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294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表为葡萄牙首都里斯本15011550年物价变化的情况。带来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年代物价指数 1501151076.261511152074.901521153010015311540121.4915411550155.10A. “商业革命”B. 殖民扩张与掠夺C. “价格革命”D. 第一次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中物价指数不断上涨的信息可知,这是价格革命的表现,故选C;物价的上涨和价格革命相关,而非商业革命,排除A;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引起价格革命的原因,

2、因此其不符合“直接原因”的限定,排除B;第一次工业革命在16世纪还未发生,排除D。2. 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A. 15世纪B. 16世纪C. 17世纪D. 19世纪【答案】C【解析】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因此答案为C。3. 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技术革新的开始领域不同B. 动力机器的发展阶段不同C. 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同D. 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意义

3、不同【答案】B【解析】【详解】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动力,进入“电气时代”,可见是机器动力不同,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不是划分的主要依据,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选项C排除;从世界市场角度来看,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前者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后者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因此选项D排除。4. 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人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以下近代企业的创办体现李鸿章这一思想的是A. 福州船政局B. 江南制造

4、总局C 上海轮船招商局D. 天津机器制造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岁人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是李鸿章通过创办民用企业达到求富目的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民用工业,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创办的洋务军事工业;B选项错误,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洋务军事工业;D选项错误,天津机器制造局是洋务军事工业。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5. 上海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较早兴办的民族工业之一,发展过程中发生过这样的怪事:机器厂造了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5、是()A. 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B. 清政府支持民族企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D. 抢占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答案】C【解析】导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故选C;A、B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 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6. 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

6、展状况,其中影响“忽如一夜春风来”时期的因素有A.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D.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设问影响“忽如一夜春风来”出现的因素,结合教材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讲解,从这句诗中可以得出此时期应为一战期间,此时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较好,因此A选项错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会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B选项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此时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解禁初始,符合“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表述,错误;C选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错误;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内容

7、,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正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点睛】本题要结合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学习理解四句诗,分析出每句诗表现的特征所对应的时期,即可得出答案。7.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 余粮收集制B. 企业国有制C. 固定粮食税D. 义务劳动制【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18年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留足口粮后,所

8、有粮食上交国家,国家派遣征粮队下乡征粮。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8. 戴高乐曾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据此,“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做法是( )A. 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B.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C. 进行福利改革,保障劳动者利益D. 大力革新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发展经济。故选A。BCD项是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9.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人们通过电视转播了解比赛实况。而在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在巴黎举办时

9、,人们更多的是通过下列哪一媒介关注比赛信息A. 电视B. 报刊C. 互联网D. 电影【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报纸在19世纪就已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1900年的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报刊去了解第二届奥运会的信息,故选B;电视机和互联网在1900年还未问世,排除AC;电影在1900年虽然已经有了,但它还未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要载体,其应用环境非常有限,故不可能是人们关注比赛信息的媒介,排除D。10.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起,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擦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 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10、C. 新旧风俗杂陈D. 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当时中国既存在传统的东西,也存在西方工业文明成果,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只是表面现象,排除;D项对材料信息的分析片面,排除。11. 19世纪70年代,“对于中国官员来说,铁路意味着胡作非为,意味着废除长期受尊重的习惯和传统、骚乱和毁灭。”这主要说明了( )A. 封建思想阻碍近代化B. 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C. 封建官员借机中饱私囊D. 铁路修建打破了尊卑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对于中国官员来说,铁路意味着胡作非为,意味着废除长期受尊重

11、的习惯和传统、骚乱和毁灭。”可知,中国官员封建保守,这不利于中国近代化,故A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官员的保守观念,还未体现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官员反对修建铁路,但不能说明“封建官员借机中饱私囊”,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官员的保守观念,而不是铁路修建的影响,故D与材料不符。12.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 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答案】B【解析】【详解】主要考查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的

12、对外经济政策。关税壁垒可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故B项正确。13.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答案】A【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为转嫁经济危机的损失,各国纷纷大幅度提高关税,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从而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BCD三项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3、不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4.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 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对斯大林这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在斯大林当政时期,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这种体制存在很多弊端,但也促进苏联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故D正确。ABC表述均不符合史

14、实。15.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 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苏俄“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即承认商品和市场,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符合新经济政策的思想,故选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对商品和市场,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化政策,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农业集体化政策,故排除D。16. 苏俄(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其

15、中有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该体制的特点包括( ) 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运用多种所有制发展经济 实行指令性计划按照“物质利益原则”进行利益分配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特点有: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颁布指令性计划进行资源配置,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有差别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物质利益原则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它要求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使之均能从切身利益中共同关心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苏联的

16、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没有兼顾好国家、集体、个人等利益,因此不正确,B正确;A、C、D错误。17.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 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 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C.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D.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华北事变”【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1932年”“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张伯伦评论的是经济

