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高中地理 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3895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地理 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中地理 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中地理 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高中地理 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高中地理 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0高中地理 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0高中地理 第1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3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南方与北方4,5,6,7,8,9,12西部大开发1,2,3,10,11,1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基础巩固下图是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13题。1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答案D解析图中A地位于新疆地区,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以能源开发为中心的采掘业。2图示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分布,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人口分布 B交通C

2、水源 D矿产答案B解析图示地区总体交通不便,因此产业带在交通沿线地区集聚,形成相应的长条状产业带。3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C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D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答案C解析图中C在三峡地区,D在云南境内。三峡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但水能资源丰富,可重点发展能源开发。云南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但是邻国众多,为其发展边境贸易创造了条件。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豆腐的主要原料

3、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致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读图回答46题。4推断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时期较早的主要成因是()A水质较好 B土壤肥沃C人口迁移 D地缘优势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西汉时期豆腐生产主要是在淮南地区,福建作为豆腐生产中心主要是从宋代开始,饮食文化的传播需要人作为载体,因此区域之间人口的迁移最有可能是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较早的原因。5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气温 B光照 C市场 D技术答案A解析南方与北方因为纬度不同,热量

4、差异较大,而温度高低会影响豆子的泡发,温度越高,豆子越易泡发,温度越低,越不易泡发,故A项正确。6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A甲、戊 B丁、乙 C乙、甲 D戊、丙答案C解析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因此饮食中主要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主要对应乙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把食物做成饼类,不仅容易保存,而且便于牧民的携带,主要对应甲地区。C项正确。能力提升粮食虚拟耕地是指粮食生产过程中占用的耕地资源,即将地区间进行的粮食交易看作是相应的耕地交易。目前我国粮食虚拟耕地流动存在“北土南运”的趋势,由于生产

5、相同数量粮食时,粮食输出地实际占用的耕地多于粮食输入地,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据此回答79题。7我国粮食虚拟耕地出现“北土南运”的原因是()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高B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粮食产量严重不足C北方地区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D南方地区可用耕地面积狭小,不宜进行粮食生产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北土南运”在粮食生产上表现为北方粮食运往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高、水热条件优越,有利于粮食生产,故A、B、D三项错误;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集中连片,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人均粮食多,从而造成“北土南运”,故

6、C项正确。8“北土南运”会()A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B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C增加南方地区农民收入D加快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答案D解析北方地区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受“北土南运”的影响,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因而会降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B项错误;会增加北方地区农民收入,对南方地区农民收入没有影响,C项错误;受“北土南运”的影响,南方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会加快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9“北土南运”会降低耕地粮食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资源分布不均 B水热条件分布不均C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 D人口分布的空间差异答案B解析我国南方地区水热

7、条件更为优越,粮食生产条件优于北方地区。“北土南运”不能发挥南方地区水热条件的优势,从而降低粮食生产效率,故B项正确。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和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1011题。10从西汉至今,玉门关城镇位置变迁是因为()A风沙侵袭 B水源地变迁C公路的修建 D地质灾害答案B解析玉门关位于干旱地区,水资源贫乏,水源是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水源地的变迁是导致玉门关城镇位置变迁的主要因素。11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图示地区将建成()A国际性商品谷物基地B国家对外开放的桥

8、头堡C国家新能源开发基地D劳动力密集产业承接地答案C解析图示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降水稀少,不适合大规模发展谷物生产,故A项错误;该地区对外开放条件差,不能建成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故B项错误;该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可以建成新能源开发基地,故C项正确;该地劳动力短缺,不适合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故D项错误。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图一和图二所示地区年均温有何差异?产生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2)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形成此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描述图二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并说明原因。(4分)(4)图中所示两地区

9、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什么?图二所示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什么?(10分)答案(1)图一年均温大于图二。原因:图一所示地区纬度较低,且受冬季风影响小,年均温高;而图二所示地区纬度较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年均温低。(2)自东向西递减。原因: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3)中部向北(高纬)弯曲。该处地势比同纬度两侧低,年均温相对高。(4)图一所示地区主要为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图二所示地区主要为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解析第(1)题,图一所示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二所示地区为松嫩平原地区,原因可从纬度因素分析。第(2)题,根据图

10、示等降水量分布曲线,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第(3)题,图二中部为松嫩平原,地势低,则气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第(4)题,南北方地理位置差异,气候不同,农业地域类型不同。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材料二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关中城市群,将联合打造我国第四增长极(上图圆内部分)。(1)“西三角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_。(4分)(2)从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产业地带空间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产业地带空间分布特点是以_为中心;

11、沿_呈条带状分布。(8分)(3)“西三角经济圈”是西部地区中产业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_。(10分)(4)我国打造“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6分)答案(1)位于内陆地区(2)大城市交通线(河流、铁路)(3)矿产、水能、旅游等资源丰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农业基础较好;拥有西部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享有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以重庆、成都、西安等大城市为依托(4)为西部大开发打造出引擎和龙头;有利于三大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有利于资源、资金、人才和市场的集聚并形成产业集聚带。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西三角经济圈”位于内陆地区,而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都濒临海洋。第(2)题,西部产业地带在空间分布上多以大城市为中心,沿河流或铁路线呈条带状分布。这是因为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产业带往往形成于基础设施较好的大城市。第(3)题,“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条件可以从矿产、能源、旅游资源、劳动力及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打造“西三角经济圈”可以利用其龙头作用,吸引资源、资金和人才的集聚并带动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