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双基巩固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史学界对我国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的是()A.科技的不断进步B.考古的不断发展C.对古文献整理的深入D.对神话传说的挖掘解析:石器时代的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时期,是没有文献资料记载的。对石器时代古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存状况的了解,只能通过考古的发掘和研究。答案:B2.与下图叙述的特征相符的是()距今约7 0005 000年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出土了大量彩绘陶器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解析:
2、距今约7000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了仰韶文化时,其基本特征是彩绘陶器。答案:A3.我国南方以稻为主的农业特色的形成,可以追溯到()A.元谋人时期B.巫山人时期C.河姆渡文化时期D.龙山文化时期解析:据考古发现,河姆渡人培育出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水稻。答案:C4.下图中的黑陶罐为盛储器,出土于墓葬中。它轮制规整,造型端庄,胎壁薄而均匀,通体黝黑发亮,质感细腻润泽,光泽沉着典雅。它属于()A.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B.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C.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D.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故选B项。答案:B5.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由“传贤”到“传子”的转变,
3、标志着()A.分封制的初具雏形B.宗法制的基本形成C.王位世袭制的确立D.政治体制严重倒退解析: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王位。从“传贤”到“传子”,是王位世袭制确立的标志。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推动了政治文明的进步。答案:C6.在西周初年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中,都城位于今天商丘的是()A.晋B.卫C.宋D.吴解析:在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中,位于今河南省的有卫和宋,其中宋的都城位于今商丘。答案:C7.商周时期,我国基本的土地制度是()A.地主土地私有制B.小农土地所有制C.土地公有制D.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答案:D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其迹,
4、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十过材料二从良渚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的一些发现来看,当时漆器至少在贵族的生活中应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良渚文化的漆器均发现于较大的墓葬中,能辨器形的有盘、觯和杯等,有的棺木上也很像是涂漆的。这些漆器一般为黑色,画朱红色花纹,有的还镶嵌玉粒。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韩非子十过中的记载反映出当时的漆器有何特点。(2)根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一中的记载是否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历史。(3)根据材料二,说明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参考答案:(1)漆器较为珍贵,
5、主要为贵族使用;漆器主要用作食器、祭器;漆器的颜色主要是红色和黑色。(2)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证明韩非子十过的记载是真实的。(3)历史文献可以使人们直接了解历史;考古材料可以再现历史,印证文献记载的正确与否。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武王克商后,开始分封诸侯。周公杀武庚,灭东方十七国,才实行大封建。史记说武王首封太公于齐、周公于鲁,恐不可信。武王、周公、成王先后建立七十一国,其中兄弟(周公的兄弟)十五人,同姓四十人,周子孙一般都得到封地,做大小诸侯。材料二周天子自称是上天的元子(长子),上天付给他土地和人民,因此得行施所有权。天子算是天下的大宗,同姓众诸侯都尊奉他做大宗子。天
6、子分土地臣民给诸侯或卿大夫。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说明周天子确立天下大宗地位的依据。(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说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参考答案:(1)逐步推进;诸侯国众多;注重建立与周王同姓的诸侯国。(2)周天子自称是上天的元子。(3)具有严格的等级秩序;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结合。选考奠基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在已发掘的北京人遗址中,“从上到下有4层面积较大而较厚的灰烬层。最上的灰烬层位于鸽子堂西侧第3层之下的一块巨大的石灰岩块之上。”这表明北京人()A.已掌握了使用火的技术B.是中国境内最早使用火的原始人C.