17、危机波及世界后资本主义国家相互转嫁危机的做法,故选A;罗斯福在1932年时,还未成为美国总统,故不存在推行新政一说,排除B;如果C项成立,那么就不会有“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的说法了,排除;华北事变在1932年还未发生,排除D。18.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对以上评述理解最恰切的是A. 罗斯福改变了资本主义长久以来自由放任政策B. 罗斯福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 罗斯福新

18、政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本质变化D.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维护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其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能说明材料中罗斯福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的内容,不是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B选项不是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C选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并未使美国的政治体制发生本质变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9. 下列事件促进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中国共产党“八大”的召开

19、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这两项内容出现的时间都是在“一五”计划之后,所以它们不可能促进了“一五”计划完成,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20. 有人认为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人民公社体制全国普遍建立A. B. C

20、. D. 【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1956年8月中共八大召开,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1965年,我国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1968年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由此可知,正确,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BC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技巧是通过时间“1956年”进行判定,排除不是1956年的信息即可。21.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苏联的农

21、业集体化运动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1956年已经结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错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已经在30年代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苏联正进行赫鲁晓夫改革,大规模种植玉米,故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22.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 自然灾害迅速蔓

22、延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青壮炼钢去”是指“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现象,造成这样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共党内存在着“左”倾错误思想的推动,故C项符合题意。ABD也是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但是重要原因而不是主因。考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左”倾错误。点评:高考对中共在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所走过曲折历程等内容的考查近几年来有所增加,其目的是通过反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来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仔细体会此点。23.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因为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23、盾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共八大的相关认识。根据所学可知是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项符合历史事实。故答案选A。24. 50年代末到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流行着一段花鼓词说:“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A. 社会秩序长期动荡B. 经济体制一大二公C. 小农经济保守落后D. 自然环境制约发展【

24、答案】B【解析】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的是“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这种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造成题干所述现象的最本质和最直接的原因,故答案选B。其他三项不是主要原因。25. 新中国由“旧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向“新四大件(彩电、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再到“手机、电脑、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的转变,这说明了经济发展最终反映在( )A. 生产力的发展B.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 综合国力的提高D. 社会财富的增长【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新中国由“旧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向“新四大件(彩电、

25、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再到“手机、电脑、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的转变。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消费内容和消费能力的提高,这实际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他三项都与此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选B。26.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 中共十三大B. 中共十四大C. 中共十五大D. 中共十六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冲破计划经济崇拜”是指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决定是中共十四大作出的。故选B。A项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论断;C项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D项把三个代表写入

26、党章。考点:中共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代表会议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27. 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以下关键词能正确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 联

27、产承包大跃进好莱坞大片依法治国B. 中外合资互联网革命委员会南巡讲话C. 拨乱反正大包干经济适用房三个代表D. 人民公社个体户一国两制村民自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本题考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相关认识。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本题考查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活动。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C项所列“关键词”符合时间先后以及相关史实,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历程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三个代表”28. 二战后初期,美国凭借空前

28、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这一体系建立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吸取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促使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的历史教训B. 通过建立新的经济秩序来维持战时大国之间的合作C. 美国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企图确立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D. 各国希望稳定世界经济秩序以恢复遭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旨在考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的理性认知。二战后,反法西斯同盟的联合基础不复存在,美苏由战时同盟转变为主要对手,同时美国在策划建立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中也极力排挤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故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

29、历史教训是美国主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原因,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成为头号强国,加上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损害了世界各国的利益,各国希望稳定世界经济秩序以恢复遭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这为美国主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提供了契机和可能,故C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9. 下面三幅图片是当今世界上三个区域性组织的标志。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的不同点是A. 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物B. 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趋势增强C. 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D. 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盟

30、具有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双重特征,这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组织有着显著的不同,C正确;ABD均属于三者的共同点,排除。故选C。30. 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近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自5月以来,下跌了近三分之二。这反映了A.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B.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C. 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D. 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当今的经济危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被进一步放大,即经济全球化使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B项正确;AC

31、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二、非选择题( 31题16分,32题24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早期民族企业产生的时间?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答案】(1)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2、。近代民族企业多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2)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状元实业家特殊的地位和经历,尤其是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解析】【分析】【详解】(1)第一问时间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19世纪6070年代,第二问分布特点从表格中的“上海、南海、天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分布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2)由“第一次

33、世界大战期间”集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推动、中华民国的建立、政府法令、爱国运动、一战列强放松侵略、实业救国、爱国精神来回答即可。32.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

34、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

35、挥。大国崛起解说词(3)材料三中的“他”“引进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些“新政”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影响?【答案】(1)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做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2)政策:新经济政策。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得到恢复发展,为国家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有效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直接影响: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 西斯道路;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解析

36、】【详解】(1)据材料“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可知,材料指的是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做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2)政策:据材料“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可知,这是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的新经济政策。影响:结合所学可从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得到恢复发展、为国家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有效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等方面回答。(3)根本目的: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结合所学可从直接影响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间接影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等角度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