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72KB ,
资源ID:504213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042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1、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1757年之后,广州成为清朝惟一对洋商开放的口岸。1846年,“各国运往内地的通商货物,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导致这一变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与英国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等,故中国近代史上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故选A项。答案:A2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

2、商按例交纳。”该条款()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C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D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解析:C对,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反映了英国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的本质要求;A错,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商品的输入;B错,该条款是不平等的,便利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并不能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D错,该条款是不平等的,不利于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答案:C3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和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和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南京条约

3、是中英两国签订的,与美国无关,故A项错误;清政府与英、法、美三国签订天津条约,故B项正确;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与美国无关,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答案:B4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并不能“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故A项错误;拿破仑三世于1870年被俘并下台,据此可排除C、D两

4、项;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而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可自由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故B项正确。答案:B5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解析:B对,关于香港岛被迫割让给英国表述成为“赏借”,说明了清政府当时仍存在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A错,图片信息“厦门、宁波、上海”“福州”“香港”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割香港岛相符,可判定该谕旨颁发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C错,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5、会,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并不是该谕旨导致的;D错,根据“可改为泉州”“香港”“赏借”表明道光帝没有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答案:B6清代文献记载:“中土居大地之中,瀛海四环,其缘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裔,海外诸国亦谓之裔。裔之为言边也。”此记载说明 ()A中国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英国侵略加深了中英间的矛盾C国人对世界缺乏足够认识D地缘使得中西方之间交流中断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清代人们视海外诸国为中国的后裔和边缘国家,存在着“天朝上国”“贱夷狄”的观念,本质上反映了国人对世界缺乏足够认识,故选C项。A、B、D三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故排除。答案:C7有学者说,作为清政府对外交往体制的“广州体

6、制”,其内容至少包括这几个方面:一口通商;“公行”垄断贸易;拒绝与外人平等交往;限制外人自由。这一体制被打破始于()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C咸丰年间 D同治年间解析: “广州体制”是指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的对外交往体制。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广州体制”被打破。鸦片战争发生在道光年间,故选B项。答案:B8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极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

7、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繁 B社会治安混乱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解析:自然灾害频繁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官吏本身的不作为造成民众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社会治安混乱是其表现,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严重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推寻本原非一朝夕之故矣”说明曾国藩认为农民起义是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不作为激起民愤所致,故D项正确。答案:D9有学者研究太平天国运动,把其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太平天国的“梦”是指()A推翻封建君主专制B建立平均饱暖的理想社会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以暴力革命挽救民族危亡解析:本题内容上考查太平天国的纲领

8、,能力上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知识阐释事物的能力。“太平天国”这个称号已经反映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目标,就是要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一思想突出的反映在太平天国全盛期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中,“政策筑梦”正是提出并构筑这个“梦”的意思。答案:B10被军迷誉为“中华神盾”的长沙舰是由江南造船厂建的,而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则是江南制造总局。那么,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下列哪一时期()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开展了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以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地位。洋务运动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洋务派创办

9、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李鸿章于1865年于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因此,江南制造总局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故答案为A项。答案:A11中国的近代化在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是()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解析:本题涉及洋务运动考点。近代化主要表现:政治上,民主政治代替专制统治;经济上,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思想观念上,民主科学代替封建礼教。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于19世纪6090年代开展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因此,中国近代化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选择B。答案:B

10、12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痛失宝岛。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依据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据所学知识,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给日本,直到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收回了台湾,日本侵占中国台湾长达50年。答案:C13“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结合材料信息分析,“

11、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表明其主张改革政治制度,抵抗派和洋务派只是在技术层面上学习西方,故A、B两项错误;“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表明其反封建不彻底,与革命派的暴力手段不吻合,故D项错误;结合两方面信息可以判断其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故C项正确。答案:C1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

12、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之前列强的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了投资特权”,这说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答案:D15“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点()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据所学知,“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出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要求,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答案:C16100多年前,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深重民

13、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之路。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A变法裁撤冗官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解析:将维新变法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思想。答案:D17如图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 D五

14、四运动解析:依据所学,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指的是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又叫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答案:B18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都有赔款内容,南京条约有协定关税内容;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开设工厂;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由此分析B、C

15、、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项。答案:A1919世纪末,各地义和团曾流行这样的歌谣:“见洋人就杀,见洋货就烧,不杀洋人没饭吃,不烧洋货气不消。”这首歌谣反映出义和团运动 ()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外国侵略者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触及了时代的主题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能力上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没有涉及义和团对清政府的认识,的叙述无法得到印证。虽不够理性,但义和团的歌谣已经体现出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时代主题。答案:C20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面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

16、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竟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失败 B民族矛盾的尖锐C顽固势力的反扑 D民众的盲目排外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灭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由于顽固势力的强大与反扑,使得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答案为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因此“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他们接过林则徐、魏源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17、旗帜,采西学,设局厂,谋自强,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这一以“师夷智”为新内涵的经世运动,不仅给经世实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高潮,而且造成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摘编自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材料二甲午战后,更多的人开始以宽容的态度,接受西学。谈西学不再如以往那样被诋毁为“士林败类”“名教罪人”,而是“识者渐知西法之不能尽拒,谈洋务者不以为深耻”维新人士试图建构的全新内涵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在曲折中不断得到认同的。康、梁等人倡导的“中体西用”,其内涵上大大超过了洋务派所主张的学习西方的器械、技艺的表层。摘编自刘长生、郑征成中体西

18、用思想与维新运动(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师夷智”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的“中体西用”有何新发展和局限。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从反侵略战争失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信息从给传统经学注入新的内容、西学传播、增强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及中国社会转型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从引入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改造中国旧政体方面概括;第二小问,从未清算旧思想、维护君主制等角度回答。答案:(1)原因: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西方工业文明传入的影响;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影响:给传统经学注入新的内容;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增强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推动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2)新发展:引入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主张利用西方的宪政改造中国旧政体。局限:没有从思想上清算“中体”旧思想;仍然以维护君主制为中心。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