7、已进入了文明时代D.是新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解析:大量用火的遗迹,表明北京人会使用火。故选A项。答案:A2.1963年,我国在山西峙峪对一处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石器、石片15 000多件。下图展示的是该遗址出土石器的典型代表,据图判断该处遗址应属于典型的()A.旧石器时代的遗址B.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C.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D.进入早期国家后的遗址解析:观察图中的文物,可知这些石器表面并不规则,只是砍砸形成的,没有经过磨制,也没有穿孔,因此,它们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故选A项。答案:A3.新石器时代,我国出现了原始农业。原始农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最基本的变化是()A.产品出现了大量剩余B.阶
8、级分化日益明显C.人们开始过定居生活D.部落联盟逐渐扩大解析:原始农业的产生,使人们能够在一块土地上相对稳定下来,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修建村落,开始过上定居的生活。答案:C4.据礼记礼运,禹先选择颇有威望的偃姓部落首领皋陶为继承人,可皋陶已至耄耋之年,等不到禅让便先禹而死。禹又举荐没有多少影响力的益为继承人。禹死后,各个部落并不拥护他,而拥戴启。这表明()A.禹仍严格坚持禅让制度B.启通过禅让取得政权C.禹为启掌权铺平了道路D.禹反对启继承其王位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禹把政治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启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故选C项。答案:C5.史记载:“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雍己)殷
9、道衰,诸侯或不至(大戊)殷复兴,诸侯归之。”这反映出司马迁衡量商代兴衰的标准是()A.社会秩序是否安定B.商王是否励精图治C.百姓是否安居乐业D.各地诸侯是否来朝解析:材料中的“诸侯咸归殷”“诸侯或不至”“诸侯归之”表明,司马迁的所谓兴衰,是以诸侯来朝或不来朝为标准衡量的。答案:D6.“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A.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B.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C.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D.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解析:有子继位为王的商王“最受后世的尊敬”,表明当时的王位注重在父子之间的传承,
10、这是宗法世系观念加强的表现。答案:B7.尚书周书记载周公东征声称:“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周公的这种做法旨在()A.为伐商制造舆论以笼络民心B.利用占卜欺骗民众C.利用迷信手段证明商朝必亡D.表明伐商并非自愿解析:周公利用占卜手段来说明其伐商的行动合乎天意,并以此笼络民心,为其伐商的军事行动服务。答案:A8.据尚书周书载,周公曾说:“我不可不监(通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这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注重()A.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B.创立新的行政体制C.继承前代的治国理念D.借鉴前代的经验教训解析:“监”通“鉴”,意即照镜子。周公明确表明“监于”
11、夏商,就是要总结夏商治国的经验教训,更好地治理西周。答案:D9.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了“国人暴动”。这场暴动发生的根源是()A.分封制的推行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西周统治者推行暴政C.周政权同周边少数民族的矛盾不断激化D.贵族之间的矛盾尖锐解析: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导致了“国人暴动”。答案:B10.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解析:题目中周礼考工记的记载详细说
12、明了制造车所需要的工种,包括木工、金工、皮革工、漆工、刮摩工及抟埴工等,这是当时手工业分工细致的直接写照。答案:C11.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见下图),他们认为这些青铜器全面反映了西南地区的青铜文明。由此,可推断三星堆应是()A.仰韶文化的遗址B.龙山文化的遗址C.红山文化的遗址D.商周文化的遗址解析:商周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青铜文明时期。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76年,在河北磁县一个叫磁山遗址的地方,发现了上百个粮食窖穴当时做了一种叫作“灰像法”的研究,认为这些粮食是粟。最近的研究证明里面还有黍
13、和其他一些作物,但是以粟和黍为主。如果把这些窖穴里储藏的粮食换算成新鲜的小米,有十几万斤。同时,这里还出土了三种制作得非常好的农具,一种是石铲,翻地用的,证明那时人们已经知道翻地了;另一种是石镰,就是石头做的镰刀状农具;还有一种是石磨盘、石磨棒,加工谷物用的。与磁山遗址几乎同时发现的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发掘出的农具几乎跟磁山的一样,只是石铲、镰刀都带锯齿,比磁山的更先进了。差不多同时,人们在甘肃大地湾窖穴里面发现了粟,而且还是完整的一把,捆在一起,还有穗子。(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磁山遗址、裴李岗遗址以及大地湾遗址属于石器时代的哪一时期。(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上述遗址所反映出的当时黄河流域
14、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1)磁山遗址、裴李岗遗址、大地湾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当时的人们种植作物,使用磨制石器,因此,这些遗址应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遗址。(2)人们从事农业生产,过定居的生活;主要种植旱地作物粟和黍,作物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生产工具有了明显的进步。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左传昭公六年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关于九刑的具体规定,左传文公十八年曾经提到“毁则为贼,掩贼为藏,窃贿为盗,盗器为奸”,触犯这些方面规定的要受到惩处。按照尚书吕刑篇所说,西周时期的刑罚有墨、劓、刖、宫、大辟等五种,称为五刑。关于五刑的具体条文规定多达3000多条。刑罚的执行因人因时而异,对于贵族中的亲故勋戚可以减免,交纳一定数量的罚金,也可以赦免。尚书吕刑篇说“刑罚世轻世重”,即时轻时重。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根据材料,指出西周司法制度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参考答案:特色:法律条文具体,刑罚体系完备;司法因人因时而异,立足于保护贵族利益,维护等级秩序。成因:西周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制度,建立完善的司法体系是其政治统治的重要内容;西周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西周统治者立法的目的就是维护贵族利益,保护私有财产。