不是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排除D。【16题详解】太阳辐射的地区分布不均,导致地表冷热不均,这是引起大气运动根本原因,也是产生风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海水温度升高,导致蒸发加强,因此海水蒸发的能量是来源于太阳辐射,B不符合题意。生物生长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岩浆喷发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不来源于太阳辐射,D符合题意。【点睛】影响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白昼时间、大气透明度(天气状况、污染状况、空气密度等)。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
14、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喜羊羊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A. 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B.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C.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D.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18. 如果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 B. C. D. 【答案】17. D 18. A【解析】【17题详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表及里为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故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D正确。故选
15、D。【18题详解】橫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石油一般是粘稠的液体,若遇到石油,横波会消失,纵波通过时波速也突然下降。图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故A正确。图纵波消失,横波速度下降,与实际不符,B错误;图二者无变化,与实际不符,C错误;图横波和纵波都减速,但仍然存在横波,与实际不符,D错误。故选A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河流的平直河段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图中四位置,河水流速最快、侵蚀较强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
16、20. 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A. 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B. 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C.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D.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答案】19. A 20. D【解析】【19题详解】A. 由图可知,甲处水位较深,侵蚀强烈,流速快,并且位于河流的表层,流速是最快的,故A正确。 B. 乙处水位较深,但是河流的底层比表层流速慢,所以B错误。 C. 丙处位于河漫滩一侧,水量少,流速慢,沉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弱。故C错误。 D. 丁和丙一样位于河漫滩一侧,流速慢,侵蚀弱。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20题详解】A.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
17、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洪水期不明显,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不明显,不利于河漫滩发育,故A错误。 B. 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虽然洪水期明显,但是坡度大,水流速度快,沉积作用不明显,也不利于河漫滩的发育。故B错误。C.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洪水期不明显,洪水的沉积作用不明显,不利于河漫滩的发育。故C错误。D.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洪水期沉积作用明显,且坡度小,流速较慢,沉积作用更强。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 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A. 蓝藻B. 蕨类植物C.
18、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22. 地球上生物出现后A. CO2的含量一直下降B. O2的含量一直上升C. 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D. 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答案】21. A 22. B【解析】【21题详解】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出现的种类、时间是不同的。读图可以看出,横坐标表示距今时间,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蓝藻,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题详解】A、由图知,二氧化碳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故A错误;B、读图可知地球上生物出现后氧气的含量上升,故B正确;C、由图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稳定,故C错误;D、由图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没有相关性,故D错误;故选B。20
19、18年12月22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首颗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卫星,这些卫星将充当“太空路由器”角色,在距离地面1 000千米的低空轨道上组网围绕地球运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3. “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的是()A. 对流层中间层高层大气B. 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C. 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D.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4. “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A. 降低升高降低升高B. 升高降低升高降低C. 降低升高降低D. 升高降低升高
20、【答案】23. D 24. A【解析】【23题详解】大气垂直方向上存在物理性质的显著差异,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所以“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故本题选择D。【24题详解】“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气温先降低(对流层:气体上冷下热,一般温度随高度递增而递减),后升高(平流层:气体上热下冷),后降低再升高(高层大气:高层大气的热状态受太阳紫外辐射加热所控制,所以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增大),综合选项应该是:降低升高降低升高。故本题选择A。低层大气的组成分为三部分: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
2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A. 干洁空气成份B. 水汽比重C. 固体杂质含量D. 有害气体成分26. 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成分中水汽多少相关的是( )A. 全球变暖B. 旱灾频发C. 臭氧层变薄D. 酸雨加重【答案】25. C 26. B【解析】【25题详解】霾,也称阴霾、灰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细颗粒物(PM2.5),属于固体杂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26题详解】大气中水汽减少导致降水减少,形成旱灾,B正确。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臭氧层变薄的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酸雨加重的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A、C、D错误。故选B。下图为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下图是该地区降水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 上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 )A. 12、1月B. 3、4月C. 7、8月D. 10、11月28. 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迎风坡坡陡B. 背风坡
23、坡缓C. 该地定向风为西南风D. 两翼指向下风向【答案】27. B 28. D【解析】【分析】【27题详解】从材料可知该景观出现在每年雨季,根据该地区降水资料图可知,3、4月降水量最大,故3、4月为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其他月份降水较少,不是当地的雨季,ACD错误,B正确。故选B。【28题详解】新月形沙丘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由新月形沙丘弧形突向主风向可知,该地定向风为东北风;两翼指向下风向。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和新月形沙丘的相关内容。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29.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40N,93E)拥有典型的雅
24、丹地貌景观,下图为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重排下列序号以正确描述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纵向沟槽切割沟槽,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 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 流水和风力侵蚀,沟槽加宽加深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识图能力。整个过程体现了从发育到消亡的过。C项描述正确。故选C。【考点定位】分析示意图能力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 岩浆从其源地到喷出地表形成富士山过程中,经过的圈层是( )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岩石圈31.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
25、 海平面B. 岩石圈底部C. 莫霍界面D. 软流层中部【答案】30. D 31. C【解析】【分析】【30题详解】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而软流层以上(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为岩石圈,所以岩浆从源地到喷出地表形成富士山的过程中,经过的圈层是岩石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31题详解】地壳、地幔划分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地核划分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所以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莫霍界面,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的部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岩层中,该岩层还含有多种动植物化石。读中华龙鸟化
26、石图,完成下面小题。32. 中华龙鸟出现于()A. 新生代前期B. 新生代后期C. 中生代D. 古生代33. 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A. 火山频发的海洋深处,B. 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C. 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 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答案】32. C 33. B【解析】【32题详解】中华龙鸟的骨骼形态与恐龙非常相似,其应该出现在中生代。C正确。恐龙灭绝是在中生代末期;古生代比中生代早,新生代比中生代晚,A、B、D错误。故选C。【33题详解】由于该岩层中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说明中华龙鸟生活的环境可能是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ACD自然条件恶劣,动植物稀少,不符合题意,故选B
27、。【点睛】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读某地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4. 该图示意的大气垂直分层属于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外层35. 地区气温分布特征最可能导致A. 对流作用增强B. 太阳辐射增多C. 气流水平运动减慢D. 污染气体扩散受限【答案】34. A 35. D【解析】【34题详解】该图示意的大气垂直分层的顶部海拔约10千米,与对流层的海拔高度相当,属于对流层,A对。平流层海拔高度约12-50千米,B错。电离层位于外
28、层,海拔在50千米以上,C、D错。【35题详解】地区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气温分布特征属于逆温现象,最可能导致污染气体扩散受限,D对。空气上热下冷,对流作用减弱,A错。不能使太阳辐射增加,B错。对流层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C错。【点睛】对流层的海拔高度约10千米,平流层海拔高度约12-50千米,电离层位于外层,海拔在50千米以上。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气温分布特征属于逆温现象,对流运动减弱,最可能导致污染气体扩散受限。2017年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多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观。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29、,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6. 小行星爆炸发生在( )A. 对流层a层B. 平流层b层C. 高层大气c层D. 高层大气d层37 该事件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 )A. 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B. 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必需的空气C. 保持地表温度适宜,防止水分散失D. 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38. 关于对流层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低纬度高度低B. 中纬度高度高C. 高纬度高度低D. 大陆高度低,海洋高度高【答案】36. B 37. D 38. C【解析】【分析】【36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对流层的高度是0-12千米,平流层的高度是12-50千米,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
30、有37千米,由图示可以看出,应发生在图中平流层b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37题详解】小行星在经过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使其质量和体积变小,说明大气圈能够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D正确。小行星在经过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生热引发爆炸,该事件并不能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A错误。该事件并不能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必需的空气,B错误。该事件并不能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保持地表温度适宜,防止水分散失,C错误。故选D。【38题详解】在不同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千米;在高纬度为8-9千米。
31、即在低纬度高度高,在高纬度高度低,C正确,大陆高度高,海洋高度低,ABD错误。故选C。【点睛】在不同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千米;在高纬度为8-9千米。下图示意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 图示中生代的气候特点是( )A. 冷湿B. 冷干C. 暖湿D. 暖干40. 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造煤时期是( )A. 元古代和古生代后期B. 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C. 古生代前期和新生代D. 元古代后期和中生代【答案】39. D 40. B【解析】【分析】【39题详解】读图可知,和现代相比,图示中生代的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气候特
32、点是暖干,D正确,ABC错误。故选D。【40题详解】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造煤时期是:一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二是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历史,熟悉不同的地质年代,并记住各种地质年代所代表的植物和动物,然后根据问题,针对答题即可。高一地理试题(卷)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20分)4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为_,是由_作用形成的。(2)图中B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风,沙丘是由_作用形成的。(3)如果C处为石灰岩,C岩石在高
33、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地貌。【答案】 (1). 风蚀蘑菇 (2). 风力侵蚀 (3). 东北 (4). 风力搬运沉积 (5). 喀斯特【解析】【分析】【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A岩石形状像蘑菇,为“风蚀蘑菇”,主要是由于风力作用而成。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2)流动沙丘的迎风坡,坡度较缓;背风坡,坡度较陡。根据图中方向标,可以判断当地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沙丘主要是由风力搬运堆积而成的。(3)石灰岩属于可溶性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称之为喀斯特地貌。【点睛】本
34、题主要考查地貌示意图的判读和各类地貌的成因。获取图中地貌形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地貌的成因。尤其要注意的是,新月形沙丘的风向判读: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4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界线(甲乙在不同的大气垂直分层)。(2)甲处位于大气垂直分层的_层,该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_,_运动显著,该层天气_。【答案】(1)(2)对流层;降低;对流;复杂多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的特点。【详解】(1)对流层平均厚度约12km,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地区较厚大约17-18 km,中纬度大约10-12 km,高纬地区较薄约8-9 km。故甲位于对流层,乙位于平流层。对照此进行画图。(2)甲位于对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旺盛,对流层水汽和固体杂质较多,天气现象复杂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